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飲食十五要素

2021-04-02 02:15:15 字數 907 閱讀 2357

一、雜食:雜食充分體現食物互補的原理。日本提出「每天至少吃30種食物」,我國也應趕上,可先從每天吃10種、15種食物做起。雜食是獲得各種營養素的保證。

二、慢食:已證明,「一口飯嚼30次,一頓飯吃半個小時」有多重效應:**、美容、防癌、健腦。

三、素食:原意為「基本吃素」,而不是一點葷也不吃,這也是人的進食原型。素食是防治文明病的核心措施。

四、早食:即三餐皆需早。早食與晚食大不一樣,可避免一天中營養的短期不平衡。早餐早食還是一天的「智力開關」;晚餐早食可預防十餘種疾病。

五、淡食:包括少鹽、少油、少糖三大內容。多鹽、多油、多醣稱「三害」,乙個「淡」字可解。

六、冷食:低溫可延壽,目前多為「外界降溫」,而冷食則是內部降溫法。冷食還可增強消化道功能。

七、鮮食:絕大多數食物均以新鮮為上,許多「活營養素」可得以保持。提倡「鮮吃鮮做」、「不吃剩」。

八、潔食:「乾淨」包括無塵、無細菌病毒以及無汙染物。

九、生食:並非一切均生食,而是「適合生食的盡量生食」。

十、定食:定時定量進食,久之形成動力定型,這是人體生物鐘的要求,也是最佳的養生之道。

十一、稀食:食粥養生自古延續至今,除粥外,還包括牛奶、豆漿等流質,已形成許多粥、湯模式。

十二、小食:21世紀進餐制以日進五餐或六餐為宜,三頓正餐外的小餐(上午10點、下午16點及20點左右)稱為「小食」,具多重功效。它與平時所說的零食有別,後者無定時定量的概念,導致與正餐的矛盾。

十三、選食:新世紀已進入個體營養時代,應根據自身情況來選擇食物(甚至可根據個體基因型別),使營養更具針對性。

十四、斷食:即在一定時間內,一頓或一天不進食。可有效地增進消化道功能,還可徹底地排除體內毒素,利於挖掘人體潛力。

十五、乾食:乾食增強了咀嚼功能,較強地刺激牙周、牙齦豐富的神經末梢,而起健腦作用。乾食還可健胃、美容、抗癌,應經常為之。

健康飲食計畫

tips1 三分練,七分吃。減脂就是減少攝入,增加消耗,創造熱量缺口。有的人一定會問,如果不吃的話,豈不是就等於沒有攝入,只有消耗了?我們對於這種節食的行為必須說不!節食的確會使你的體重下降,因為當你沒有熱量攝入的時候,身體想要維持你的生命就不得不開始分解儲備能量以供能,另一方面降低你的消耗,最直觀...

教你亞健康該如何飲食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所感受的壓力會不斷增加,處於亞健康狀態者亦越來越多,給大家介紹幾類有針對性的調節自身健康狀況的飲食。失眠煩躁健忘時 多吃含鈣 磷的食物。含鈣多的飲食如大豆 牛奶 包括酸奶 鮮橙 牡蠣 含磷多的如菠菜 栗子 葡萄 土豆 禽蛋類。神經敏感時 適吃蒸魚,但要加點綠葉蔬菜。吃前先躺下...

這些不良飲食習慣危害健康

不吃早餐 早餐對身體健康至關重要,不吃早餐會對身體健康造成以下影響 1.熱能不夠,直接影響學習和工作效率。2.導致人體需要的平衡膳食得不到滿足。3.中餐會多吃。長此以往,多出的脂肪逐漸堆積,會導致肥胖。4.可能引起炎症或者潰瘍病。5.不能彌補夜間喪失的水分和營養素,使血黏度增加,不利於夜間產生的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