學了很多就是沒行動?你缺少自我效能

2021-10-03 07:56:19 字數 2460 閱讀 2164

1、知道+自我效能=做到

大家肯定會發現 —— 每一種方法如果做好,都能發揮很大的力量。但不少人學了很多東西,卻做不出來;或者乾脆沒有去做,只是學完後收藏了。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遇到困難,並不缺乏方法,而是缺行動。這些我們都知道,但是有沒有人再多問一句——在認知和行動之間,缺乏的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有些人會拿到方法就能用,而且用得很好,而有些人就是束之髙閣?

我們這一周要講的就是這個:如何有一顆開始行動、毫不畏難的強大內心?

其實,這個問題不僅僅是現在才發現的。

自我效能

早在2023年,心理學大師班杜拉(bandura)就意識到這個問題。他發現一些人雖然很清楚知道該做什麼,但在行為表現上卻並不理想。因為人們在知道該做什麼和真的去做什麼中間還差著乙個巨大的鴻溝 —— 我們只有內心判斷我們能能做成這件事情,才會行動。簡單說,我們不僅需要認知,還需要「心力」。知識不只是要上腦,還要上心。

班杜拉認為,人們對其能力的判斷在其自我調節系統中起主要作用,並由此提出「自我效能感」這一概念。自我效能感(perceived self-efficacy or sense of self-efficacy),是指人們對自己實現特定領域行為目標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簡單地說,就是在某乙個領域裡的自信。

知道+自我效能=做到

1.親歷的成敗經驗:親歷的成敗經驗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影響最大——成功的經驗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讓人信心滿滿。反之,多次的失敗會降低對自己能力的評估,使人喪失信心。現在很多人對長跑有畏懼心理,可能就是因為小學時跑800公尺跑傷了。

2.替代性經驗:看別人的行為和結果,獲得關於自我可能性的認識。當乙個人看到與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獲得成功時,能夠提髙其自我效能判斷,增強自信;相反,當看到與自己能力不相上下的人,雖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仍遭失敗時,他就會降低自我效能感。

4.情緒和生理的影響:乙個人的情緒狀態與生理狀態也會影響自信。乙個人生病、疲勞、情緒低落的時候,最容易有自我效能降低的感覺。

案例一:**

比如**,你會發現**這個事在公司裡面是「群體性」的。什麼叫群體性的呢?就是 往往有乙個人**成功會帶動更多同事**成功。這就是乙個典型的替代性經驗。當你看到別人瘦了,你就覺得「哇,這也可以啊」。然後就向他去諮詢具體的方法,其實你一問就發現,這個方法你早就知道,無非是什麼少吃、多動之類的,但是有這麼乙個活生生的例子,替代性經驗在旁邊,於是你就信了。

如果這個人還不斷地對你進行言語說服,在這個方面你的自我效能感就會更強。

如果再加上剛剛嘗試幾天,有很好效果的話,你的自我效能感就會全所未有的爆棚,那麼就集齊了成就事件、替代性經驗、言語說服以及情緒和生理影響這四顆龍珠,你**成功就有很大概率了。

案例二:溫州女孩

有一年我在巴黎的戴高樂機場見過乙個16歲左右的小女孩,她跑過來問我能不能借個手機打回家報平安,我就借了。借給她以後,就好心提醒她說在法國什麼地方可以買到便宜的**卡,什麼地方可以買wifi。可是,她說她並不是去法國,她是轉機去德國的。

我問她會不會英語,她說不會。我問她是不是去旅遊的,她說不是,是去德國開餐館的,開創她自己的事業。我退後一步端詳女孩一下,然後問她,「姑娘,你是溫州人?」她說,是。

——你發現沒有,這個姑娘才16歲,就敢乙個人背個包,不懂英語就跑到德國去開店,這種力量是從**來的?其實這也是一種自我效能感。

我心裡想,只有溫州人有這麼強的去異國他鄉開店的自我效能感。你看為什麼我們身邊有一些人,像溫州人、像福建人,他們會對去異國他鄉闖蕩有莫名其妙的自信?

這裡面有四個因素:

第一,可能個朋友是溫州人,他很小就把他女兒帶到公園裡面賣聖誕燈籠,一從小她家裡面就有讓她嘗試去經商的一些小的成就事件。比如說我有個晚上賺50塊錢,非常開心,你要知道,他們家可是上億的身價。

第二,在這麼乙個環境裡面,每個人都會受到很多的替代性經驗。比如說你身邊就會有一堆這樣的案例:你二叔27歲去南洋,帶著500塊錢,現在發達了;你二姐,18歲的時候帶著300塊錢去紐約,現在開餐館了;你張哥的兒子,呆頭呆腦的,15歲去了印尼,現在是富豪了。如果你生活在一堆這種替代經驗的環境之下,你的信心會不會莫名其妙地高漲呢?

第三,如果這時候身邊有人給你一些積極勸說,你就會信心倍增。

第四,總有那麼幾天,你情緒生理狀況很好,一激動,大家一忽悠,你可能「蹭」就出去了。

這種自我效能感也是今天很多溫州人經商這麼厲害的原因,這不就是氣場嘛。所以很多時候你會發現一種社會的基因遠遠比人的個體基因更能夠促成乙個人的社會化成功,這就是自我效能背後的秘密。

——♦今日總結♦——

在知道和做到之間還缺乙個拼圖,就是「相信能做到」,你可以稱為「自我效能」、「自信心」或者「心力」。你知道而不行動,很多時候就是缺乏點兒心力。從學習到行動,其實是乙個上腦,上心,再上身的過程,你只有真真正正地學會了,並且相信自己能做到,最後才能讓自我技能提公升。

當然,《超級個體》這裡不賣雞湯,相信自己不是使勁喊就可以的。它需要四個因素,第乙個是成就事件,第二個是替代經驗,第三個是社會說服,第四個是優良的情緒和生理狀態。明天我會教你如何利用這4個因素把自己調到那個好的狀態。

——♦今日思考題 ♦——

哪件事是你「什麼都明白,但是就是不想做」的?從自我效能的四個因素,分析一下你最缺乏哪個因素?

高手就是有很多套路

1.近幾年近距離接觸了很多高手,有創業領域的企業家,有職業的講師,有商業的顧問,我發現高手的特點,就是套路多。這裡的 套路 不是貶義,是中性詞,指的是遇到問題時候應對的方法,乙個人遇到問題的解決思路越多,越不容易被限制。2.斜槓青年這個詞相信大家都聽過,很多人以為斜槓青年就是幹了很多事情,其實是誤解...

任性就是沒長大咯

hi 兩天沒寫,源於兩天的任性,別說這個,就連教研室昨天都沒去,然後就被召喚了,今天要去挨罵。是不是長大了就完全不能任性了,對於男人,似乎沒什麼機會了。還是好好學習,然後好好掙錢,早日實現可以任性的生活 上班去了 8 47 要不要這麼配合我,寫了這麼個題目,晚上就被老爸老媽老老實實的關心一通。好吧,...

就是這麼做了,沒別的意思

我沒有那麼堅強,我的家人更是如此。我的家人,已經失去乙個了。沒什麼好猶豫的了。原本不那麼孤僻。我沒有那麼好的性格,家庭,我受不起。我不要女人,我不要。我的能力,我要能一起奮鬥的。我要學習。有誰為我考慮?大膽吧。我要自由。行動。沒誰在乎。我沒有能力處理嗎?我能處理。我要自由,再也不理。苦,是自己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