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茶篇 潮州工夫茶 究天人之際

2021-08-25 10:29:53 字數 3105 閱讀 7635

《周易.繫辭下》載:「《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何謂「道」?《周易.繫辭上》曰:「一陰一陽之謂道」,說的是陽剛陰柔的變化法則。這就是《易》道,它闡明天道、地道、人道的發展規律,啟發人們效法宇宙精神,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易》道之理,本由抽象而綽中實指,兼備了規範與實用兩個方面的功能。馮天瑜《中華元典精神》稱《易》為中華文化之「元典」。

陸羽的《茶經》,正是一部屬於」中國茶道元典「之書,它構成中國茶道原創性精神支柱。直到現代,這種元典精神通過今人的創造性轉換,仍然生機央然地地提供指向未來、溝通世界的啟示與靈感。是知《茶經》反映出來的茶道之理,正以潮州工夫茶為載體,挈握虛實兩端,晉合中道之規,由實指而假寓抽象,同樣兼備了規範與實用兩個方面的功能。

1、潮州工夫茶的美學思想基礎是「天人合一」

大自然變化規律的存在已無庸贅述。中國(潮州)工夫茶

道正是大自然人化的載體。我們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了茶道藝術形式的規範化、程式化,就決不會有茶道之美。

翁輝東著《工夫茶》,不分卷,有自序,概說;茶之本質;取水;活火;茶具(依次詳說茶壺、蓋甌、茶杯、茶洗、茶盤、茶墊、水瓶、水缽、龍缸、紅泥火爐、砂銚、羽扇、銅箸、錫罐、茶巾、竹箸、茶桌、茶擔);烹法(依次論述治器、納茶、候湯、衝點、刮沫、淋罐、燙杯、灑茶、品茶)等。記述細緻,眉目清晰。

2、潮州工夫茶規範之美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

《周易.繫辭》由封象的變化總結出「立象以盡意」的思想,強調了規範之美。人體本身就是「規範」之美的典型:其結構之穩定,讓觀者一眼便可辨清人或動物。人體規範之美即生命美,它是天生自然的,它契合了天道自然。人體的這種「存在」,制約著人的生存意識,「道」就是諸多生存意識的綜合體現。因此,世「道」都在力求最大限度地調節、利用自然力以為生命之美服務。形成於唐代的中國茶道,究其實質,便是生命之美的一種延伸。中國(潮州)工夫茶

道之「七義一心」便是中國茶道的規範之美,是「立七義一心以盡道」。天道動,茶道也動。人類對和諧美好生活的追求絕不停息,因而個體內在心靈向自然復歸之求善願望也永無止境。「立象以心意」的延展,必定是「忘象以盡意」。那麼,「立七義一心以盡道」,終極當為「忘七義一心以盡道」,這才算中國(潮州)工夫茶

道的「和」之最高境界。彼時,茶道美與生命融為一體,茶道規範變成行為規範,達於「百姓日用而不知」(《周易.繫辭上》)之境界。此處所謂的「不知」,意指茶道踐履,處處契合自然,沒有勉強,恰在此時似先天本能的流露。這種「行為自然」與「天道自然」的貫通一致,實乃最高境界的「天人合一」,即最高境界之「和」,它是由鼎盛國勢的活力孕育出來的具備中國早期恢閎氣概之「和」。那才是中國(潮州)工夫茶

道的真、善、美。

四、潮州工夫茶:昇華了的全人類都能意會之世界語

《周易.幹.彖》載:「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萬國咸寧」。反映出《周易》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核心思想,是「炎黃子孫的幸福論」(鄧球柏語)。這是《易》理,若要概括出中國茶道的《道》理,正可借用之:「茶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萬國咸寧。」這幾句話,觀照出茶道乃保持高度一致人事以明天道的內涵,是「天道」的圓形回證,屬「幸福論」轉化而成的行為領域。

中國(潮州)工夫茶

道乃「人道」之載體,顯示了「系善成生,讀德大業」的人道原則,「各正性命,保合太和」的凝聚力,積德行善的未來意識,它既具備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個性」,又不乏類似全人類所共同嚮往的「共性」。中國(潮州)工夫茶

道,實質上已昇華為一種全新的、全人類都能意會、理解、破譯的語言。中國(潮州)工夫茶

道輻射之所及,已漸次形成獨特而又統一的文化意識體系----茶文化。

《禮記.禮運第九》雲:「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未來之世界文化,必然是東西文化交融協調的未來文化。而中國(潮州)工夫茶

