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雷達「上車」,確定中的不確定

2021-10-21 10:07:56 字數 3813 閱讀 7972

雷射雷達的前裝匯入,注定是乙個多元化的市場機會。同時,也將呈現確定「上車「背景下的不確定「路徑「。

「沒有一種通用的雷射雷達架構能夠滿足所有不同應用的需求。」行業人士表示,許多不同的應用都有不同的外形體積、視場、距離解析度、功耗以及成本要求。

去年開始,隨著多家雷射雷達公司陸續通過各種方式ipo上市,部分汽車製造商陸續已經或宣布在新車搭載雷射雷達,汽車行業以及投資者對於這個「含金量」更高的感測器,關注度持續上公升。

過去,雷射雷達需要數萬至數千美元。如今,數百美元已經成為汽車行業對於雷射雷達前裝規模化量產匯入的成本臨界點,尤其是考慮到終端市場的接受度。

然而,車規認證、成本下降空間、量產成熟度等諸多現實問題仍然擺在行業所有從業企業的面前。

亮道智慧型ceo劇學銘博士甚至直言,目前真正成熟的可用資源仍然較為稀缺,未來2-3年內基於雷射雷達成熟功能落地還會面對很多挑戰。

長城汽車2023年量產的車型搭載的是來自ibeo的全固態flash雷射雷達ibeo next,其中,亮道智慧型就負責該產品本地化開發以及整個雷射雷達系統在量產前的智慧型化測試和驗證。這也是全球範圍內首個純固態雷射雷達的車規量產專案。

除了產品效能需要滿足車載前裝量產的要求,還需要考量產品匹配度、未來資料應用開發和功能公升級等多方面因素;同時,還需要考量**商的綜合能力,包括技術研發體系、穩定的**鏈與量產能力,尤其是售後質保能力。

一直以來,全球超過數十家雷射雷達初創公司都在尋求從不同技術路選組合進行突圍,從前幾年大家談論較多的機械式、混合固態、純固態,到這幾年不斷被提及的核心部件和掃瞄方式,比如,vcsel、spad、fmcw掃瞄等等。

當然,對於汽車行業前裝量產來說,方向非常明確:固態和數字雷射雷達是未來的方向。而無論採用哪種方式,行業都在努力應對同樣的挑戰:優化探測範圍、解析度、反射率、功耗和成本,這些效能之間本身又是相互制約的。

」這樣乙個體繫結構的多樣性,意味著自動駕駛系統開發工程師需要克服很多未知的難題。」行業人士表示,除了硬體層面,軟體(感知、融合演算法)解決方案以及最終的測試驗證,也很關鍵。

在未來五年內,全球最終會有多少家雷射雷達公司生存下來?一部分企業已經開始尋求多元化市場拓展,從汽車到工業乃至消費級市場;另一部分企業則聚焦於屈指可數的汽車製造商客戶,拿下首個量產訂單。

其中也有一些企業,正在不斷給投資者描繪未來的美好光景。

以ouster為例,這家雷射雷達公司基於vcsel+spad技術路線,在近兩年時間在市場拓展上也頗為激進,高解析度+低價是其殺手鐗。去年,該公司宣布將通過spac方式在美國上市。

按照其最新披露的財務資料,2023年該公司(未審計)年收入為1890萬美元,其中第四季度毛利率達到31%。公司預計,2023年收入為3300萬至3500萬美元。

去年,ouster通過將大部分製造業務轉移到泰國的代工廠benchmark electronics,大幅提高了產能,並降低了成本。同時,該公司給出的未來幾年營收**也頗為激進。

資料顯示,目前ouster主營業務來自四大市場,分別是工業自動化、智慧型基礎設施、機械人和汽車。該公司預計未來三個財年的收入分別為3400萬美元、1.07億美元和3.23億美元。

對於2023年,ouster的預計收入為8.18億美元,是所有同行中最高的。資料顯示,截止去年8月,該公司已經拿到的未交付業務(到2023年)意向訂單金額為3.25億美元。

這些看似非常吸引人的資料,也在埋下很多未來的不確定性。

luminar (nasdaq: lazr)在去年12月上市後,由於投資者看好其拿到的包括沃爾沃汽車、戴姆勒在內的多家汽車製造商訂單,股價持續**,最新市值接近110億美元,約為該公司預期2023年營收的400倍。

風險來自多個方面,一是市場競爭加劇,由於下游市場需求相對集中,同行壓價會成為中短期常態;二是前裝量產規模化需要較長的爬坡時間,產生實際收入還需要更長的時間。三是傳統汽車零部件巨頭正在加快自主研發的量產部署。

比如,luminar此前**到2023年的營收僅為3500萬美元,到2023年有機會增至8億美元以上,這還需要下游客戶能夠保證意向訂單的如期交付。

velodyne是這個行業的先驅,早期主要聚焦於自動駕駛汽車原型和研發、驗證測試的相對較小的批量應用。根據該公司披露的資料,感測器每台的平均成本為1.4萬美元。

2023年該公司的營收約1億美元,低於2023年的約1.42億美元,原因是平均銷售**進入持續下降通道,同時在轉型面向前裝應用市場時,仍需要大量資金投入。按照該公司此前**,到2023年前無法擺脫目前的虧損局面。

