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茶篇 潮州工夫茶 通古今之變

2021-08-25 10:29:53 字數 3478 閱讀 9390

中國茶道形成於盛唐,《茶經》總其大成,簡稱「茶經法」。「茶經法」詳載茶藝,包括選茶、炙茶、碾末、取火、選水、煮茶、酌茶、傳飲八個程式,組成了「茶藝」的核心內容。

清代俞蛟《夢廠雜著.工夫茶》指出:「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諸陸羽《茶經》,而器具更為精緻」。俞說可謂一語中的。潮州工夫茶藝程式,一般為選茶、選水、活炎、烹茶、品茶。

通過比較,我們可以了解到:從選茶、取火、選水、煮茶程式,以至茶具的應用,潮州工夫茶法與《茶經》煎茶法之間的區別是客觀存在的。舉其要者,潮州工夫茶法改餅茶為葉茶,改煎都為沖泡,並由此而生出茶具使用的差異,這是時代發展之必然。但我們絕不應忽視如下的史實;自唐迄今,已經歷了五個朝代幾千年的歷史。在這期間,由於文化上的「遺傳傳遞力」作用,使潮州工夫茶能夠儲存固有文化的精華。所以就其總體邏輯程式而言,潮州工夫茶法與陸羽煎茶茶法有著本質上的類同。傳承關係顯之又顯,完全證實了俞蛟「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諸陸羽《茶經》,而器具更為精緻」說法的正確。

通過比較,我們有理由認為:陸羽的「煎茶法」,其實就是「中國工夫茶」之權輿。換句話說,中國工夫茶藝,早在盛唐之時便已正式形成,它是中國茶道的載體唐代之工夫茶藝中心區在長安。

宋人的飲茶法稱「

鬥茶」或「點茶」,重在比試茶湯質量。陸羽煎茶法中,強調酌茶時要讓舀到碗裡的「華」(即「沫餑」)均勻,鬥茶法作了創造性的發展,演繹而成鬥「華」。宋人飲茶,改鍋中熬茶為盞中點茶,開了「撮泡」之先河。

有關宋代鬥茶法,蔡襄《茶錄》所述,可作代表。由《茶錄》所述,可以歸納出鬥茶要素有五:一是茶葉選擇,二是器具選用,三是注意水品,四是重視火候,五是強調注水比例。所謂「鬥茶法」,實乃唐代煎茶法之發展,是唐代茶藝在更新中的向前延伸。

元人飲茶,最令世人矚目的變化是不再將茶趺碾末使用,而是煎煮茶趺。楊維楨《煮茶夢記》載:「命小芸童汲白蓮泉,燃槁湘竹,授以凌霄茶芽為飲供」。這是乙個例項,但如何「為飲供」?則沒有說具體。忽思慧《飲膳正要.第二卷》「清茶」條正好作了補充:「先用水滾過,濾淨,下茶牙,少時煎成。」「為飲供」之法,乃是將茶葉直接投入水中煎煮。而對水的處理,則比宋人更為講究;先將水煮沸,過濾去雜質,再放入茶趺煎煮.可見元人品茶,更加重視選水。元人飲茶最重要的貢獻是改末茶為葉茶。葉茶煮飲,更貼近於後代人的「撮泡」法。宋、元飲茶,可視為中國工夫茶的發展時期,同屬唐代茶藝在更新中的向前延伸。宋元之工夫茶藝中心區在河、洛。

明人茶藝,臻於完善,出現了中國工夫茶之鼎盛時期。茲就許次紓《茶疏》、屠隆《考盤餘事》、顧元慶《茶譜》、高濂《遵生八箋》、週高起《陽羡茗壺系》所載,綜合明人品飲程式於下:(一)選茶;(二)擇水;(三)養水;(四)活火;(五)烹茶;(六)品茶。從明人茶藝綜述中,我們清楚地看到:明人已經將茶藝推進到盡善盡美的階段,並形成中國工夫茶之鼎盛期。此一時期,工夫茶藝中心區已遷移至江、浙。

