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能測試過程

2022-07-11 18:36:08 字數 1341 閱讀 8069

13.1  效能測試過程概述

13.2  效能測試設計

需要關注的問題:事務需求、技術需求、系統要求、團隊要求

分析從五個方面分析:需求調研、事務模型、場景模型、資料設計、環境設計

13.2.1 需求調研

② 與專案經理訪談:當前開發狀態、期望的效能目標、測試起止時間、所處生命週期

③ 與業務專家訪談:關鍵業務、主要使用者場景、使用者交易發生概率、期望響應時間;關鍵業務要考慮業務使用頻率、業務的優先順序和業務占用資源的情況(重點關注)

④ 與技術專家訪談:獲取關鍵業務的技術路徑、獲取合適的技術支援工程師;確定關鍵業務是否覆蓋到被測系統的所有業務請求點;確定業務使用到的關鍵資料庫表;技術支援人員配合實施監控配置

⑤ 與資料庫管理員訪談:獲取資料準備和測試資料建模的建議。

⑥ 與客戶代表訪談:獲取使用者在資料建模上的支援、保證業務流程的正確性

13.2.2 業務模型

用於指導如何將具體的業務變成可重複執行的**;

主要從三個方面分析:

業務流程列表:建立關鍵業務流程列表,以反映終端使用者在系統上執行的活動;業務流程列表反應每個業務在高峰時期時操作的使用者數

交易列表:確定關鍵業務的負載情況、交易量等資訊。日常任務、高峰期任務、web伺服器資料庫伺服器負載情況、風險。

百分比模型和交易量評估:百分比模型(被測業務佔整個業務交易筆數的百分比);交易量評估:通過歷史資料來估算系統負載能力,通常使用的方法為80-20原理(指每個工作日中

80%的業務在

20%的時間內完成)

13.2.3 場景模型

場景設計:使用的場景設計型別(手動場景、目標場景)、併發使用者數、虛擬使用者載入過程、指令碼持續執行時間、虛擬使用者釋放過程、使用的負載機、ip欺騙技術

rts策略設計:迭代數、迭代時間間隔、日誌收集資訊、指令碼執行方式(程序或執行緒)

13.2.4 資料設計

效能測試前需要準備的基礎資料(例如查詢100條資料與

100萬條資料響應時間不同)

效能測試引數化需要用到的資料:自己構建的資料、歷史資料

13.2.5 環境設計

系統執行的拓撲圖、伺服器和測試及環境、環境的備份與恢復

13.3  效能測試構建

指令碼開發、場景設計、搭建測試環境、準備資料

13.4  效能測試過程執行

13.5  效能測試分析、診斷、執行、調節

效能測試過程

一 測試計畫 非功能需求調研 制定 非功能測試方案 評審 非功能測試方案 二 測試準備 測試環境準備 測試指令碼準備 測試資料準備 測試場景及監控準備 三 測試執行 回歸的話需要多次進行 測試場景執行 場景執行監控 執行結果分析 系統效能調優 四 測試總結 測試結果整理和分析 編寫 非功能測試報告 ...

效能測試過程總結

一 分析業務場景 1.需求調研和收集 使用者調查 業務方諮詢 同型別軟體對比 2.場景可能存在什麼問題,譬如同時登陸 提交 上傳 交叉請求 3.獲取效能指標 吞吐量 平均響應時間 二 確定應用領域 1.能力驗證 系統能否在a情況下具有b的能力?2.容量規劃 系統如何調整才能滿足何種需求?3.發現瓶頸...

效能測試過程模型

自動化測試生命週期方法,我們稱之為 效能測試過程通用模型 具體如下 1.測試的前期準備階段 a.系統基礎功能驗證,該活動主要確保當前需要進行效能測試的應用已經具備了進行測試的條件 b.組建測試團隊 c.測試工具需求確認 2.測試工具引入階段 a.選擇工具 b.工具應用的技能培訓 c.確定工具的應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