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起軟體測試 建立軟體測試管理體系

2022-05-05 07:30:09 字數 2781 閱讀 8942

軟體測試是軟體質量保證的關鍵步驟。美國質量保證研究所對軟體測試的研究結果表明:越早發現軟體中存在的問題,開發費用就越低;在編碼後修改軟體缺陷的成本是編碼前的10倍,在產品交付後修改軟體缺陷的成本是交付前的10倍;軟體質量越高,軟體發布後的維護費用越低。另外,根據對國際著名it企業的統計,它們的軟體測試費用佔整個軟體工程所有研發費用的50% 以上。

相比之下,中國軟體企業在軟體測試方面與國際水準仍存在較大差距。首先,在認識上重開發、輕測試,沒有認識到軟體專案的如期完成不僅取決於開發人員,更取決於測試人員;其次,在管理上隨意、簡單,沒有建立有效、規範的軟體測試管理體系;另外,缺少自動化工具的支援,大多數企業在軟體測試時並沒有採用軟體測試管理系統。所以對國內軟體企業來說,不僅要提高對軟體測試的認識,同時要建立起完善的軟體測試管理體系。

讓軟體測試走向規範

建立軟體測試管理體系的主要目的是確保軟體測試在軟體質量保證中發揮應有的關鍵作用:

軟體產品的監視和測量 對軟體產品的特性進行監視和測量,主要依據軟體需求規格說明書,驗證產品是否滿足要求。所開發的軟體產品是否可以交付,要預先設定質量指標,並進行測試,只有符合預先設定的指標,才可以交付。

對不符合要求的產品的識別和控制 對於軟體測試中發現的軟體缺陷,要認真記錄它們的屬性和處理措施,並進行跟蹤,直至最終解決。在排除軟體缺陷之後,要再次進行驗證。

產品設計和開發的驗證 通過設計測試用例對需求分析、軟體設計、程式**進行驗證,確保程式**與軟體設計說明書的一致,以及軟體設計說明書與需求規格說明書的一致。對於驗證中發現的不合格現象,同樣要認真記錄和處理,並跟蹤解決。解決之後,也要再次進行驗證。

軟體過程的監視和測量 從軟體測試中可以獲取大量關於軟體過程及其結果的資料和資訊,它們可用於判斷這些過程的有效性,為軟體過程的正常執行和持續改進提供決策依據。

建立測試管理體系

一般應用過程方法和系統方法來建立軟體測試管理體系,也就是把測試管理作為乙個系統,對組成這個系統的各個過程加以識別和管理,以實現設定的系統目標。同時要使這些過程協同作用、互相促進,從而使它們的總體作用大於各過程作用之和。其主要目標是在設定的條件限制下,盡可能發現和排除軟體缺陷。測試系統主要由下面6個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的過程組成:

測試規劃

確定各測試階段的目標和策略。這個過程將輸出測試計畫,明確要完成的測試活動,評估完成活動所需要的時間和資源,設計測試組織和崗位職權,進行活動安排和資源分配,安排跟蹤和控制測試過程的活動。

測試規劃與軟體開發活動同步進行。在需求分析階段,要完成驗收測試計畫,並與需求規格說明一起提交評審。類似地,在概要設計階段,要完成和評審系統測試計畫;在詳細設計階段,要完成和評審整合測試計畫;在編碼實現階段,要完成和評審單元測試計畫。對於測試計畫的修訂部分,需要進行重新評審。

測試設計

根據測試計畫設計測試方案。測試設計過程輸出的是各測試階段使用的測試用例。測試設計也與軟體開發活動同步進行,其結果可以作為各階段測試計畫的附件提交評審。測試設計的另一項內容是回歸測試設計,即確定回歸測試的用例集。對於測試用例的修訂部分,也要求進行重新評審。

