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中國的讀書人口

2021-03-31 08:56:58 字數 3462 閱讀 3094

培養中國的讀書人口

高萬祥為現代中國培養讀書人口

建設書香校園,倡導教師讀書並帶動學生閱讀,有乙個極為重要的社會意義,這就是為現代中國培養「讀書人口」。

世界上,凡是發達國家和先進民族,都有良好的讀書傳統。換句話說,良好的學習型社會機制和全民讀書氛圍,能促進國民素質和民族競爭力的提高。

閱讀關係到個人的生存發展,閱讀也能改變國家民族的命運。美國權威雜誌《圖書》在2023年7-8月合刊中公布了該刊評選的「改變美國的20本書」——尋找美國之所以成為美國、美國人之所以成為美國人或者說是塑造美國性格,讓美國人與眾不同的書。

按時間為序,這份書單如下。⑴《常識》,托馬斯·潘恩,2023年。⑵《女權辯》,瑪麗·伍斯托克拉夫,2023年。⑶《摩門經》,2023年(摩門教是美國最大的本土自創宗教,鼓勵一夫多妻制)。⑷《美國奴隸道格拉斯生平自述》,2023年(廢奴運動領導人)。⑸《共產宣言》,馬恩,2023年。⑹《湯姆叔叔的小屋》,斯托夫人,2023年。廢奴文學的豐碑。林肯**在接見斯托夫人時,稱她為「引起一場大戰」(指南北戰爭)的小婦人。⑺《草葉集》,惠特曼。⑻《夢的解析》,弗洛伊德。⑼《同族人》,小托馬斯·狄克遜,2023年。⑽《屠場》。⑾《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⑿《憤怒的葡萄》。⒀《**人》。⒁《嚎叫》。⒂《地球顫慄》2023年。⒃《寂靜的春天》(一部以環保為主題的書)。⒄《女性的奧秘》。⒅《馬爾科姆·x自傳》。⒆《論生死與臨終》。⒇《**班底》(水門事件調查)。

我們也有「改變中國的x本書」、「中學生必讀書目」等等,但少數人的一廂情願,終難形成校園和社會的書香氛圍。

俄羅斯更是世界上公認的「讀書民族」。在俄羅斯的地鐵車廂裡,大部分乘客都捧著書。車廂簡直就是乙個公共閱覽室。而且,俄羅斯大多數人都喜歡和重視閱讀文學名著。據介紹,普希金文集的總發行量在俄羅斯已超過1000萬套,這意味著每5個家庭就有一套普希金文集。巴爾扎克的作品,總發行量也在1000萬冊以上。這幾年,儘管有商品大潮的衝擊,但經典作品在俄羅斯仍然沒受冷落。在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中,他們可能沒有讀過普希金的全部作品,但沒有人沒讀過《葉甫蓋尼·奧涅金》;他們可能沒有讀過全部的托爾斯泰,但沒有人沒讀過《戰爭與和平》。

北歐小國丹麥人愛讀書也是出名的,丹麥的公共圖書館多得不計其數,每乙個城市、每乙個社群都有,年平均借出圖書一億冊。連新生嬰兒也算上,平均每人每年借閱近20冊。丹麥的許多專業圖書館也令人羨慕不已。如建於2023年的丹麥皇家美術學院圖書館有14萬冊書,建於2023年的丹麥獸醫和農業圖書館有45萬冊圖書,建於2023年的國立教育圖書館有85萬冊藏書。

中國的教育本來就很不發達。解放時喊四萬萬同胞,然而4億人口中有80%以上是文盲。要在這樣的人口素質基礎上,建設現代化中國,談何容易?時至今日,「十五」指標中,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是15%。這僅僅是國際通行的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門檻。據我所知,美國等發達國家,這項指標已高達60%左右。據最新統計,我國大學生人口數量僅佔總人口的3%,大學入學率名列世界的第78位。然而,這還不是問題的全部。更為嚴重的是,現在的中小學生其實不讀書——唯讀教材能夠算真正讀書嗎?因此,書香校園建設肩負著培養讀書人口的重任。

重建中國人的精神家園

今年春節前後,我通讀了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又一次沐浴在儒家文化的光輝之中,也又一次經歷了神聖的精神洗禮。我以為,以《論語》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華民族的思想基石,是炎黃子孫的精神命脈。讓青少年學生閱讀儒家著作,汲取民族文化營養,培養美德,健全人格,重建中國人的精神家園,應該是書香校園和書香社會的乙個重要內容。

「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中國人的「孝」就是西方文明中的「愛」。「弟」包括了對兄弟、姐妹,一直到朋友,即從家庭伸展到社會的真情。在傳統文化中,學問的根本,是培養這個孝悌,也即培養人性光輝中最可貴的「愛」。然而,當今時代,對父母兄弟也好,於朋友配偶也罷,對於許許多多人來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至情至性至愛者,能有幾何?