唐、宋皆用餅茶碾末,宋人則改鍋煮為點盞。元人採用葉茶,卻恢復了鍋煮舊習。明人的革新則是葉茶沖泡,兼善了宋、元的優勢而獨創「撮泡」的妙法。誠如週高起《陽羡茗壺系》所雲:「茶至明代,不復碾悄和香藥製團餅,此已遠過古人」。又雲:「壺供真茶,正在新泉活火,旋瀹旋啜,以盡色聲香味之蘊。」

潮州地區的飲茶歷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潮州八賢之一的張夔,是政和七年(1117)進士,他的《和徐璋送舉人韻》詩中有句:「燕闌歡伯呼酪奴,鸞旌鳳吹光寒儒。」(見《潮州三陽圖誌輯稿.卷之四.藝文志》)。酪奴是茶的別稱,這句詩說的是酒宴之後進茶助興。

至明代,潮州飲茶已漸次成風,並較多見諸文字記載。正統年間,潮陽教諭周泰《治平寺》詩云:「僧童煮茗燒紅葉,遊客題詩掃綠苔」(載順治《潮州府志.卷十一》)。嘉靖十一年(2023年)狀元林大欽《齋夜詩》(載《東莆先生文集.第五卷》)雲:「掃葉烹茶坐復行,孤吟照月又三更。城中車馬如流水,不及秋齋***」。嘉靖《重刻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詩詞北曲勾欄荔鏡記》《梳妝意懶》出有句:「安排掃厝點茶湯」,《閨房尋女》出有句「不見益春點茶湯」,萬曆《重補摘錦潮調金花女大全》《借銀往京》出有句:「討茶來食」。

有明一代,潮州地區飲茶顯然較前朝普遍,卻尚未成風。萬曆《潮中雜記.卷十二》載:「潮俗不甚用茶。故茶之佳者不至潮」。足見飲茶之事,尚不能引起文人學士的重視,遂致飲茶細節未詳。至於飲茶專著,則付闕如。但作為工夫茶之「外圍」區域,出現這種情況是合乎事物發展規律的。大凡文化輻射,者是通過人口遷移、商貿、宗教文化交流、戰爭等諸因素來實現其瀰漫與擴散的,且程序循序而緩慢。如前所述,明代永樂年間,京都北遷,江浙地區便潛伏著工夫茶中心區轉移的危機。作為「外圍」地區的潮州,在接受較長時期的輻射、整合作用之後,卻是以此為契機,逐漸積聚著取而代之的勢能。工夫茶文化中心區正呈現「接力棒式」的轉移。

至清代,「工夫」與烹茶方法聯袂,稱「工夫茶」。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清代俞蛟《潮嘉風月記.工夫茶》,全文照錄:「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諸陸羽《茶經》,而器具更為精緻。爐形如截筒,高約一尺二三寸,以細白泥為之。壺出宜興窯者最佳,圓體扁腹,努咀曲柄,大者可受斗公升許。杯盤則花瓷居多,內外寫山水人物,極工致,類非近代物,然無款識,制自何年,不能考也。爐及壺盤各一,唯杯之數,則視客之多寡。杯小而盤如滿月。此外尚有瓦鐺、棕墊、紙扇、竹夾,制皆樸雅。壺盤與杯舊而佳者,貴如拱璧,尋常舟中不易得也。先將泉水貯鐺,用細炭煎至初沸,投閩茶於壺內衝之,蓋定,復遍澆其上,然後斟而呷之,氣味芳烈,較嚼梅花更為清絕,非拇戰轟飲者得領其風味。余見萬花主人,於程江月兒舟中題《吃茶詩》雲:「宴罷歸來月滿闌,褪衣獨坐興闌珊。左家嬌女風流甚,為我除煩煮鳳團。小鼎繁聲逗泉響,逢窗夜靜話聯蟬。一杯細啜清於雪,不羨蒙山活火煎。」蜀茶久不至矣。今舟中所尚都惟武夷,極佳者每斤白鏹二枚。六篷船中食用之奢,可想見焉。」

