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腦工程研究進展

2021-07-11 04:56:55 字數 1060 閱讀 9871

美國國防部高階研究計畫局

(darpa)啟動了乙個新專案,計畫開發人腦和計算機之間的介面。通過這樣的介面,人腦可以直接控制計算機,而使用者將不必再動手操作。

在一篇名為「彌合生物電子鴻溝」的博文中,darpa宣布,將開發「植入式神經介面,從而在人腦和數字世界之間提供前所未有的訊號解析度和資料傳輸

頻寬」。這樣的介面將基於大小不超過1立方厘公尺的「生物相容裝置」,「將人腦使用的生物化學語言轉換成資訊科技中使用的0和1」。這一項目的正式名稱為「神經工程系統設計」(nesd),預計將極大地促進

神經科學

方面的研究,並給某些醫療研究帶來幫助。

南加州大學

教授theodore berger宣布,在對

猴子、老鼠的實驗中,通過人造海馬體完成了

短時記憶

向長期儲存記憶「幾乎完美」的轉換,這項技術可以完成對人腦記憶的備份,並將其複製到其他人的大腦。目前該項試驗在八名癲癇患者身上已經試驗成功,berger教授甚至表示,隨著植入硬體的發展,人類的意識未來有望永存。

海馬體是人類大腦中負責將

短時記憶

向長期儲存轉換的部分,海馬體一旦受損或病變,即會使人患上

阿爾茨海默症

(老年痴呆症

)、癲癇等疾病。berger教授此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花了將近35年的

時間,企圖了解海馬體是如何將人類的短期記憶轉換成

長期記憶

以及其工作原理。在研究過程中發現,記憶其實是由一些神經在發出電子脈衝時所產生的,這也表示,可以將這些複雜的程式簡化成數學等式,放進電腦裡計算。

經過多年的努力,berger教授團隊已經成功在

猴子身上實現了腦內記憶的備份,首先對乙隻植入晶元的猴子進行訓練,讓它在30秒內選擇正確的按鈕,然後將晶元複製到另乙隻猴子腦內,第二隻猴子同樣做到了訓練後才能完成的事。berger教授表示,這種複製性在猴體的效果接近完美,而在人體正確率目前為80%,他預計未來有完善到極高精度的可能。可以肯定的是,大腦已經能夠接受晶元作為替代物或者記憶模組。

我國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和浙江大學等也開展相關腦機介面研究,主要是腦電訊號的分析和處理,以及腦電訊號控制電腦和機器,如智慧型輪椅、假肢等。

Qt個人研究進展

1 純socket通訊實現多執行緒郵件傳送,支援多個收件人和附件,通用任何平台,包括arm。2 純串列埠通訊at命令實現多執行緒簡訊收發,支援多個收件人和長簡訊,通用任何平台,包括arm。4 純串列埠通訊實現身份證識讀,可讀取身份證詳細資訊,包括頭像。5 純socket udp通訊實現ntp同步校時...

多標籤分類演算法的研究進展

在機器學習方向的相關研究中,分類問題可以被分為二分類問題 多分類問題及多標籤分類問題。二分類問題即二元分類問題,其中某個樣本只有 屬於 或 不屬於 這一類兩種情況 也可以稱之為 0 1 分類,屬於這一類即為 1 不屬於即為 0 多分類問題也可稱為多類別分類問題,即乙個樣本屬於且僅屬於多個類 一般多於...

儲存限制 超分辨光儲存研究進展

摘要 隨著大資料和人工智慧等資訊科技日新月異,各行各業對資料資訊儲存的要求與日俱增。當前,以磁控儲存技術為主的資訊儲存方式普遍存在壽命低 能耗高的缺點。與磁儲存技術相比,光學資料儲存技術具有能耗低 資料安全性高等優勢,然而其資料儲存容量受到光學衍射極限的極大制約。如何突破光學衍射極限,提公升光儲存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