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十五年》 初讀書序 稅收制度反映出的兩種態度

2021-10-04 20:14:57 字數 763 閱讀 7607

最近手機推送了一段電視劇集片段,其中提及了這本《萬曆十五年》,恰巧手頭有這本書,也曾讀過幾頁,但差不多忘得一乾二淨。恰好上一本書已經看完,正好藉機翻閱一下這本書。為了避免之前閱讀時讀完就忘得差不多得毛病,決定在此記錄一些書籍內容,供日後翻閱思考。

此書是美籍史學家黃仁宇所著,原作為 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大致可直譯為《1587,此年無要事》。後由黃仁宇本人譯為中文出版,書名《萬曆十五年》。

在書籍的自序中,作者指出了一些問題:明朝採用嚴格的**集權,施政重點在於保護落後的經濟而非提倡先進的經濟。王朝反對私人財富擴充,避免其積累至威脅王朝安全的地步。

此種態度反映在了稅收之中。明朝稅收總體不算過高,但有此來彼往、側面收受之態,而非總收總發。此舉阻礙了全國交通、金融的發展,進而阻礙了商業組織的進步。商業組織可起到全國各地分工合作、互通有無之作用,是工業資本的先驅。這樣的作法,導致中國由先進的漢唐轉變為了落後的明清。同時,在這種稅收下,腐敗與低效暴露無遺,雖然意在保護落後經濟,但「民窮」現象依舊突出,低稅收反而鼓勵了地方的剝削與額外加徵。

在序中,作者指出這些問題的癥結在於「以道德代替法治」,《萬曆十五年》一書也意在說明這個問題。此後以萬曆皇帝、申時行、張居正、海瑞、戚繼光以及李贄等人的傳記為載體,開始具體論述此觀點。

這本書的自序只有幾頁,但並不甚易懂。初讀之下,只看到了這些意味,剩下的內容如何串聯,以及其它論述是何意味,恐怕要在讀完全書之後才能明了。

萬曆十五年 讀書

萬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歐歷史上為西班牙艦隊全部出動徵英的前一年 而在中國,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發生了若干為歷史學家所易於忽視的事件。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卻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在歷史學家黃仁宇的眼中,其間的關係因果,恰為歷史的重點,而我們...

看了《萬曆十五年》

這三天主要把 萬曆十五年 給從頭看了一遍。那本書是和張偉明一起去甜水園買得二十多本書之一,挑書時只是選一些有框架性的重要名聲,可反覆咀嚼翻看的書。買回後,一時看不下去,幾年內一直做擺設,搬家時為之所累。但一直覺得很值,因為擺放在家裡容易看到的地方,這樣給空虛築了乙個底限,任何時候不會無事可做到抓狂。...

《萬曆十五年》段落摘抄

1.大凡高度的概括,總帶有想象的成分。2.通常的方式是一家之內創業的祖先不斷地勞作,自奉儉約,積銖累寸,首先鞏固自己耕地的所有權,然後獲得別人耕地的抵押權,由此而逐步上公升為地主。這一過程常常需要幾代的時間。經濟條件初步具備,子孫就得到了受教育的機會。3.因為所謂 自己 不過是一種觀念,不能作為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