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清當下的努力,可能毫無意義

2022-06-19 08:45:15 字數 3060 閱讀 7460

有些事明明很努力地做,但最終結果卻和期待的完全不同。比如說:準備了半年去考研,最後卻名落孫山;照著各種職場指南去埋頭苦幹,卻吃力不討好;工作之餘試著去投資自己,卻遲遲等不到回報 .......一方面,我們兢兢業業地活著,相信自己的努力能為自己贏得更好的未來;但另一方面,人生的執行邏輯總是讓人摸不著頭腦。你這一刻付出的心血,也許在下一秒就會化為烏有。那我們是否應該就放棄努力,像老子那樣無為而治?還是堅信 "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不顧一切地往前衝,哪怕最後還是一無所有?讓我們一起來解剖人生的執行邏輯,看看那些真正成熟的人,擁有著什麼樣的人生觀。

大概半年前,一則新聞引起了我的注意:國內一家非常知名的食品企業的董事長,在河南雲台山旅遊途中,被景區內一塊猴子蹬掉的石頭砸中腦部。送至醫院搶救後不治身亡。

看到這則新聞,我心中突然有所觸動。於是在網上搜他的名字,搜到了他最近的乙個採訪。在新聞裡,他跟記者說要盡快實現集團上市與國際化,言語間是滿滿的志在必得。本來,他只是去旅遊放鬆放鬆而已——在巨集大的人生主線之外,這只是再平常不過的乙個小插曲罷了:前一秒,你腦子裡還在想著實現集團上市與國際化,下一秒,砰!你被猴子砸死了。  

然後呢?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一切結束,end of story,什麼上市、國際化、現金流,什麼毛利、銷售網點、做大做強,這些東西再無意義。你花費十二年寒窗苦讀、結交名士、積攢資源、臥薪嘗膽、忍辱負重,一步一步紮實的積累;你前一秒你還在打**遙控著千軍萬馬,揮斥方遒,在群裡接受著無數人的吹捧。突然間,毫無預兆地,乙隻猴子終結了這一切。什麼是人生無常?這就是。

年輕時愛說 " 一定 ",成熟後相信偶然,年輕的時候,我們愛說 " 一定 " 這兩個字,你行的,你一定可以的;你這麼刻苦,一定能考好;你付出了那麼多,一定有回報;你那麼聰明,一定沒問題;一定,一定,一定 ……說得多了,連自己也信了。

我們總對人生的必然性充滿了期待,在條件和結果之間不斷地畫等號;等號畫得多了,人生的路線圖就呼之欲出了。但隨著年齡見長,我們才發現世界上有那麼多 " 不一定 " 的事情。即使條件齊備了,成功並不像打遊戲、交任務那樣必然發生。原來,世界上還有那麼多意料之外的因素,許許多多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卻能徹底改變我們人生的走向。比如,乙隻在山上奔竄的猴子,就能瞬間終結你人生的一切意義。

隨著年齡增長,見識增多,我就越來越理解那些所謂的成功人士:當你意識到成功,只要做對 10 件事的時候,你長大了,當你意識到能有 100 件事,讓你成功不了的時候,你老練了,當你發現還有 1000 件事情,能讓你徹底失敗的時候,你就成熟了。

在每年的大年初五,迎財神的爆竹聲甚至壓過了年三十。有人說能從裡面聽見貪婪,但我聽到的卻是恐懼:只有真正成功過的人,才知道成功裡面有多少偶然性。每乙個成功者都僥倖繞過了乙個個分分鐘足以滅掉自己的偶然性分叉口,才能站到了今天的位置;而且,他們又不知前方還有多少偶然性的陷阱,隨時隨地可以奪走自己擁有的一切。

他們也永遠不會告訴你,成功裡有多少偶然的因素。我不否認,所有看似偶然的成功背後,其實都有著長期地籌畫,或是深刻的直覺。但所謂偶然,指的更多是,那些可以讓你不成功的意外因素。

一將功成萬骨枯,成功者或許只是倖存者,歷史上的成功者,背後有太多和他一模一樣、甚至起點更好的人,但卻在如漫天箭雨般的偶然性中被摧毀:也許,曾經有過許多和諸葛亮一樣聰明、甚至更聰明的人,但求賢者來了兩次又不巧沒遇到,人家就不來了;也許,曾經有過許許多多和曹操一樣、更為雄才偉略的奇人,只是在剛出場的第一集就被雜兵一刀宰了。你上哪說理去?這,就是一將功成萬骨枯。

在史書上,你不會看到這些人的身影,他們早就凌亂地死在歷史的煙塵裡了。看不到,也就等於不存在。那些記在史書上的名字,只是在偶然性箭雨中僥倖留存下來的人。而人們認為通過複製這些倖存者的經歷,就可以達到他們的成就,那就太幼稚了。他們首先是倖存者,然後才是成功者——只看到成功,沒看到倖存,我們通常管這叫:倖存者偏差。許多成功者最愛說的是,我有今天是因為我做到了一二三。但其實這世界上有太多也做到一二三的人,甚至也有做到一二三四五的人,那他們在哪呢?他們怎麼沒成功呢?

