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基礎理論day1

2021-10-22 09:47:19 字數 1184 閱讀 1304

在規定條件下對軟體系統進行審核、執行、評估,檢驗軟體系統是否滿足規定需求或者找出預期結果與實際結果之間的差別。為軟體產品的質量和評價提供依據。

確保軟體完成了它所承諾或公布的功能。

確保軟體滿足效能和效率的要求。

確保軟體是健壯的、適應使用者的環境。

通過手工和自動化方式,利用各種測試工具和管理工具等手段、更早、更快、更多的發現缺陷,並確保這些缺陷得以修復。

(1)軟體程式

(2)與程式匹配的文件

(3)支撐軟體執行的配置資料

(1)有計畫的盡早測試,解決問題的成本越小。

(2)成功的測試在於發現迄今未發現的缺陷。

(3)測試並不能保證軟體100%的沒有問題。

(4)測試工作的本質都應追溯到使用者需求。

(5)測試的規模由小而大,從單元測試到系統測試。

(6)good-enough原則,窮舉測試是不可能實現的。

軟體開發的全週期,是從可行性研究到需求分析、軟體設計、編碼、測試軟體發布維護的全部過程。

強調產品定義,各步驟是分離的,前一階段完成後才能開始後一階段。

缺點:無法回溯,測試在最後執行,懼怕需求變更。

螺旋模型的總體思想是一開始不必詳細定義所有細節。從小開始,定義重要功能,努力實現這些功能,接受客戶反饋,然後進入下一階段。重複上述過程,直至得到最終產品。

缺點:需要經常風險分析。

敏捷開發以使用者的需求進化為核心,採用迭代、循序漸進的方法進行軟體開發。在敏捷開發中,軟體專案在構建初期被切分成多個子專案,各個子專案的成果都經過測試,具備可視、可整合和可執行使用的特徵。

v模型是軟體開發瀑布模型的變種,把測試過程作為在需求分析、概要設計、詳細設計及編碼之後的乙個階段,從左到右,描述了基本的開發過程和測試行為。

軟體測試理論基礎day1

軟體 程式 資料 文件 程式 是能夠完成預定功能和效能的可執行性的指令序列 資料 是使程式能夠適當地處理資訊的資料結構,輸入與輸出,資料庫等 文件 是開發,使用和維護程式所需要的 資料,需求分析,概要設計,詳細設計,等各階段文件,還包括使用者文件 按層次 系統軟體 支援軟體 應用軟體 按使用範圍 單...

軟體測試基礎理論

軟體產品的質量 指的是實體特性的綜合,表示實體滿足明確或隱含要求的能力。軟體測試的目的 1 驗證軟體是否滿足軟體開發合同或者專案開發計畫,系統 子系統設計文件,軟體需求規格說明等規定的軟體質量要求。2 通過測試,發現軟體缺陷3 為軟體產品質量的測量和評價提供依據。軟體測試的四個過程 1 測試策劃 主...

軟體測試基礎理論

軟體質量 軟體產品的特性可以滿足使用者功能 效能需求的能力。軟體產品質量的六大特性 功能性 可靠性 可使用性 效率 可維護性 可移植性 測試計畫包括 a.概述 b.測試範圍 c.測試策略d.資源安排 e.進度安排 f.發布標準 g.測試交付件 測試用例 用例編號 用例名稱 所屬功能模組 前置條件 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