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感覺》讀後感

2021-08-08 04:12:13 字數 4317 閱讀 5787

來自洪彬的分享

分享1:

beyond feelings(《超越感覺》)是講批判性思維的經典書籍,書中第四章的主題是what does it mean to know?(知道是什麼意思?)。

對於「知道」這個概念,作者說,那不僅僅意味著有了對某個問題的正確答案,還包含了領悟這個答案的過程。

「知道」往往暗示著別的意思,例如:你有能力正確表達你所知道的東西,以及你知曉你是如何到達「知道」這個層次的。

我們往往高估了我們「知道」某些事情的能力,在多數的問題上,我們處於「偽知道」的狀態。

例如,如下的陳述,你認為對嗎?

1、女人能養育好孩子,而男人不能。

2、表達憤怒能減輕其對我們的影響,並使得我們感到更加的舒服。

3、在哥倫布到達新大陸之前,本土美洲人一直是彼此和平相處,且與身處的自然環境也處於和諧的狀態。

這幾個大多數人認為正確的論斷其實都被證明是錯的。

事實上隨意測試一下我們是否真的「知道」自己一直以來「知道」的東西,就會發覺我們所謂的「知道」很多時候顯得很蒼白。

【例如,試著跟別人解釋一下什麼是「動力」、「毅力」、「學習」。】

分享2:

beyond feelings(《超越感覺》)是講批判性思維的經典書籍,書中第三章的主題是what is truth?(什麼是事實真相?)。

當中提到幾個有幾個因素會影響我們對所謂「真相」的認知:

1、別人的觀念對我們的影響。

常說seeing is believing(眼見為實),而實際上believing is seeing(所信即所見)同樣成立,後者形象的反映了乙個事實:我們所認同的觀點、現象幾乎都帶著其他人持有的觀點、信念的印記。

2、我們的感知是有缺陷的(imperfect perception)。

例如,當我們帶著情緒去認知某個觀點時,往往就會失偏頗。

3、我們的記憶是有缺陷的(imperfect memory)。

當我們忘記某些細節而日後試圖回想時,我們通常會借助我們的想象力,以我們的期望、習慣思維去填補那些「空白」。

4、我們所接收的資訊可能本身就是不完整,甚至是錯的。

5、因為缺乏正確的思維能力,我們會產生一些錯誤的想法,例如:「每個人都能建立屬於他們自己的認知事物的真相」。

對待事實真相的合理態度是:我們得去發現、揭露真相,而不是去創造真相。

分享3:

beyond feelings(《超越感覺》)裡面講到一點,乙個人的早期經歷對其影響是非常深刻的,會影響他們對自己以及別人的基本看法。

小孩子一般會存在如下四種看待自己或他人的方式:

1.i'm not ok-you're ok.

2.i'm not ok-you're not ok.

3.i'm ok-you're not ok.

4.i'm ok-you're ok.

分享4:

beyond feelings(《超越感覺》)是講批判性思維的經典書籍,書中第三章的主題是what is truth?(什麼是事實真相?)。

當中提到在探索事實真相時,其中乙個最大的挑戰是在因果關係的判斷上,典型的錯誤如下:

1、在本身沒有因果關係的事實上扯出了因果關係;

2、僅僅看到了簡單的、明顯的因果關係,而忽視了更複雜、微妙的其他關係;

3、認為因果關係僅存在於物質上的現象(如:力產生了運動),而無法存在於人類的事務上。

為了避免這些錯誤,需要理解如下四個事實:

1、事件a先於事件b發生,但不意味著a導致了b。

(例如,你今天表現不好被老師罵,然後剛好你當天的測驗老師判了低分,你就下了個結論:一定是因為我被老師罵,所以測驗得了低分)

2、因果關係不僅僅存在於物質現實中,在非物質的人類事務中同樣存在因果關係。

要清楚的理解這一點,其實得明白因果關係(causation)這個詞本身從定義上所給定的範圍就包含了科學及人類事務兩個領域。

牛津字典對causation的定義:

"that which produce an event; 

that which gives rise to any action, phenomenon, or condition."

其中兩個動詞,produce(產生)跟give rise to(引起、促發)就分別對應了兩個領域。

所以,」因果關係(causation)「這個詞可以理解為是:

"the phenomenon of one thing influencing the occurrence of another.(某一件事影響了另一件事發生的現象)"

換句話說,我們說兩個事情(例如a和b)存在因果關係時,不意味著a」產生了「b,而有可能是a」invites(誘使)「/」encourages(促進、助長了)「/"inspires(引起了)"b。

(如:20世紀初期人們認為智商是天生的這樣乙個觀念促使教育家得出了結論:思維是無法被教的,所以把教學的關注點轉向了死記硬背以及開展職業教育。)

3、因為人們有自由意志,所以對人類事務中」因果關係「中的結果**變得比較難(通常會跟其他的結果混淆在一起)。

4、因果關係通常是很複雜的。

分享5:

beyond feelings(《超越感覺》)是講批判性思維的經典書籍,書中第二章的主題是what is critical thinking?(什麼是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者的特點:

