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簡第二章 讀後感

2022-05-03 05:51:07 字數 1427 閱讀 6527

大道至簡第二章——是懶人造就了方法

——讀後感

「僰蘭道有蜀王兵 ,亦有神作大灘江中。其崖嶄峻不 可破,(冰)乃積薪燒之。」

——《華陽國志》

大道至簡第一章中,講到了兩千年前的愚公移山,他在北山之塞移山的方法是「碎石積壤」,而在差不多的同一時間,閒極無聊的李冰下廚給 夫人炒了乙個小菜,他突然發現壘灶的鵝卵石被燒得爆裂 開來,遇水尤甚。從此《史記》上記下了「蜀守冰鑿離堆」,而《華陽國志》上記下了他做這件事的方法是「積薪燒之」。正是乙個懶人造就了「燒石頭」這個「碎石」的方法。愚公則是太勤快,勤快的今天可以比昨天多鑿一倍的石頭。而正是他的勤快,使他沒有機會找到更快的方法。

人的精力終歸是有極限的。提出新的「方法」,解決的將是影響做事成效的根本問題。確實如此,如果愚公能夠不那麼勤快,想到燒石頭這樣的快速的方法,也不至於子子孫孫都要進行移山工作了。由此可見,是懶人造就了方法。

這個世界上,有勤快的人就必然有懶人,有懶人也就必然有懶人的懶方法。

書的第二章中還提到了寫程式的乙個發展過程。早期寫程式,是將**打在穿孔紙帶上,為了讓計算機去讀這些紙帶也應當是連續的,過程很是苦楚。後來出現了組合語言,將**寫在文字檔案裡,交給翻譯器編譯,再由鏈結器去鏈結。最早的程式都是把**寫在乙個檔案裡,慢慢的便也成了習慣,即便後來出了高階語言無論程式有多大,多少行**,都會寫在乙個檔案裡。按這些人的邏輯,一百萬**不僅可以寫在乙個檔案裡,而且編譯器,編輯器等也都必須要支援,這才是正統的軟體開發。

因此,對把「一百萬行**寫到乙個檔案」裡,查詢乙個函式要在編輯器裡按五千次pagedown/pageup

鍵的勤快人來說,是不能指望他們創造出「單元檔案」的開發方法來的。好在單元檔案還是出現了,隨之而來的是模組的新的概念,終於開啟了結構化程式設計的時代,新方法取代了舊方法。這一切的功勞,都取決於那個按第第

5001

次pagedown

鍵時突然崩潰要在編譯器裡加入乙個

unit

關鍵字的程式師。

你桌上的書是亂的嗎?

如果乙個人學了一年程式設計,還是暈暈的不知如何做程式設計,那就只有乙個原因:他雖然把知識都學進去了卻不知道各種知識是用來幹什麼的。書中提到結構化程式設計的基本單位是「過程「,過程及其呼叫是cpu

指令集所提供的執行邏輯,而不是普通的開發人員在程式設計實踐中所總結和創生的「辦法」。書中也提到了

cpu指令集的產生,以此表明,我們應該嘗試分類,把既有的知識像書桌上的書一樣整理,最常用的放在手邊,反之放在書櫃裡。

周老師在第二章最後提到了他關於程式本質思考的發生是源於不久前在oicq上與

soul

的一次談話。在那次談話中他第一次提到了對程式的理解為「程式

=資料+演算法

+方法」,儘管交談中的思考仍有些不成熟的地方,例如忽略了「庫結構化程式設計」的**階段。周老師表明了「物件導向」的重要性,同時也引出了因為「過程」和「單元」的出現而出現的「工程」。

《大道至簡》第二章讀後感

有一句俗話說越會花錢的人越會掙錢,同樣的越懶的人越會運用方法,因為懶得走路發明了汽車,因為懶得坐車發明了飛機,如果每個人都兢兢業業按照原有的方式進行工作,那麼社會不會進步。我們並不是說勤勞的人不好,但我們不可否認的是懶人有懶辦法。書裡引用了李冰積薪燒山的故事,李冰身為一地長官手底下掌管著幾千萬人,他...

《大道至簡》第二章讀後感

是懶人創造了方法 第二章的開篇又引出了一篇故事,這次故事的主人公換成了李冰,蜀地太守。同樣是開山,愚公想到的是 碎石擊壤 而李冰就已經懂得 積薪燒之 了。愚公太勤勞了,他想 吾今勝昨倍許,明勝今倍許,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快。但是越發的勤快,愚公便越發沒有機會找到更快的方法。但他只是個普通人,就算他再...

《大道至簡》第二章讀後感

第二章的開頭沿用了愚公的故事,並引出了類似的例子李冰。同是鑿山,卻方法不同。愚公是勤勤懇懇的,三個技術人員,面隊的這個龐大的工程,碎石是開衫的辦法。同樣面對浩大工程的李冰,用懶人的方法燒了一座山。乙個會鑿,乙個會燒。時間上卻是差的很多。無論的時間的利用,人力資源的利用,都可以看出李冰略高一籌。這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