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架構師學習筆記 系統開發基礎知識(一)

2021-09-10 09:42:55 字數 1126 閱讀 9429

目錄

軟體開發方法

軟體開發模型

淨室方法:淨室軟體工程(淨室方法)是軟體開發的一種形式化方法,它可以生成高質量的軟體。

淨室方法主要使用三種盒型別:

1. 黑盒:刻劃系統或系統的某部分的行為;

2. 狀態盒:以類似於物件的方式封裝狀態資料和服務(操作);

3. 清晰盒:在清晰盒中定義狀態盒所蘊含的變遷功能;

結構化方法:結構化方法屬於自頂向下的開發方法,其基本思想是「自頂向下,逐步求精」;

結構化方法的缺點:開發周期長、早期的結構化方法注重系統功能,兼顧資料結構方面不多、結構化程度較低的系統,在開發初期難於鎖定功能要求。

物件導向方法:主要使用uml建模語言;

原型法:指在獲取一組基本的需求定義後,利用高階軟體工具視覺化的開發環境,快速地建立乙個目標系統的最初版本,並把它交給使用者試用、補充和修改,再進行新的版本開發;

瀑布模型:軟體計畫、需求分析、軟體設計、程式編碼、軟體測試、執行維護;

缺點:不適應使用者需求的變化,並且在需求分析階段不可能完全獲取。瀑布模型適用於需求明確或很少變更的專案;

演化模型:根據使用者的基本需求,通過快速分析構造出乙個初始可執行版本(原型);演化模型特別適用於對軟體需求缺乏準確認識的情況。

缺點:如果缺乏嚴格的過程管理,這個生命週期模型可能退化為一種原始的無計畫的「試-錯-改」模式。無風險分析;

螺旋模型:將瀑布模型和演化模型相結合,綜合了兩者的優點,並增加了風險分析。

缺點:需要具有相當豐富的風險評估經驗和專門知識,如果未能夠及時標識風險,勢必造成重大損失;過多的迭代次數會增加開發成本,延遲提交時間。

噴泉模型:是一種以使用者需求為動力,以物件為驅動的模型,主要用於描述物件導向的軟體開發過程,該模型認為軟體開發過程自下而上的,各階段是相互迭代和無間隙的。

智慧型模型:它把瀑布模型和專家系統結合在一起,利用專家系統來幫助軟體開發人員的工作。

增量模型:融合了瀑布模型的基本成分和原型實現的迭代特徵。當使用增量模型時,第乙個增量往往是核心的產品,即第乙個增量實現了基本的需求。

迭代模型:將整個生命週期變成若干個衝刺階;

系統架構師 系統開發基礎

軟體產品從概念構思到廢棄使用的全過稱。可分為三個階段 軟體定義階段 軟體開發階段 軟體執行維護階段。軟體測試的目的是在軟體投入生產前,盡可能多地發現軟體的錯誤和缺陷 1 動態測試 黑盒 等價類劃分 邊界值分析 錯誤推測 因果圖 白盒 基本路徑測試 根據程式控制流程圖,分析控制結構匯出路徑集合,然後通...

系統架構 系統架構師

一 什麼是架構師 是乙個既需要掌控整體又需要洞悉區域性瓶頸並依據具體的業務場景給出解決方案的團隊領導型人物。架構師需要能夠識別定義並確認需求,能夠進行系統分解形成整體架構,能夠正確地技術選型,能夠制定技術規格說明並有效推動實施落地。按 togaf 的定義,架構師的職責是了解並關注實際上關係重大但未變...

系統架構師

職業定位 系統構架,是對已確定的需求的技術實現構架 作好規劃,運用成套 完整的工具,在規劃的步驟下去完成任務。相應地,系統架構師 又稱企業架構師或者 系統設計師 是乙個最終確認和評估系統需求,給出開發規範,搭建系統實現的核心構架,並澄清技術細節 掃清主要難點的技術人員。他 她主要著眼於系統的 技術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