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論 是否一定要做規模估計?

2021-08-24 22:12:58 字數 839 閱讀 3560

舉個例子:

2009

年1月1日

,張三站在你面前,讓你估計體重,你已知的確切資訊是:張三是男士。根據你面前張三的形象,你估計其身高約在1公尺七五,看上去張三有點胖,比較結實,因此你估計張三的體重為75公斤。估計體重是你的目標,在估體重之前,實際上你先估計了張三的身高、胖瘦程度、結實程度。

2009

年2月1日

,你又見到了張三,讓你再次估計體重,同樣你已知的確切資訊是:張三是男士。根據你面前張三的形象,你估計其身高約在1公尺七三,看上去張三有點胖,比較結實,因此你估計張三的體重為70公斤。如果我告訴你,同樣乙個張三在1月1日的時候你估計張三是75公斤重,你可能納悶,為什麼同樣乙個人,估計的結果差了5公斤了,難道這1個月裡張三在**嗎?

如果你記錄了1月1日估計的中間結果以及2月1日估計的中間結果,你就可以比較一下,看究竟為什麼存在估計的差異了。如果沒有記錄中間結果,那就很難靠腦袋想起來為什麼時隔1個月估計的結果有顯著差別了。

以上的道理同樣適合於工作量、成本、進度的估計。為什麼你會估計某個任務的工作量是10人天呢?因為你認為這個任務比較複雜、輸出比較多,所以需要10人天,「複雜、輸出多」是這個任務的屬性,你估計了,記錄下來,作為估計工作量的基礎,這就滿足了cmmi pp pa sp1.2的要求。

如果不估規模,直接工作量是否可以呢?可以,但是你是怎麼估計出來的工作量呢?在你腦袋裡難道不是先考慮了任務的規模或者複雜程度或者其他屬性才去估計工作量嗎?為什麼在你腦袋裡自然而然地先去估計其他屬性呢?因為那些屬性是基本穩定的,我們可以用穩定的因子去估算變化的因子。萬變不離其宗,把握本質。

在腦袋裡估計了穩定的因子,而沒有記錄下來,只是記錄了估計的最終結果:工作量,是否可以呢?可以,那是敏捷的方法。

一定要做有用功

一次又一次的經歷那種感覺自己很多都沒掌握,不斷焦躁擔憂的感覺。通過一定的睡眠和放鬆,這種症狀會有所減輕。感到焦躁,很明顯以一種很不經濟的反應,does it help?一定要逐漸養成做最小功的,思維習慣。簡單的模式,就是問自己,問題是什麼,目前最好的解決辦法是什麼?當然,擔憂和焦躁,既然存在,必然有...

慘痛教訓 一定要做CHECKSUM

最近要為自己的台式裝feisty,於是去官網上下了704 desktop am64版,下完之後也沒細想,刻盤,光碟能自動啟動,於是直接關機進入安裝介面,但是到了那卻老顯示 invalid or corrupt kernel image 實在讓人百思不解。上網查了一整天,看大多數人說是刻壞了,於是用最...

Ubuntu 裝好後,一定要做的事情

sudo dpkg i wineqq2013 20131120 longene.deb 64位系統還需要執行以下命令 sudo apt get install ia32 libs ps 個人還是建議裝個xp 的虛擬機器什麼的都比裝這玩意強 2 sudo gedit etc apt sources.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