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之巔讀後感

2022-08-17 08:54:13 字數 1588 閱讀 6614

浪潮之巔,就字面意思來說:浪,及科技的浪潮,起起伏伏,不但更迭,就如同一句俗語說的「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潮,就是把創業者比作弄潮兒,他們走在最前列,有最美的風景,也有最大的危險。巔也是類似的意思,本書講的無一不是時代的主人,但是它們或消失,或淡出人們的視野,很少能有存活下來的。就原因,我從書中總結出兩點:企業的基因,和商業!

ibm,它最成功也是令它走向衰落的地方就在於它基因裡保守的部分。保守使ibm失去了無數發展機會,但是也讓它能專注於最重要的事。同樣也使ibm在經濟危機中存活了下來。但ibm習慣與軍方,企業合作這是他的另乙個基因,ibm一旦簽下乙個大型機銷售的合同,不但可以直接進賬上百萬美元,而且每年還可以收取售價10%左右的服務費。總之ibm習慣於每談下乙個合同就可以坐地收錢。它看不上像ibmpc這樣的終端消費型產品。ibm也由於長期處於壟斷地位,從上到下都高福利的舒適環境。機構龐大、官僚主義、人浮於事、和內耗嚴重等等陋習也是它的基因,乙個老人的基因。

而思科則是由於另一種截然不同的基因取勝:在思科,如果公司裡有人願意自己創業,公司又覺得他們做的是好東西,就讓他們留在公司內部創業而不是到外面折騰,而思科會作為投資者而不是管理者來來對待這些創業的人。一旦這些小公司成功了,思科有優先權把他們買回來,思科的地盤就以擴大,最重要的是,思科員工的發明,一般很難丹頓成為一種產品,而必須應用到現有的網路通訊系統或裝置中,賣給思科就成了最好的出路。但思科由路由器發家的基因也使它很受「中國製造的影響」。

基因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乙個公司的未來,因為挪威格定理指出,當乙個企業占有50%以上的市場後就很難在發展,而且乙個壟斷的企業,內部難免不會失去活力。所以如何繼續尋求新的發展點,就很大程度上受基因的影響了。

微軟發展早期,就空手套白狼,用7萬5000美元買來作業系統轉手賣給bim,而且不是單純的買賣,而是從每台bimpc中收取一筆不太起眼的版權費。微軟的做法很聰明:賺每個人很少的錢,而不是少數人很多的錢。這便是乙個商人正確的做法。

摩托羅拉被稱為沒落的貴族,它專注於質量,並實施了巨集大的銥星計畫,沒有人會否定銥星計畫的技術,但只關注技術是不行的,高昂的維護費用導致高昂的話費,導致極少的使用者群。最終入不敷出,銥星計畫成為了一顆流星。又一點是,摩托羅拉線鋪的太長,**都摻和一腳的結果就是**都做不好。有乙個極端的說法是:「不為盈利的企業,就是浪費資源。」

想要在商業上做好自主權同樣重要,at&t毀在了華爾街上,因為at&t幾個執行官手上的**沒有華爾街投資銀行控制的多,華爾街只關心賺錢。於是at&t被分為三部分,並逐漸走向沒落。

說道商業不得不說的是風投,乙個公司的創辦離不開資金,而大多數人是沒有那麼多錢的,風投這一行業便應運而生。但這是聰明人之間的戰爭,風投者要以最少的錢翻最大的倍數,賺最多的錢。而創業者則不想讓華爾街掌握過多的股份。這便看誰最聰明了。

乙個企業,科技企業,建立的目的不是為了搞多少偉大的發明來造福人類,那是科學家的事,賺錢才是它的第一目的。技術只是手段。所以最應該幹的事應該是在技術領先的優勢下盡可能多地占領市場,賣更多的商品,賺更多的錢。然後用更多的錢,研究更加先進的技術。由於技術所帶來的產品,一般除研發外成本都不高,甚至像軟體幾乎沒有成本,這使得盜版很容易,壟斷難以持續太久。所以必須有新技術不斷誕生。像手機產業,幾乎必須每年都有新機型上市。摩爾定律,安迪-比爾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

每乙個業界領頭者都像在浪潮之巔,他們領導著乙個時代,但稍有不慎便會被超越,便會摔得粉身碎骨。

《浪潮之巔》讀後感

浪潮之巔 是一本難得的好書,重點講述的是矽谷it企業的發展歷程和變遷,分析了一些曾經輝煌的公司走向衰落的過程和原因,並講了關於風投的有關知識,裡面披露了很多知名it企業的很多發展過程中的細節。由於書是斷斷續續地看的,持續了有兩三個月,很多當時很清晰的印象已漸漸變的模糊,簡單的寫幾句吧。1 偉大的公司...

浪潮之巔讀後感

自己剛從廣電行業跳入網際網路,雖然說自己是計算機專業畢業而且也算是在it行業就業但是從心裡面感覺這次擇業跨度還是很大的,當務之急就是需呀了解一些網際網路的知識。網上推薦看一看浪潮之巔這本書,當時看了一下作者吳軍的介紹,感覺不錯就買了。我從買到看完花了3周時間,其實自己覺得花得時間有點長,但是總體覺的...

《浪潮之巔》讀後感

浪潮之巔 讀後感 在多次受推薦後,我開始接觸 浪潮之巔 一書。但由於近期工作繁多,課程較滿,目前個人尚未看完全書,現在,就先對看過的部分及粗略閱覽過的後文談談感想。九十年代,計算機誕生了網際網路,通過將電訊號模擬轉換,就可以交流文字,影象,聲音。吳軍博士通過對各大公司從技術軌跡到經營理念的剖析,並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