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資料認知 軍事後勤變革的新引擎

2021-09-23 11:00:11 字數 3031 閱讀 4119

以大資料等為核心的新一代資訊科技正在掀起一場社會、經濟和科技變革,開啟乙個全新的時代。正如《大資料時代》一書作者維克托·邁爾·捨恩伯格指出:「大資料將開啟一次重大的時代轉型。就像望遠鏡讓我們感受宇宙、顯微鏡讓我們能夠觀測微生物一樣,大資料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以及理解世界的方式。」軍事後勤大資料逐漸形成和應用,為探索後勤規律、發現後勤知識提供了新物件、新科學、新途徑和新方法,成為推動後勤建設、管理、保障創新發展和系統變革的新引擎。

後勤認知能力提公升有了全新科學方法

隨著泛在高速網路、軍人保障標識牌、軍事物流系統、軍油工程、國家物聯網示範工程等重大後勤資訊化建設專案的不斷推進,後勤官兵和軍需、油料、彈藥等後勤物資的數位化程序加速,戰場前方和後方倉庫、交通樞紐、物資集散地等後勤設施中,泛在感測器實時測量和記錄後勤活動的顆粒度不斷細化,範圍不斷拓展,正在網路空間建構乙個全新的資料後勤世界。在資料後勤世界中分析現象、探索規律、發現知識,已經成為後勤組織籌畫、指揮協同、戰場配送等活動的重要辦法和依據。換言之,資料後勤世界成為人們認知後勤的新物件、新領域。

資料後勤世界全時空、全要素、全方位地記錄著現實世界中後勤領域發生的一切。不僅記錄著物質世界,也記錄精神世界;不僅記錄當前發展,也記錄著歷史過程;不僅記錄著靜止形態,也記錄動態變化。資料的獨特性,使認知的時間域得到濃縮、空間域得到壓縮,在拓展人們認知物件的同時,「資料-資訊-知識-規律」的認知過程大大縮短,在傳統世界難以發現的規律、難以探索的知識在資料世界裡可能一目了然。

圍繞資料採集、處理、挖掘分析的各類技術知識和方法手段不斷發展,在提高人們在資料世界中認知能力的同時,逐步形成全新的大資料科學,即圖靈獎得主吉姆·格雷指出的,「科學將進入繼實驗、理論、計算模擬之後的第四正規化:資料密集型科學」。

大資料科學的形成既是人們應用資料認知世界的不懈追求的積澱,也是資訊時代社會變革的時代需要。眾所周知,科學可分為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以及總結和貫穿於三個領域的哲學和數學。自然科學一般是精確的、抽象的、具有嚴密邏輯的,可以數學來表達和推理,而思維科學一般是模糊的、形象的、自由的,是難以用資料來精確表達的,兩者是科學的兩極。大資料科學實現了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全樣本記錄,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中過去難以用數字進行精確表達、抽象描述和邏輯推理的內容,現在通過雲計算、資料探勘等技術能夠以資料形式儲存下來,大資料搭建起科學兩極的橋梁。大資料科學在繼承整合因果分析、邏輯推理、模型**等傳統科學辦法的基礎上,通過資料描述和關聯分析,抽象出通用性的「黑盒模型」和普適規律,開創基於海量資料的科學研究新理論、新規範,這是人類科學史上的新實踐和新突破。

基於大資料,後勤科研和技術創新活動所賴以運作的理論基礎和實踐規範將發生重大變化,這為提公升後勤認知能力提供了全新的科學方法。例如,後勤物資消耗規律是制訂後勤保障計畫的重要依據,習慣上,主要通過實驗歸納、專家論證和數學建模等方法對物資消耗量進行**和計算,受模型**顆粒度、資料樣本數量不足等條件影響,一直難以得到合理的測算結果,直接影響了後勤保障的效率和效益。運用大資料科學方法,摒棄基於數學模型和假設的傳統方法,將特定群體在不同歷史時期、不同社會活動、不同地理環境、不同生存狀態下多源異構的消耗資料進行清洗,結合當前網際網路群體行為監測分析結果,構建大資料集,通過對相關關係進行分析統計,以探索確定特定群體物資消耗規律,形成消耗量計算的新理論與新方法,為科學確定儲備規模、結構和布局提供了有力支撐。

新的認知方法有助於破解後勤難題

後勤認知新方法的出現,不斷推動著後勤思維和決策方式的創新,破解後勤難題。雲計算和雲儲存技術破解了大規模資料的計算、管理和儲存難題,可以在數秒之內,處理和儲存數以千萬計甚至億計的資訊,為規模巨大的後勤海量資料找到安身之所、用武之地。從資料庫到資料集市,從結構化資料到非結構化資料、從感測器到雲端,從區域性可視到全範圍感知,從資料抽樣到全樣本分析,從因果關係分析到相關關係分析,這些全新的技術方法,不斷提高人們戰場需求實時感知、資源可視掌控能力,精確保障實現已經不再遙遠。

