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技術與非技術思考的一點點思想沉澱

2021-04-16 09:31:17 字數 977 閱讀 9368

有一陣子沒有更新自己的這個技術blog了,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最近一直在技術和非技術的來回徘徊中思考,已經很久沒有在關注具體的技術了。即使是對自己工作中用到的技術,也只是點到為止,絕不深入,能解決問題就行。

抱著這種態度的我就這麼渾渾沌沌的走過了這幾個月。在這幾個月中,只要有一點時間,我都不會去看技術的東西,相反,我更多地是去涉獵一些人文、歷史、經濟、金融相關的東西,這些東西我現在雖然仍然了解的很膚淺,但我對這些東西的了解讓我對其相關領域沒有了圍城外的人對圍城內人的那種盲目的羨慕。這些點點滴滴的東西讓我無形中掌握了乙個人要在這個社會生存所需要了解和運用的知識和能力,也讓我對社會、經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反過來,我也會將這些認識舉一反三到我的技術領域中,讓我對我自己,對自己之前對技術的看法,對別人對技術的看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體會。結論很簡單,而且人神共知——那就是萬物都是相通的,你做好了一件事情,剩下的東西一通百通。

也因此,改變了我之前的對技術的看法,我之前認為技術很容易讓人陷入到機械的思維中去,現在我已經不這麼認為了。技術是死的,人卻是活的,事對人各不同,關鍵還看人怎麼做。所以我想,對於暫時的我,仍然需要以技術為重心,今後我會全身心投入到技術中去,先學會把我該做的事情做好。都說要做事,先做人,但我想,把我該做的事情做好,這也是做人的很重要的一部分。

堅定了做事情的決心,我相信我一定能把事情做好。人不能一直都糊塗著,人需要清醒。

感性引導,理性回歸。這是對今天電視上一位企業家最後建議的總結,個人感覺非常精闢。

另外,給大家推薦個節目——王麗芬老師主持的《贏在中國》,我一直堅持在看,有興趣的可以跟我交流。這個節目以創業為主題,但裡面蘊含的思想卻不僅僅是創業人士才需要的。我很喜歡這個節目,不僅僅是喜歡裡面的評委,喜歡王麗芬老師的精闢的點評和總結,喜歡裡面的創業的氛圍,更喜歡裡面的每個創業人所表現出來的不屈不撓的頑強拼搏的精神。

人活者不就是一種精神麼?

陳師曾:「文人畫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學問,第三才情,第四思想,據此四者,乃能完善」,對於我們做技術的,何嘗不是如此呢?

做人做事,何嘗分得開呢。

關於人生的一點點思考

最近有點迷茫,有點墮落,在這種時候我就會思考我的人生。我都20歲了。還一事無成.我只是乙個三本院校的大二學生,沒有多麼好的計算機環境。大一才知道程式設計。我看過好多名人傳記,我也總看csdn的文章。新聞。看微軟谷歌相互爭奪市場,看人家發明語言,看每個世界級公司的偉大新發明。我得反思我自己考慮我自己。...

關於取樣與DFT的一點點思考

直觀分析 乙個帶限的模擬訊號,要想通過取樣恢復原始訊號,遵守奈奎斯特取樣定理即可。奈奎斯特取樣定理是說,取樣率要不小於最高頻率分量的兩倍,換句話說,就是取樣間隔必須要不大於最高頻率分量對應的週期長度的一半。我們想想,對於單個整週期的余弦訊號,要想完全知道這個余弦訊號,最少要在這個週期上取兩個點 最特...

關於樣本均衡的一點點思考

在分類場景中經常會遇到,某些類別資料特別多,某類或者幾類資料特別少。作為極限測試,假如正樣本10000個,負樣本只有1個。進行模型引數優化。其實相當於一直在優化正樣本,使得正樣本過學習,負樣本幾乎沒有優化模型引數。針對負樣本的1個,很大概率是有問題。為了重述上面的問題。假如現在乙個三歲的孩子需要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