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知心與攀緣心

2021-08-28 06:26:03 字數 1511 閱讀 8048

頂禮法師

請教法師:這覺知的心跟到處攀緣的心,有什麼區別?是同乙個還是不同的?

**:……那個覺知心跟攀緣心肯定是不一樣的。按照我在禪修當中的體驗,這個覺知在我們每乙個人當中一直都在的,只是我們這個覺知都在沉睡當中,沒有把他喚醒。他是不動的,但是如果你能夠把他喚醒的話,他能夠在這個不動(它一直在保持不動的狀態)當中看我們這個身體看我們這個心。而這個攀緣心只是我們的意識我們的心識。在緣取物件的這個心識,它是一直不停在動的,生滅的。

所有一切境界生起的時候,心是其中的乙個因素。但是這個覺知,當我們的心不起的時候,覺知的心是明明了了清清楚楚,就在那裡,他是不動的。心可以滅,但覺知他一直在,並且不動。其實楞嚴經一直在努力的描述那個覺知狀態,靈明不昧呀。

我這次回去,在火車的侯車廳裡我發現了:所有人在玩手機,那個時候他是專注,修定、修專注。但是他那個時候他的覺知是睡眠的,雖然他的心在分別這個手機的內容,但是他覺知在那個時候是沉睡的。你觀察:當你的覺知生起來的時候,你的身體、行為,所有一切,你都清清楚楚的,一切在動。但是那個覺知它就在那裡,不動。

問:**比喻覺知心在沉睡與喚醒。那覺知心是如何被喚醒?(是否跟五遍行中的作意有關?)喚醒後它怎麼又會睡著了?怎麼讓它一直醒著?

有段時間我就一直在觀察這個覺知心它是怎麼沒的,怎麼讓位給散亂心了?可是攀緣心太強大了,沒一會心就跑到天南地北,連這一念心也都給忘記了

**:松靜覺明:覺知培養到足夠有力時就是明,此明即是無明的對治法,如光明與黑暗的關係,有明即無暗,有暗即無明……明是顯現之法,不是生起之法……這個你必須實踐體證,一落入文字語言和思維分別則肯定不是。

深藍天空一直都在那,我們不見,雲遮而已。

其實楞嚴經他一直談這個問題,如果實修到一定時候你再讀楞嚴經就會讀懂的。它就是本覺啊,我們本有的光明,我們的覺知心它一直在。但我們現在都處在乙個分別妄想系統當中運轉,習慣了之後,都沒有在另外那個覺明的系統當中任轉。所以我們現在第乙個是要知道我們有覺,那個覺知一直在那。首先我們確認、肯定、相信有覺。第二我們努力試圖讓我們的心慢慢的試著去覺知(相似覺知),我們慢慢的去用。用到一定時候覺知真正的生起來的時候,自然的,他就是那個無明的對治法。這個無明跟他是不可能同時存在的。這其實也是我們修行當中乙個很重要很重要的卡口,這個卡口通了,你就知道這個佛經講的什麼東西了。

必須借助強有力的定心

問:還有另外乙個問題。在日常中,我能覺知到一念之中的貪嗔痴,常常是心中有覺,行為卻還是照舊運轉。這個該怎麼處理?

**:你這個念頭只要保持覺知就可以。當時清楚的知道起的每乙個念頭,這每個念頭都是你心性的真實的流露。你只是保持覺知就可以(結束)。你不管這個念頭是貪嗔痴或是善心,只是保留你這個念頭的清醒覺知。千萬不要去愛它、排斥它,只要你一進入(貪嗔痴)心運作系統當中,你就是在培養他。我們只是需要接受它、隔離它就行了。

心如明鏡,但只照物,境自來去,切莫參與,見怪不怪,其怪自敗。

問:念頭上保持覺知不參與,行為上呢?比如起嗔恨心時,接下去罵不罵人呢?就是起心動念到行動這個過程,怎麼辦呢?在罵人的過程中也保持覺知,這會是以後隨意罵人藉口嗎?

**:無明緣生行,明則無行,行則必無明

知心朋友與死黨

知心朋友 1.最好的朋友,決不能出賣,能與他們出生入死,有福同享,有難大家一起當。當你有傷心事時,第乙個就像和他們分擔。在他們面前,你最自然。2.之間都沒有秘密,彼此都知道最深處的心事,不用說出來也能知道大家在想什麼,永遠都有說不完的話題。3.會時不時拿起 打給他們,就只因為無聊。4.若鬧意見,你們...

覺真長老 自心一變,境界大開。

人生會經受許多折磨 有來自對面的,有來自背後的,有來自仇者 怨者,也有來自親人,來自你最信賴的人,還有來自素不相識 也素不相干的人。總之,說不清 道不明的折磨,的確不少。請別害怕折磨。沒有折磨,人不會走向理性 沒有折磨,人不會走向成熟。當然,更不會走向成功。只有經過折磨,不拒絕折磨,能忍受折磨,人才...

鏡子與窗子(摘自Chamate 心與心的互動)

有乙個生性吝嗇的富翁,總覺得生活缺少了點什麼,於是專程區請教禪師說 我有那麼多錢,要什麼有什麼,為什麼還是覺得不快樂呢?禪師請他站在窗子前面,問他看到了什麼?富翁回答 我看到了路上匆忙來往的人群。禪師又請他站到鏡子前面,再問他看到了什麼?富翁不解地回答說 看到我自己。禪師說 窗子是玻璃的,鏡子也是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