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 領域驅動設計 商品建模之路

2022-01-13 02:38:15 字數 3481 閱讀 4911

最近在做電商業務中,有關商品業務改版的一些東西,後端的架構設計採用現在很流行的微服務,有關微服務的簡單概念:

微服務是一種架構風格,乙個大型複雜軟體應用由乙個或多個微服務組成。系統中的各個微服務可被獨立部署,各個微服務之間是松耦合的。每個微服務僅關注於完成一件任務並很好地完成該任務。在所有情況下,每個任務代表著乙個小的業務能力。

業務場景:發布商品業務場景就上面四個字,看起來很簡單,但其實具體分析起來,所包含的東西還是蠻多的,整個發布商品過程,就像乙個商品誕生的生命週期一樣,需要經歷各個階段和過程,直到商品正式發布出來,並且在這個過程中,有一系列的其他概念由商品衍生出來,比如庫存、分類、品牌等等,還會有一些使用者的行為參與,比如小二的後台審核等。

發布商品業務流程圖:

圖比較簡單,我們需要從新增商品到發布商品完成的過程中,抽離出關鍵的業務點,並且這些業務點事需要在業務系統中進行設計的,發布商品流程大概分為兩個部分:

商戶發布商品:這部分內容比較多,先選擇分類(分類需要進行設計),然後填寫基本資訊(根據實際的業務,有很多不同的設計,是發布商品的核心,需要重點考慮),填寫完成之後(兩種選擇:儲存草稿和發布),在小二審核之前,需要填寫入庫單,用來更新商品庫存,然後進入小二審核階段,如果審核成功,並且商戶選擇商品上架,則代表著整個商品發布的業務流程跑完了。

小二審核商品:小二根據一些規定進行審核商戶發布的商品,這個部分人工因素很大,但發布商品的規定一般是確定,因為是人工進行操作,所以這部分內容在業務系統設計方面體現不大。

其實,選擇分類可以歸納到填寫基本資訊中,重要的是基本資訊具體是什麼?這部分包含的業務是什麼?該如何設計呢?後來分析了下,除了一些商品的基本資訊之外(比如標題、**、商品詳情、商品),還包含了品牌、分類、屬性(一般指的是 sku)等,像標題和**之類的屬性一般是具體的值,後面我們在戰術設計的時候,直接把它們設計成值物件即可,但對於品牌、分類之類的物件,需要進行單獨進行設計,因為它們不是乙個值所能代表的,需要進行獨立維護。

除了商品資訊之外,後面就是填寫採購單用來更新商品庫存了,這部分業務內容有點像外部服務一樣,通過外部服務的一些操作,最後的結果導向商品模型,這部分類似的業務以後可能會很多,比如小二審核商品資訊,也像乙個外部服務一樣,不過是人為進行操作的,審核最後的結果導向商品狀態,我們可以歸納出,可以改變商品狀態的一些行為,都是需要進行考慮的業務,並且這部分業務在後面建模的時候,需要重點設計。

畫業務流程圖的目的,在於熟悉整個業務的大致流程,以及對商品生命週期的了解,但只是大致的表述,當你對業務理解越深的時候,業務流程圖也就會越複雜,但基本的框架是不變的,所以,在畫的業務流程圖的時候,要找出業務的不變規則,比如發布商品肯定要填寫資訊、然後小二審核等,變的業務都是在這些不變的規則之上豐富起來的,最後形成整個健全的業務系統。

關於領域、核心域和子域的概念,相對比較容易理解,領域就是業務系統的全部,核心域就是業務系統最重要的部分,比如商品業務系統,核心域就是商品,其他相對不重要的業務部分就是子域,子域又分為支撐子域和通用子域,支撐子域用來支撐核心域,在整個領域中,可以被公用的子域,稱為通用子域。

限界上下文是乙個顯式的邊界,領域模型存在這個邊界職位,領域模型把通用語言表達成軟體模型,一般在設計的時候,會把領域和限界上下文一一對應(但也不是相對的),有時候限界上下文很大,但有時候限界上下文也很小,比如一段業務描述也可以稱之為限界上下文,不管概念是怎麼定義的,只需要知道限界上下文的核心是邊界,邊界的目的就是內聚合隔離。

一張簡單的商品限界上下文圖(虛線表示領域的邊界):