以上錄俞蛟論「工夫茶」全文。而加說明者,前此有成書於雍正十二年(2023年)之陸廷燦《續茶經》,其卷下「茶之出」引《隨見錄》有云:武夷茶「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陸文之「工夫茶」乃指茶種,因製工精細得名,並非品飲藝術。故專指茶藝之「工夫茶」,仍以俞文為首見。

俞文對潮州工夫茶的記述,與今之流行程式幾近一致;可見至遲在乾隆年間,潮州地區的工夫茶沖泡方法業已形成規範,發揮了為研究者們提供一種理論和方法的信念的作用。可知清代中期以後,工夫茶藝中心區已遷移至潮州地區。

綜上所述,中國(潮州)工夫茶發展的歷史,按沖泡法劃界,大體可分煎茶法(唐)、鬥茶法(宋)、散茶法(元以後)三個主要階段;按中心區劃界,大全可分長安工夫茶(唐)、河、洛工夫茶(宋)、江浙(或稱蘇、杭)工夫茶(明)、閩、粵工夫茶(明末清初)、清州工夫茶(清中期以後)五個主要階段。

通過對中國工夫茶原流的爬梳,可以發現幾個非常有趣的歷史現象:

其一,早在唐代形成的中國工夫茶,有「工夫茶」之實,卻長期未能得到正名,竟然出現了一千多年的「有實無名」的尷尬局面,甚而至於被誤認為「失傳」!令人深思。

其二,中國政治中心的變化,牽動了經濟中心之遷移,工夫茶文化也呈現「中心遷移」現象,顯示出由北而南的運動軌跡,最後在潮州地區這個相對「隔絕」的有利生態環境中「定居」。

其三,潮州工夫茶實質上已成了中國工夫茶的最古老型種遺存,稱之為古代工夫茶的「活化石」也無不可。然而它卻長時間被誤認為是區域性地區的民俗文化,人們忽視了「遺傳基因」的原始性質,使其遭到長期不得正名的厄運。

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所謂「中國茶道」、「中國工夫茶」、「潮州工夫茶」,實質上是三位一體的,其價值取向,當於成形時就已潛存或實存於現產文化和生活方式之中,只不過是未經梳理和發揮成為系統而已。所以說,目前流行的潮州工夫茶藝,正是《茶經》工夫茶藝的延伸,正是《茶經》工夫茶藝經歷了千餘年不斷積累、不斷揚棄、不斷發展過程而獲倖存的珍稀茶事物化成果,正是現代中國茶道之源。

功夫茶篇 潮州工夫茶 通古今之變

中國茶道形成於盛唐,茶經 總其大成,簡稱 茶經法 茶經法 詳載茶藝,包括選茶 炙茶 碾末 取火 選水 煮茶 酌茶 傳飲八個程式,組成了 茶藝 的核心內容。清代俞蛟 夢廠雜著.工夫茶 指出 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諸陸羽 茶經 而器具更為精緻 俞說可謂一語中的。潮州工夫茶藝程式,一般為選茶 選水 活炎 烹...

功夫茶篇 潮州工夫茶 通古今之變

中國茶道形成於盛唐,茶經 總其大成,簡稱 茶經法 茶經法 詳載茶藝,包括選茶 炙茶 碾末 取火 選水 煮茶 酌茶 傳飲八個程式,組成了 茶藝 的核心內容。清代俞蛟 夢廠雜著.工夫茶 指出 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諸陸羽 茶經 而器具更為精緻 俞說可謂一語中的。潮州工夫茶藝程式,一般為選茶 選水 活炎 烹...

功夫茶篇 潮州工夫茶 究天人之際

周易.繫辭下 載 易 之為書也,廣大悉備 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何謂 道 周易.繫辭上 曰 一陰一陽之謂道 說的是陽剛陰柔的變化法則。這就是 易 道,它闡明天道 地道 人道的發展規律,啟發人們效法宇宙精神,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易 道之理,本由抽象而綽中實指,兼備了規範與實用兩個方面的功能。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