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勸學篇 部分

2022-02-07 04:38:15 字數 447 閱讀 3635

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於行之

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為聖人。聖人也者,本仁義,當是非,齊言行,不失

豪釐,無它道焉,已乎行之矣。故聞之而不見,雖博必謬;見之而不知,雖識必

妄;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不聞不見,則雖當,非仁也。其道百舉而百陷也。

意思是:

對待學問道理),未有聽說不如聽說過,聽說過不如眼見為實,眼見為實不如明曉事理,明曉事理不如親自實踐,學習的功夫到實踐這一層次也就停止了。實踐可以使人明知道理。明知道理的人是聖人。聖人以仁義為本,明辨是非,言行一致,判斷沒有毫釐之差。沒有其他道理可講,這些都包含在實踐過程中了。所以聽說過道理卻不眼見為實,即使聽說的知識很多,也一定會有謬誤;眼見為實卻不力求理解,即使學識頗多,也一定會妄自臆測;明曉事理卻不親自實踐,即使思辨縝密,也一定會陷入困境。不打聽、不尋找道理,那麼即使做事有分寸,也不是仁。這個道理屢試不爽。

荀子 勸學篇

荀子 勸學篇 君子曰 學不可以已。青 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冰 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幹 越 夷...

曾國藩家書之勸學篇 摘錄1

致諸弟 述求學之方法 然而我沒有見過精而終於謀不到生的。農夫如果努力耕種,雖然會有饑荒,但一定有豐歲。商人如果積藏了貸物,雖然會有積壓,但一定會有暢銷的時侯。讀書人如果能精學業,那怎見得他不會有科名呢?就是終於得不到科名,又怎見得不會有其他謀生的途徑呢?因此說,只怕業不精了。要求業精,沒有別的辦法,...

荀子《勸學》原文及翻譯

原文 君子曰 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不聞先王之遺 言,不知學問之大也。於越夷貉之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