1、擅長提出恰當的問題;

2、能控制自己的思維活動。

批判性思維者跟非批判性思維者的區別:

1、前者能誠實地對待自己,敢於承認自己所不知道的東西,能認識到自己的侷限性,能警惕自己的錯誤;

後者假裝自己懂得很多,忽視他們的侷限性,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的觀點是沒有錯誤的。

2、前者把難題和爭議性的事件當成是很有意思的挑戰性活動;

後者則把其當成是麻煩事,或者是對自己ego的威脅。

3、前者力求理解自己原來所不知道的事物,保持好奇心,對複雜的事項或因素持有耐心,時刻準備著投入時間解決困惑;

後者則對複雜的事物缺乏耐心,寧願繼續困惑,也不求理解。

4、對於評判,前者基於足夠的證據而不是個人的偏好;後者基於自己的第一印象以及內心的本能反應。

5、前者對於別人的想法充滿興趣,願意去專注地聆聽、解讀他人的想法;

後者不願意關注他人的想法,更多充滿著自己的想法,面對分歧,他們往往會想「我該怎麼去反駁它?」

6、前者認識到極端的觀點往往是不對的,所以他們會盡力避免,他們會練習著保持公正的、不偏不倚的態度;

後者會忽略平衡這個事情,更多會偏好那些能支援自己既定觀點的意見。

7、前者會練習著去克制、控制自己的感覺,而不是受制於感覺,他們會三思而後行;

後者更多是跟隨自己的感覺形式,而且往往會衝動的行動。

分享6:

beyond feelings(《超越感覺》)是講批判性思維的書,書中第一章的主題是who are you?(你是誰?)。

「你是誰」的問題除了常規意義上的回答,更大意義上講,這個世界有很多因素會影響我們的角色認知:

1、時間和地點的影響。(例如:古代的人跟現代人,東方人、西方人飲食習慣的不同)

2、想法、概念的影響。(例如「人的智商是天生的」這樣乙個論斷直接影響了不同人群行為上的不同,甚至影響了某些國家立法者的政策制定。)

3、大眾文化的影響。(電視、網路等。)

4、「操縱」的影響。(例如廣告對我們的影響,包括操縱我們的記憶從而影響我們的行為。)

5、心理學的影響。

人之所以具有個體的獨特性,始於這樣的認知:我們不可能逃脫別人以及環境對我們的影響。

分享7:

beyond feelings(《超越感覺》)是講批判性思維的經典書籍,書中第六章的主題是what is evidence?(什麼是證據?)。

作者在當中提到,

表達觀點(opinion)是告訴別人我們怎麼看待某個事情;

而呈現證據則是向別人展示我們所持有的觀點是講得通的。

人們總是很喜歡表達自己的觀點,但卻總會忘記他們這些觀點的形成過程,這就類似學生會記得他們某一門課程的最終成績,但多數會忘記掉獲得這個最終成績之前的那些測驗或作業的成績。

另外,人們持有的很多觀點其實其本身是沒有任何依據的,只是單純從熟悉的人或**的言論所借過來的。

需要承認的一點是,當我們被要求提供證據支援我們的觀點時,我們往往拿出來的說辭是經不起推敲的。我們總會安慰自己說:不是我不知道,只是我暫時還想不出來而已。

批判性思維者總要經受這種自欺欺人想法的**,但他們往往已經認識到了抵禦這種**的價值;再者,他們也形成了一種習慣,就是在形成觀點之前,他們會盡可能地核查支撐觀點背後的證據的質與量;另外,他們在表達出觀點之前,也會再回顧一下那些證據。表面上這個過程他們花了很多的看似多餘的時間,但是他們會保有一種自信:他們切實地知道自己在談論什麼。

讀書不能落下,《自卑與超越》 讀後感

最近學ccie學的有點過度,腦袋裝不下這麼多知識。但是就像趙sir說的,每個人都會經歷這一段,挺過去就好了。而我呢,哈哈哈,壓力太多了,這種程度還不夠沒我會多記筆記,記下來學的東西,然後回去找時間看著錄屏和筆記慢慢啃,自學,找到自己的學習方式,找到自己的思維。技術知識等我慢慢弄明白在慢慢分享,先分享...

《監控》讀後感

監控 讀後感 監控 更合適被定義為一本偵探 它非常引人入勝地描述了幾起錯綜複雜的案件,描寫得棒極了,以致我夜以繼日地讀完了它,為的是找到事情的真相。它使用了倒序的方式,一開始,作者就用不安的口氣說道 到現在為止,我都無法從那些恐怖中掙脫開來。呵呵,到底是什麼事情呢,這麼勾人?很難為情,但我不得不說,...

《觀止》讀後感

對於 觀止 一書中我的解讀 這個是描述微軟當年nt開發專案組的人和事的,可以當作一種專案管理實戰來看,相當精彩.看微軟高層 找到正確的人,給予充分的信任和自由.看nt團隊內 追求技術,全身心的投入技術.讀到的內容 1.在目標一致 甚至是人生目標 的情況下,充分放權,讓每個成員發揮主觀能動性.2.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