測試實施

使用測試用例執行程式,將獲得的執行結果與預期結果進行比較和分析,記錄、跟蹤和管理軟體缺陷,最終得到測試報告。

配置管理

測試配置管理是軟體配置管理的子集,作用於測試的各個階段。其管理物件包括測試計畫、測試方案(用例)、測試版本、測試工具及環境、測試結果等。

資源管理

包括對人力資源和工作場所,以及相關設施和技術支援的管理。如果建立了測試實驗室,還存在其他的管理問題。

測試管理

採用適宜的方法對上述過程及結果進行監視,並在適用時進行測量,以保證上述過程的有效性。如果沒有實現預定的結果,則應進行適當的調整或糾正。

此外,測試系統與軟體修改過程是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的。測試系統的輸出(軟體缺陷報告)是軟體修改的輸入。反過來,軟體修改的輸出(新的測試版本)又成為測試系統的輸入。

根據上述6個過程,可以確定建立軟體測試管理體系的6個步驟:

識別軟體測試所需的過程及其應用,即測試規劃、測試設計、測試實施、配置管理、資源管理和測試管理;

確定這些過程的順序和相互作用,前一過程的輸出是後一過程的輸入。其中,配置管理和資源管理是這些過程的支援性過程,測試管理則對其他測試過程進行監視、測試和管理;

確定這些過程所需的準則和方法,一般應制訂這些過程形成檔案的程式,以及監視、測量和控制的準則和方法;

確保可以獲得必要的資源和資訊,以支援這些過程的執行和對它們的監測;

監視、測量和分析這些過程;

實施必要的改進措施。

i-test 2.0x打造測試管理體系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事半功倍的工具,自然能提高工作效率,軟體測試管理系統就是建立軟體測試管理體系、保證軟體測試順利進行的利器。i-test 2.0是中科軟體公司從軟體測試的需求出發,按照國際質量管理標準研製的軟體測試管理系統。

它採用b/s結構,可以安裝在web伺服器上,專案相關人員可以在不同地點通過internet同時登入和使用i-test,協同完成軟體測試,可減少為了集中人員而出差所產生的費用。它還提供相應的自動化功能,可高效地編寫、查詢和引用測試用例,快速填寫、修改和查詢軟體缺陷報告,減少了人力投入。它自帶的測試用例資料庫和軟體缺陷資料庫,可以幫助專案成員更好地實施軟體測試。

在具體的軟體缺陷中,它將其生命週期分為6個生命狀態:open、working、verify、cancel、close和defer,能詳細記錄、跟蹤和管理每個軟體缺陷的生命過程,直至排除這個缺陷。它還為軟體缺陷設定了嚴重級別、優先順序、缺陷型別等屬性,可自動分清軟體缺陷的輕重緩急,並能提供相關的分析和統計功能。

此外,除了可以監測和分析軟體的質量,i-test還可以自動統計程式設計師和測試人員的工作進度。它提供的測試文件模板,可以將測試文件及資料直接傳送到ms office,使排版、列印等操作更為便捷。

《軟體測試》 測試管理

到了第二階段,我們開始學習具體的軟體測試知識,主要是幾大工具的使用,hp的alm等。軟體測試管理,帶了乙個管理,自然就是說的對於軟體測試過程中的一系列的管理工作。包括需求管理,團隊管理,測試文件管理,缺陷管理,測試流程管理以及測試執行管理。軟體測試管理的目標是通過系統,高效的技術方法來進行軟體測試工...

軟體測試管理

軟體測試管理 目標 有效 全方位的提高測試覆蓋率 定義 軟體測試管理的目標是通過系統的 高效的 適用的技術 方法和體系來監督 促進和達到軟體測試的目標,幫助測試團隊決定最佳實踐 就是對每一種具體測試任務 流程 體系 結果 工具等進行具體監督和管理。軟體測試管理是藝術,是責任,同時還是科學。比較常見把...

軟體測試管理

軟體質量 軟體需求是度量軟體質量的基礎,不符合軟體需求的軟體質量是不合格的 隱含需求 如軟體應該具備良好的可維護性 軟體研發的流程定義了一組開發準則和最佳實踐,如果不遵守這些開發準則,軟體質量可能得不到保證。專案管理的5個過程 1.啟動 2.計畫 3.執行 4.控制 5.結束 專案管理的9個知識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