古人修身養性和立身處世的**法則是「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現在呢,有多少人能夠對人對事都盡心盡力地去對待辦理的?有多少人能信守諾言,說了就一定兌現?又有多少人能記住,老師教了我如何做人做事的道理,我要不斷地去努力實踐去反思提高?假如精神血液中本無多少足以立身的養分,其人格的癱瘓,也就不足為奇了。

《論語》引曾子的話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意思是,君子做事,看重動機,只有自己認定是善的、好的、正確的事才去做。任何結果,都可追溯到很遠很遠的起因。追求好的結果,一定要有好的動機和開端。所謂「菩薩畏因,凡夫畏果」。我想,如果讓大家認識了這個道理,社會的道德風氣——家風、民風、黨風和社會風氣,才能真正形成和美好起來。每當想起「慎終追遠」這句話,我總要想起胡長清、成克傑、李嘉延、程維高、田鳳山、劉方仁、王懷忠、麥崇楷、叢福奎等等一長串名字。也許,他們都有「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的後悔。然而,他們又能怪誰呢?作為老師,我倒常常無端替他們當年的老師懺悔。不知道這些人在中小學讀書的時候,他們的老師有沒有給他們講過「慎終追遠」,「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以及「飯疏食飲水,曲肢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還有「克己復禮,克唸作聖」,「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等等。

中國向來是乙個學習型社會。舊時代,「學而優則仕」,學問有成就,考取功名,便去做官。因此是太爺以上的**都是真正的讀書人出身。難能可貴的還在於「仕而優則學」。儘管做了官,地位高了,還能保持良好的學習精神,還能做到「終身學習」。

比如這些人無論在家中還是在衙門裡,都有乙個自己的書房。公務之暇,獨坐窗前,看書讀經,聯絡實際,修煉自我者比比皆是。因此,如像王安石、歐陽修、鄭板橋、曾國藩等大學者以及他們的傳世著述實在是太多太多了。且不說他們的政治立場和作為,「幹部」隊伍這種良好的學習傳統,應該是中華民族薪火不絕、永生永存、鳳凰涅槃的無價傳世之寶。在我看來,新世紀的中國,提倡幹部學習,把每乙個黨政機關都辦成乙個學習型組織,實在是中國社會走向現代化的當務之急。

拯救民族創造力

我一向以為,普天之下,應試教育的共同症狀是師生都沒有真正讀書,其惡果是學生普遍缺乏健全的人格和創造的活力。國際奧賽獲獎的中學生層出不窮,而諾貝爾獎至今未見零的突破,便是再傷心不過的真實記錄了。因此,建設書香校園的意義之一,便是拯救孩子和拯救民族的創造力。

讀世界「汽車之父」——福特的傳記,我的感受極為強烈。出生於乙個小農場主家庭的福特從小對擺弄機械有一種超常的興趣,對拆裝家裡的鐘錶到了如痴如醉、瘋狂著迷的地步。他的姐姐說,我們福特家的鐘錶,「一看到亨利(即福特)走過來就渾身發抖」。福特從小就好奇心極強,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看到柴爐上煮開水的茶壺在「哧哧哧」冒著熱氣,他便塞住壺口,結果水壺炸開,險些釀成傷害事故。他在學校裡製作了乙個蒸汽渦輪,結果把學校的牆壁都撞了乙個很大的窟窿。然而,正是良好的家庭和學校氛圍——一種真正學習化的氛圍,成就了這位世界天才。要是放在只知道死讀教材、死摳題目和答案的當代中國的家庭和學校,這位天才早就被扼殺在成長的搖籃裡了。

江蘇省教科院的魏所康先生進行過一次很好的調查,在100名諾貝爾獎得主中,中小學成績中等的佔45%,有6人竟在中小學時學業很差,如愛因斯坦。該調查顯示,創新能力與家庭出身,經濟條件,中小學成績都有關係,但都不是主要的,決定性的因素是「興趣和好奇心」。

我認為,書香校園和書香社會的責任,不是培養書呆子,而是培養真正的有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的一代新人。(作者為江蘇省張家港高階中學董事長、校長、語文特級教師)

《中國教育報》2023年12月2日第5版 

繼續讀書 《人性的弱點》

想想,已經很久沒有安下心來讀一本書,難得今天休假,且不用陪孩子,於是從書櫃中選了一本書來讀讀 乙個人的成功,只有15 歸結於他的專業知識,另外的85 要歸結於他的表達思想 領導他人及喚起他人熱情的能力。戴爾 卡耐基開篇就是卡耐基的這句名言,想想我自己以及身邊的人,我做開發七年,到現在說不上好也說不上...

《毅力 如何培養自律的習慣》讀書筆記

又一本來自吉姆 蘭德爾的書。1.把乙個人與其他人區別開來的品質之一 也即是乙個人實現理想,而使另外一些人陷入平庸泥潭的關鍵 不是天賦,不是教育背景,也不是智商。它是一種自律能力,有了這種自律能力,就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的。沒有它,即使是最簡單的目標,看上去也可能就像白日做夢。第26屆美國 泰迪羅斯福...

在網際網路時代,讀書人如何更好的養活自己?

在過去,讀書人如何賺錢養活自己呢?往往採用的是 間接賺錢法 讀書學習,然後考試,拿到文憑,通過文憑找到工作,在這種體制下,再來賺錢。原來,讀書要麼是為了提公升自己的文憑,要麼就只能夠作為愛好。不過,現在不同了。網際網路的成熟發展,打破了這種限制。time說過 這張 網 將更多的人和資訊聯絡在一起 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