首先,在商品領域中,商品是核心域,並對應乙個商品上下文,庫存被設計為乙個通用子域,因為以後交易的業務場景會被用到,並對應乙個庫存上下文,品牌通用子域也一樣,業務場景可能會對品牌的單獨處理(比如品牌街,這是和商品不想關的),所以設計成通用子域會相對好些,分類支撐子域和屬性子域相對複雜點,其實這裡的分類和屬性都是相對於商品而言的,你可以成為商品分類和商品屬性,獨立於商品之外,分類和屬性是沒有任何存在的業務意義的,所以,把它們設計為商品領域的支撐子域會比較好些。

另外,關於分類上下文和屬性上下文之間的關係,從上面圖中就可以看到,在業務場景中屬性依附於分類,比如在發布商品頁面,填寫商品屬性之前需要先確定商品分類,因為不同的分類有對應不同的屬性,比如錶帶材質屬性,只有手錶分類下才會有,其實它們也可以直接合二為一,叫做分類屬性支撐子域,對應分類屬性上下文,上面說過新增屬性之前,必須先確定分類,屬性就像是分類中的乙個子域,屬性其實和商品沒有直接的關係,它和商品的所有關係,必須都通過分類,並且屬性的資料維護也是如此,這個後面會有調整,再詳細說明。

分類在具體的實現中,會相對比較簡單,有點像品牌的實現,頂多和商品有一些關聯,但屬性實現相對比較複雜些,因為屬性項和屬性值都是動態的,並且屬性的展現形式也是動態的,比如乙個屬性項可能對應多個屬性值,並且展現可能是組合形式的(文字+單選+下拉列表),這方便在也體現在資料儲存的時候,不過可以按照一定的格式用 json 進行儲存,展現方式也是一樣。

限界上下文就像乙個手術刀,將領域一點一點的進行解剖,解剖出來的部位獨立進行實現,限界上下文的具體實現就是戰術設計,並且各個限界上下文的實現之間是相互不影響。

限界上下文讓我們明白,我們到底需要做什麼東西,接下來就是針對這些東西的具體設計和實現了,怎麼實現?就是戰術設計。

戰術建模(包含概念):聚合(aggregate)、實體(entity)、值物件(value objects)、資源庫(repository)、領域服務(domain services)、領域事件(domain events)、模組(modules)。

關於戰術設計的首要前提是聚合,後面實體和值物件等概念,都是在聚合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關於聚合的概念就不多說了,但需要說明下聚合設計的注意點:

先簡單看下商品所包含的東西:

圖中主要說明的是商品大致包含的內容:分類、屬性和基本資訊,屬性又有具體的分類,但都基於分類確定的情況下。

一張簡單的商品資料模型圖:

簡單歸納下:

庫存(聚合根):庫存(根實體)、入庫詳情(實體)

品牌(聚合根):品牌(根實體)

分類(聚合根):分類(根實體)、分類屬性(實體)、分類屬性值(實體)

實體中的屬性只是一些示例,並不詳細,值物件並沒有在圖中體現,因為實體的屬性都可以被設計為值物件,這部分在具體實現的時候,再詳細進行考慮,聚合根和實體、聚合根和聚合根之間的關係用箭頭進行表示了。

關於分類和屬性,在限界上下文設計的時候,被分開設計了,但後來想了一下,還是設計成乙個比較好,分類作為聚合根,分類屬性和分類屬性值作為衍生出來的實體。

關於資料模型圖,就不詳細說明了,內容都在上面的圖中,況且現在還不是很完善,後面可能還會進行調整。

大概就紀錄這些。

DDD領域驅動設計

公司裡面敏捷專案要講ddd領域驅動設計,加緊學習了一下,找了一些資料研究。eric evans的 domain driven design領域驅動設計 簡稱ddd,evans ddd是一套綜合軟體系統分析和設計的物件導向建模方法,本站jdon.com是國內公開最早討論ddd 之一,可訂閱 ddd專題...

DDD(領域驅動設計)

domain 領域 driven 驅動 design 設計 由eric evans最先提出,目的是對軟體所涉及到的領域進行建模,以應對系統規模過大時引起的軟體複雜性的問題。整個過程大概是這樣 開發團隊和領域專家一起通過 通用語言 ubiquitous language 去理解和消化領域知識,從領域知...

DDD領域驅動設計

極客時間學習筆記 為什麼微服務設計的時候需要ddd?1 軟體架構模式演進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單機架構 第二階段是集中式架構 第三階段是分布式微服務架構 2 在單機和集中式架構這兩種模式下,軟體無法快速響應需求和業務的迅速變化,最終錯失發展良機。3 微服務拆分困境產生的根本原因就是不知道業務或者微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