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

2021-10-05 07:14:49 字數 3125 閱讀 9432

[答] 管理資訊系統是由人、計算機軟硬體、資料資源等組成的能進行管理資訊收集、儲存、處理和使用的人機和諧系統。

[答] 從層次上劃分,mis可以分為業務資訊系統、管理資訊系統和決策支援系統。從系統的功能和服務物件上劃分,mis可分為國家經濟資訊系統、企業管理資訊系統、事務型管理資訊系統、行政機關辦公型管理資訊系統和專業型管理資訊系統等。

[答] 管理資訊系統的應用離不開一定的環境和條件,這裡,環境是有關組織內、外部各種因素的綜合。生產過程的特徵、組織規模、管理的規範化程度、組織的系統性、計算機與人結合等因素對管理資訊系統的應用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管理資訊系統應用的成敗。在有關組織的環境因素中,有些因素看起來相當重要,但實際上對管理資訊系統應用可能影響甚微;有些對管理資訊系統應用起著至關重要作用的因素,則往往並不很明顯。這些,都要在系統規劃和分析時認真分析。

[答]人與系統進行合理分工,發揮各自特長。對於系統開發過程利益受損而不配合的人員,實施一把手或主要領導負責制、進行溝通和協調,在系統開始前還應該進行組織動員,統一思想認識。

[答] 系統綜合有利於基層的業務處理一體化,有利於資訊集中統

一、程式模組共享、各子系統功能無縫整合。有時對各子系統和模組進行綜合也是資訊系統開發的必然要求。由於資訊系統開發工作量較大,一般都是分解成若干子系統或者模組,分別由不同的專案組或技術人員進行開發,開發後的各模組必須綜合才能形成乙個完整的系統。橫向綜合的例子有:某高校人事、工資等子系統綜合在一起形**事與薪酬管理系統,某超市採購、進貨、庫存控制綜合到一起形成進銷存管理資訊系統。縱向綜合的例子如某電力集團各電廠和集團總部的各級財務系統綜合起來,構成該集團綜合財務子系統。

[答] 首先,管理資訊系統可以實現迅速、全方位的資訊採集、資訊處理,使各級管理部門都能了解本單位的一切有關的經營活動,及時掌握管理資訊;其次支援管理決策,有利於決策科學化;此外,它還可以減少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

2.7 管理的不同層次所需資訊各有什麼特點?

[答] 2023年,美國的joseph a.orlicky博士與oliver w.wight等管理專家一起在深入調查美國企業管理狀況的基礎上,提出了物料需求計畫mrp的新管理思想。mrpii由物料需求計畫mrp發展而來,是廣泛應用於製造企業的一種管理思想和模式。由於mrpii正確反映了企業生產中人、財、物等要素和產、供、銷等管理活動的內在邏輯聯絡,能夠有效地組織企業的所有資源進行生產,因而獲得了廣泛的應用。近20年來,國外已有數萬個企業建立並執行了mrpⅱ系統,我國開發應用mrpⅱ的單位也已有數百家,並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mrpⅱ產品。後來,為進一步滿足企業對資源全面管理的要求,mrpⅱ發展成erp。

[答] 企業組織結構與資訊系統有著密切的關係。當企業組織結構較簡單時,資訊系統只是作為一種伴隨物存在,組織結構的形式支配著資訊系統的形式。當組織結構變得複雜時,資訊系統成為組織結構的依賴物件,組織結構對資訊與資訊系統的要求越來越高,依賴性也越來越大。同時,這種要求與依賴又對資訊系統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資訊系統對企業組織結構的影響主要反映在以下四個方面:

(1) 資訊資源觀念與資訊系統地位的確立,使企業組織結構向菱形結構發展

在資訊系統的發展過程中,人們接受了資訊是一種資源的觀念;資訊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成為企業的一項戰略任務;越來越多的企業設立了資訊管理機構,而且規模不斷擴大,地位逐步提高;資訊管理成為企業中不可缺少的職業。資訊管理職業不僅集中在資訊管理機構,其他管理與技術部門也都開始設立資訊管理與應用的職位或工作。為了保證對資訊資源的有效管理與充分開發利用,不少發達國家的大企業還設定了作為企業核心人物之一的首席資訊經理(chief information office,簡稱cio)的職位。這種趨勢進一步確立了資訊系統在企業中的地位,並加強了組織結構中開發與利用資訊資源的工作層,使白領工作者的數量迅速增長,藍領工作者的數量日益減少,進而使企業的組織結構由原來的寶塔型結構向菱形結構發展。