「一幅圖」呈現。通過資料融合、圖層疊加等技術,將情報偵察、戰場態勢、部隊行動、後勤裝備等多源異構資料進行整合和呈現,構成基於大資料的戰場後勤態勢圖,已經成為指揮員重要認知手段。「一幅圖」始於資料採集,止於資料呈現,歷經標識、定位、記錄、採集、傳輸、挖掘、融合和應用與呈現的全過程,以資料為中心實現現代資訊科技高度整合和人機完美結合。「一幅圖」覆蓋空、天、電、磁、網不同空間包羅永珍,縱橫千山萬水、貫通古今中外,前所未有的延展了後勤指揮員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等資訊器官。為指揮員透視戰場、了解對手、掌握可用資源提供支撐,有效拓展後勤指揮員態勢感知、決策計畫和協調控制能力。同時,通過一幅圖的共享,可將後勤態勢傳送給具有許可權的後勤保障力量,實現後勤資訊的均衡分布和有效共享,提高資訊主導的資源重組和優化能力。

「需求精確**」。美國物理學會院士巴拉巴西在《爆發》一書中指出,「雖然萬事皆顯出自發偶然之態,但實際上它遠比你想象中容易**,在大資料背景下,資料、科學以及技術的合力,會使人類變得比預期中容易**得多。」捨恩伯格在《大資料時代》中指出,「大資料的核心就是**」。在後勤領域,各種活動、裝備、人員、物資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相關關係更加關聯複雜。分析感測器記錄的熱量、振幅、承壓和聲音,對比歷史記錄的資料和資訊,探尋特定相關性,可以**物資消耗、機器故障、裝置狀態,預防設施裝置失效;分析軍人保障卡資料相關性,可以**官兵心理形為、行為變化及其對作戰能力的影響;分析戰場傷情特徵和變化,能夠對敵人火力運用特點和規律進行判斷。大資料**式認知帶來的新思路、方法和技術,給破解後勤物資消耗規律、儲備規律、**後勤需求等難題帶來了新的途徑,也為從「需求實時可知」向「需求精確**」的躍公升提供了新思路。孫子曰,知此知彼,百戰不殆。大資料時代,後勤指揮不再停留於「知」,更重要的是能夠預見,**式的認知將對後勤指揮產生顛覆式影響。

「資料進行決策」。未來學家、谷歌高管雷·庫茲韋爾預言:「在2023年人類將成為混合式機械人,我們的大腦會以與智慧型手機同樣的方式開發。」捨恩伯格在《大資料時代》中指出,「在不久的將來,世界許多現在單純依靠人類判斷力的領域都會被計算機系統所改變甚至取代」,各類認知行為越來越取決於資料及其分析,而不再是人的經驗和直覺。從戰場傷的資料化探測與診治,到裝備維修維護精確管控,大資料已經為後勤智慧型化決策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撐。美軍在「從資料到決策」戰略中,將開發重點放在海量資料的計算技術和自動化支援工具上,這些工具能夠識別發展趨勢、適應現實世界,可不依賴於人類的干預而在複雜的動態環境中自動執行,生成保障方案,對後勤活動進行指導。可以預見,「軟體定義未來、資料進行決策」,正在成為後勤認知活動中的現實。

大資料時代的思維變革

拜讀了 大資料時代 的第一部分,作者維克托 邁爾 捨恩伯格揭示了大資料所需的 三大思維變革 1 分析事物相關資料,而不是取樣。也可以這麼認為,取樣 總體。大資料是指 不用隨機化分析法這樣的捷徑,而採用所有資料的方法。這裡所指的大資料是相對意義而不是絕對意義,不是指該資料量達到了多少多少 數量級,而是...

大資料時代的智慧型商務與營銷變革

楊旭青 丨 文 大資料時代,ibm提出了 智慧型商務 其最大的特徵是具有 性 能力。這是從智慧型城市中汲取的靈感。在智慧型城市中,事件 追蹤事態 時間控制和重視市民行為的經驗構成了智慧型城市的核心要素。cec時代的營銷思維 在商業世界,性讓智慧型商務更關注客戶行為。在消費者深度參與的時代,決定企業未...

大資料時代 生活 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

路邊的書攤上可以看到這本書的盜版,可見這本書還是很流行的。大資料時代 是國外大資料系統研究的先河之作,本書作者維克托 邁爾 捨恩伯格被譽為 大資料商業應用第一人 擁有在哈佛大學 牛津大學 耶魯大學和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多個網際網路研究重鎮任教的經歷,早在2010年就在 經濟學人 上發布了長達14頁對大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