另一家類似產品路線的同行是禾賽科技,按照披露的招股說明書資料,2023年、2023年、2023年1-9月營業收入分別為1.33億元、3.48億元及2.53億元;其中,雷射雷達業務佔比出現下滑,分別為96.69%、94.38%、75.38%。

而禾賽科技同樣在招股說明書中多次提及了短期內難以盈利的風險。資料顯示,2023年、2023年、2023年1-9月該公司盈利1611.23萬元、虧損1.5 億元以及虧損9379.75萬元。

與此同時,禾賽科技近幾年研發投入佔比持續處於高位,2023年、2023年、2023年、2023年1月~9月分別占營收比例151.02%、46.54%、48.32% 及64.43%,呈現持續上公升勢頭。

禾賽科技在招股說明書中明確提到,市場處於起步階段,儘管無人駕駛領域已開始應用,但對雷射雷達的市場需求若不及預期,則可能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此外,公司無法保證未來幾年內盈利,上市後可能面臨退市風險。

對此,通用汽車旗下自動駕駛子公司cruise首席技術官kyle vogt指出,很多雷射雷達公司都是從「完全重疊」的潛在客戶中獲得預期收入。「這些公司的**資料有可能是正確的,但不可能所有人都是正確的。」

「成本為王,」行業人士指出,雷射雷達行業無法逃脫汽車零部件行業的基本規律,為高成本零部件買單從而不是主流市場的選擇。

按照目前的市場平均資料測算,l2+級駕駛員輔助系統成本在3000美元左右,而l3的成本預期將在5000美元左右,這意味著,雷射雷達的成本不能超過500美元。

根據財務檔案顯示,ouster在多個行業擁有超過800名客戶。該公司的雷射雷達平均售價為每台600美元,但汽車行業僅佔ouster客戶群的30%。相對應,luminar目前的前裝量產成本在1000美元左右。

這意味著,後續競爭壓力的加大,預期的規模效應可能會被**下滑所抵消,無法給雷射雷達公司帶來實質性的盈利空間,這還不包括未來在晶元整合化、軟體配套開發上的持續投入。

一些行業人士指出,「專注」將是汽車雷射雷達行業洗牌的另乙個標籤。

幾年前,許多汽車製造商和自動駕駛公司都在測試各種雷射雷達解決方案,但如今這種局面已經不復存在。「只有拿到前裝量產訂單的公司,才會進入下乙個賽道,」上述人士指出。

「我們相信,雷射雷達在提高汽車自動駕駛能力的感測器組合中有自己的位置。」大陸集團雷射雷達部門主管gunnar juergens表示,在去年推出短距離flash雷射雷達之後,2023年我們還將推出長距離雷射雷達。

從目前行業進展來看,基本上沿著兩條清晰的落地路線:

一條是2-3年內將雷射雷達作為感知冗餘,在兼顧成本的前提下,在中短距離感知環境(犧牲一部分效能指標,同時重點彌補攝像頭和公釐波雷達的效能盲區)率先規模量產;

另一條則是下一代技術路線,包括mems的效能提公升、fmcw以及各種晶元整合等路線,尋求遠距離感知的技術突破,並且大幅提公升效能。

按照此前crusie首席技術官kyle vogt的說法,之前收購的strobe公司,核心的能力就是將現有周邊核心部件整合到一顆晶元上,才有可能將雷射雷達的成本降低到可以大規模量產的要求。

從這個角度來說,「雷射雷達的量產路徑大概率會沿著此前公釐波雷達的相似演進版本,從中短距到遠距離,從滿足基本解析度要求到更高效能。」行業人士指出。

有訊息稱,今明兩年全球固態雷射雷達的量產**將下降至500美元左右(如果單筆超過萬台訂單,**還有更大的下降空間)。

更具成本優勢的中短程固態雷射雷達,將是這場市場爭奪戰的焦點。150-200公尺左右的實際測距指標將是首先規模化量產的准入門檻。而測距在250-300公尺以上的遠端雷射雷達將在2023年前後進入量產階段。

確定的現在,不確定的未來!

希望我們未來都能遇見更優秀 更快樂的自己!2020.02.29 由於疫情的影響,無法正常復工,只有偶爾去公司值班。最近也看了很多的文章,有關於疫情,有關於工作模式,有關於未來,說實話,看完以後還是蠻有壓力的,也是應該給自己一些憂患意識了,總結一下,大概有以下幾點 1 企業模式的未來 說到能力,這個太...

多線雷射雷達與單線雷射雷達的區別

多線雷射雷達是指同時發射及接收多束雷射的雷射旋轉測距雷達,市場上目前有4線 8線 16 線 32 線 64 線和128線之分,多線雷射雷達 可以識別物體的高度資訊並獲取周圍環境的3d掃瞄圖,主要應用於無人駕駛領域。在無人駕駛領域,多線雷射雷達主要有以下兩個核心作用 slam定位加強 同步建圖 sla...

雷射雷達的應用

雷射雷達是一種工作在從紅外到紫外光譜段的雷達系統,其原理和構造與 雷射測距儀極為相似。科學家把利用雷射脈衝進行探測的稱為脈衝雷射雷達,把利用連續波雷射束進行探測的稱為連續波雷射雷達。雷射雷達的作用是能精確測量目標位置 距離和角度 運動狀態 速度 振動和姿態 和形狀,探測 識別 分辨和跟蹤目標。經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