(2) 資訊與決策支援功能的開發與利用,使企業組織結構向扁平化方向發展

今天的資訊系統已能向企業各類管理人員提供越來越多的企業內外部資訊和各種經營分析與管理決策功能,豐富全面的決策資訊與方便靈活的決策功能將使企業的管理決策工作不再侷限於少數專門人員或高層人員。外部環境的要求,資訊系統提供的可能,以便企業中許多不同職能不同技能的各類管理與技術人員參與決策工作。決策工作必將成為企業每一位管理與技術人員的工作內容之一,相應地許多決策問題也不必再由上層或專人解決。這種趨勢導致了企業決策權力向下層轉移並逐步分散化,企業組織結構由原來立式的集權結構向臥式的扁平化分權結構發展。

(3) 基於資訊網路的資訊交流與共享,提高了企業組織結構的靈活性與有效性。

網路化的資訊系統使用了先進的資訊交流與資訊共享技術,企業管理人員與技術人員之間的資訊傳送與獲取已不受地域與時間的限制,資訊源的統一與資訊的共享使管理問題的分析與判斷有了共同的基礎。在這些有利條件下,企業為適應市場需求瞬息萬變、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對生產經營管理活動提出的機動性要求便能通過組織結構的靈活應變來實現。處於不同地域的企業部門、分支機構或管理人員在必要時可借助有關資訊的分析與判斷,突破權力層次的限制,直接地自行對生產經營問題做出決定。這種組織結構看似鬆散,實則在資訊網路的牽連下更加緊密,更加有效。資訊網路系統除去了組織結構中僵化與滯後的不利面,添入了靈活與積極的有利面。

(4) 資訊系統對企業變革的使能器作用,增加了企業過程重組及組織結構優化的成功率

由於企業外部環境眾多因素的快速變化,企業的對策已不能僅停留於原管理過程上的處理速度提高等要求上,而應考慮運作方式及管理過程等的徹底重新設計,其中也包括組織結構的重新設計,這就是目前國內外企業管理界最熱門的話題「企業過程重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簡稱bpr)的起因及基本思想。在bpr的實踐中,有的獲得了成功,而有的則遭到了失敗,人們從中已意識到資訊系統對bpr所起的關鍵作用。資訊系統除了對企業管理的效率與質量的提高、成本的降低具有顯而易見的作用外,實際上還有更深層次的促使企業運作方式和管理過程的變革等作用,這些作用是通過遵循資訊的規律,採用全新的資訊資源開發與利用方式,安排合理的資訊流轉路徑來實現的。資訊系統與bpr的目標是一致的,資訊系統是bpr的技術基礎,也是bpr成功的保證,資訊系統的建設與bpr同步或交錯開展可明顯地提高bpr的成功率。資訊系統的使能器作用同時也促使企業組織結構朝適合全新運作方式和管理過程的方向發展。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企業組織結構與企業資訊系統是相互依賴、相互作用與相互促進的,兩者關係中資訊系統的作用從非主導地位逐漸變為主導地位,組織結構對資訊系統的依賴在增強,組織結構的變革對資訊系統的要求越來越高,這種依賴與要求也有力地促進了資訊系統的發展,資訊系統必將對企業的組織結構發揮越來越顯著的影響與作用。

第二章 資訊系統專案管理基礎

概念 專案是為提供一項獨特產品 服務或成果所做的臨時性努力 特點 臨時性 一次性 獨特的產品 服務或成果 逐步完善 資源約束 目的性 專案日常運維 臨時的 獨特的 持續不斷 重複進行 專案的目標是實現其目標 日常運維目標是維持經營 目標實現,專案結束 確定新目標,持續進行 不同點專案日常運作 目的獨...

管理資訊系統

人 計算機組成的管理資訊的收集,傳遞,儲存,加工,維護和使用的系統。他是乙個以資訊科技為工具,具有資料處理,控制和輔助功能的資訊系統。他是乙個人機系統同時也是乙個一體化整合系統 資料一體化和系統開發一體化 以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軟體開發技術三大技術為基礎。1.按核心業務分類 電子業務,電子政務,電...

理解管理資訊系統

1.資訊與資料的區別是什麼?資料是客觀存在的可鑑別的符號,資訊以某種目的處理資料後產生的有組織的 結構化的資料。2.資訊與知識的區別是什麼?資訊是客觀層次的,是對客觀事物的整理。知識是人的主觀層次的,是對資訊進行加工和應用後得出的對事物的認識。3.舉乙個同一主題不同級別的資料 資訊 知識 智慧型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