學會與不完美相處,才是真正的成熟。

過去,我們總過分強調主觀能動性,為了逼著所有人把自己的潛能用盡,故意假裝世間不存在什麼偶然性。這種觀念的滲透是如此長期、深刻和潛移默化,以至於離開了校園多年後,我們依然還被影響著。於是很自然地產生了" 只要我努力了,就一定能取得成就 "之類的錯覺。

這種思維有錯嗎?談不上錯,但問題在於,許多人把這個邏輯鏈條給絕對化了——好像只要做到了一二三四,就一定能順理成章地獲得五六七八。發展到極致後,這個邏輯鏈就變成了:你不成功,一定是因為你沒有努力,你不夠優秀。如果你說,努力的人也可能不成功,而且,優秀、漂亮、聰明、富裕的人都有可能失敗,而且可能性很大。恐怕,這些話是不會有人聽的。因為一旦 " 努力 = 成功 " 這個邏輯鏈條斷了,那我們每個人過去努力的意義,瞬間就縮水了。這種把必要條件偷換成充分條件的粗暴邏輯,經常會產生一些經不起真實世界驗證的言論,譬如 " 你有出息了還怕找不到物件 " 之類的。於是很多人在付出了許多、卻沒有滿足期望的時候,就會陷入一種 " 老天違約 " 式的迷茫與困惑。他們或斷定上天不公而就此沉淪,或轉而責己,覺得必然是自己做的還不夠好。

換言之,這些人還是相信自己和老天之間是存在是有一紙協議的。問題出在自己,協議本身沒問題。於是在每一次失敗之後,他們又重新開始進行 " 自我提公升 ",就好像今天的一切問題,都可以在 " 更強的明天 " 迎刃而解。

如果有人敢跳出來說,就算你完成了這些,也可能沒有什麼卵用,那麼,說這話的人就是負能量,就是不積極。我們從來沒學過要怎麼與自己的不完美相處。如果你在某天早上醒來,突然意識到:就算我完美了,那人也未必愛我,儘管我提公升了,也不一定會取得甚麼成就,即便我懂得多了,成功的概率也只可能只是微弱的上公升。

想明白了這些道理以後,還能依然堅定地去做一件事,這恐怕才是成熟的標誌。能夠在極為約束的條件下,用有限的資源來做一些沒有把握的事,並平和地接受不理想的結果,這才是生活的常態。這種 " 不和自己為難 " 的能力,比會考試重要一百倍。

決定我們生命的究竟是什麼?這是個永遠沒有定論的哲學問題,卻造就了古今中外億萬種不同的人生:有人說是宿命,於是有了犬儒派,一切都可以順其自然;有人說要單靠努力就好,於是就有了成功學,目空一切客觀規律,活著只能靠不斷地打雞血;當然,還有宗教信仰、政治訴求、人際關係等等,都在左右著我們的人生觀。

這道深刻的難題,是每個人都必須要去面對和解答的,你給出什麼答案,就過上了什麼樣的生活。成熟的人生觀總是能平衡現實和理想,既要懷抱著期待,不斷地往希望的方向前進,同時,也不該忘記現實的殘酷和無常。正如羅曼羅蘭那句經典名言:" 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Fowler 敏捷還是精益? 毫無意義的問題

在最近一篇 部落格中,martin fowler解釋了 應該用精益軟體開發方法而不是敏捷軟體開發嗎?這個問題,他說這是基於一種錯誤的假設。敏捷和精益的思想相互交織如此之深,以至於你在使用敏捷的時候也總在做精益的事情,反之亦然。我們可以考察它們發展過程的變化,發現它們內在關聯的描述,這樣更有趣 更有啟...

海邊的曼徹斯特 毫無意義的一生,不能打敗,不能救贖

這大概是我今年看過最好的 了。關於救贖的題材,影史和文學史上數不勝數,斷背山的作者安妮以前寫過一本很有名的書叫做 the shipping news 得獎無數,跟這部電影非常相似。同樣講的是乙個潦倒失敗的中年男人,在紐約經歷了無數失敗和痛苦之後回到小鎮上,重新構建自我得到救贖的故事。儘管救贖這個題材...

不要讓你的美化毫無意義(web和手持UI向)

嘿嘿嘿 首先還是請原諒我拿了一張那麼醜的封面圖和那麼老土的話 汗 畢竟這只是一張理論貼 然後是文章所討論的範圍都在於web和手持向的ui或者是設計 基於基本場景,無突發狀態 如有不正,歡迎拍磚 還有文中會涉及很多引用,均會標註,請勿見外 marble granite 現在還是用 realism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