道正是建構世界未來文化之催化劉,也是建構世界未來文化之超前意識天使。

五、為「工夫茶」正名

「工夫茶」與「功夫茶」混稱的情況,時下十分流行。其實,「工夫茶」不能稱「功夫茶」。故特為之作文正名。

1、「工」、「功」有別

工,《說文解字》去:「工,巧飾也,象人有規矩也。」徐鍇注曰:「為巧必遵規矩、法度,然後為工。」段玉裁注曰:「凡善其事曰工。」

功,《說文解字》去:「功,以勞定國也,」《爾雅》雲:「績、勳:功也。」

上述引文,說明了「工」、「功」的原始意義,區別一目了然,不可混用,如《論語》「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句,「工」絕不能代之以「功」。

2、「工夫」、「功夫」有別

「工夫」、「功夫」雖不乏通用例項,但其區別仍然存在。混用必致概念不清晰。

宋明理學家將「工夫」作為哲學範疇來使用,如《朱子語類.卷六九》去:「謹信存誠是裡面工夫,無跡。」朱熹尚有「窮理工夫」、「涵養工夫」說。王陽明《答友人問》雲:「知行原是兩個字說乙個工夫,這乙個工夫,須著此兩個字,方說得完全無弊病。」黃綰《明道篇.卷一》去:「以致知示工夫,以格物示功效」;錢德洪《論學書》去:「見在工夫,......此即行著司察、實地格物之功也」(請注意黃、錢話中「工」、「功」聯用的差別)。可見「工夫」範疇是對主體整個現實活動的哲學概括,顯示更深家積功累行,涵蓄存養心性之修養工夫。此類「工夫」,絕不能代之以「功夫」。

以表現武打為主的故事片稱為「功夫片」。此處的「功夫」特指武術,絕不可代之以「工夫」。

3、「工夫茶」、「功夫茶」有別

專指品飲之「工夫茶」的最早文字記載,見於清代俞蛟《夢廠雜著.工夫茶》。其後寄泉《蝶階外史》、徐珂《清稗類鈔》等文獻資料,多稱「工夫茶」。

清中期以後,「工夫茶」作為型種遺存,流行於潮州及其周邊地區。而潮州地區的傳統叫法是「工夫茶」。按潮州聲韻分部,「工」屬「江」韻,「功」屬忠韻。

潮州工夫茶、中國

工夫茶、中國茶道,實質上是三位一體。因而就潮州工夫茶

的「本體」(即存在的原始本質意義、規律、法則)而論,其存在具有普遍的哲學意義。借用王陽明的話說,「合得本體是工夫,做得工夫是本體」(《傳習錄》)。「工夫」即「本體」。這意味著哲學的玄思離現實生活越近,其生命力也越強。

孔子雲:名不正則言不順。有覽於上述的文字原義追溯,最早的文獻記載,流行地區的傳統叫法,潮州聲韻的分部參照,工夫茶的突出特點,「工夫」即「本體」的哲學思考:我們應該還「潮州工夫茶」以正名,放棄容易發生歧義,缺乏概括能力的「功夫茶」稱謂。

木魚石工夫茶壺:

木魚石是天然稀有珍品,儲量有限,從《本草綱目》到現代科學均證明其奇特功效,對水具有保鮮、礦化、消毒等作用,並具有防癌,抗衰老,防止高血壓和動脈硬化、降低血脂和膽固醇,增強免疫力,補充微量元素等神奇功效,是居家、辦公保健使用及商務交流、饋贈親友之不可多得的上乘佳品。

功夫茶篇 潮州工夫茶 究天人之際

周易.繫辭下 載 易 之為書也,廣大悉備 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何謂 道 周易.繫辭上 曰 一陰一陽之謂道 說的是陽剛陰柔的變化法則。這就是 易 道,它闡明天道 地道 人道的發展規律,啟發人們效法宇宙精神,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易 道之理,本由抽象而綽中實指,兼備了規範與實用兩個方面的功能。馮...

功夫茶篇 潮州工夫茶 通古今之變

中國茶道形成於盛唐,茶經 總其大成,簡稱 茶經法 茶經法 詳載茶藝,包括選茶 炙茶 碾末 取火 選水 煮茶 酌茶 傳飲八個程式,組成了 茶藝 的核心內容。清代俞蛟 夢廠雜著.工夫茶 指出 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諸陸羽 茶經 而器具更為精緻 俞說可謂一語中的。潮州工夫茶藝程式,一般為選茶 選水 活炎 烹...

功夫茶篇 潮州工夫茶 通古今之變

中國茶道形成於盛唐,茶經 總其大成,簡稱 茶經法 茶經法 詳載茶藝,包括選茶 炙茶 碾末 取火 選水 煮茶 酌茶 傳飲八個程式,組成了 茶藝 的核心內容。清代俞蛟 夢廠雜著.工夫茶 指出 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諸陸羽 茶經 而器具更為精緻 俞說可謂一語中的。潮州工夫茶藝程式,一般為選茶 選水 活炎 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