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永亮 產品做完後,第一步就是馬上推廣嗎?

2021-10-09 23:45:11 字數 3475 閱讀 8281

前幾天,我在外面偶遇了一位許久未見的好友。

難得偶遇,我們便一起到一家咖啡廳坐下聊聊天,互道衷腸。

不聊不知道,這一聊,倒讓我發現一些問題。

這些問題,不僅僅正在他身上發生,很多企業家也同樣面臨著。

前段時間,這位朋友看上了助眠市場,認為這是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立馬就動手,迅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做一款助眠的香薰燈,等到香薰燈做完了,又馬上找人找渠道鋪天蓋地推廣。

剛開始預算充足,就直接花錢做推廣,找到自己以為的使用者群體,然後做大範圍的推廣地推。後來沒錢了,就想辦法跟別人交換資源。

最後,錢是沒了,東西賣出去沒幾個,團隊也養不起了,正在想怎麼補救。

「我到底哪個步驟做錯了,你給我分析分析,看看我還能不能搶救一下。」好友焦急地說道。

所有的目光都在推廣,所有的問題都是推廣的問題。

我一直說:正確的,通常都是反直覺的。

看起來「決定一切的推廣」,只是產品面向市場的一種方式,但不是全部!

太多的企業把它當成全部。在一條錯的路上行進,速度再怎麼快都沒有好結果。

我的建議是:產品做完第一件事一定不是馬上推廣,而是驗證產品是否滿足需求,其次還要考慮增長。

產品做出來第一件事

一定不是馬上推廣

我們花了大量的精力,掉了一撮又一撮的頭髮,辛辛苦苦把產品研發出來,便馬不停蹄做推廣,廣告鋪天蓋地,這太常規操作了!

幾乎所有人都是這樣做的,沒有問題啊!

畢竟研發成本以及研發所花掉的一兩年時間,都是我們自己承擔,太需要資金回籠了。推廣太重要了,產品做完肯定要趕緊做推廣,趕緊賺錢。

我們滿懷希望去搞研發,卻看到很多產品推向市場後,無法掀起波瀾,而是迅速倒下,甚至推廣得越厲害,倒的越快。本來是想去賺錢的,結果花了很多錢卻沒有收入,都是在瞎忙活,更別說盈利了。

我們在產品的設計之初,憑著自己的一腔熱血和設想,便開始去做這個產品,但是根本不知道目標使用者是誰,核心使用者是誰,潛在使用者市場在**。

這個時候做推廣,相當於無矢之地,只能在大海浬去撈針,收效甚微,往往是花上百倍的力氣,最後只有一分的收穫。

我們一直認為,做產品就是研發出來馬上推廣,這是人之常情。但是,這種模式真的是對的嗎?

整個核心就是做什麼產品,**投廣告,怎麼寫廣告詞,卻忽略了使用者。太多的產品做出來,並不好用,沒人用,再厲害的推廣能力,也比不上使用者的一句差評。

產品做出來的第一件事一定不是馬上推廣,而是驗證你的產品力是不是ok的,是不是有需求的,是不是有市場的。

如何去確認產品是否滿足使用者需求?

這顯然不能靠我們主觀去設想,應該先做灰度測試。灰度測試可以理解為,在某個產品正式發布前,選擇乙個核心的人群試用,看這個產品是不是他們需要的,這個產品能不能解決他們的某個問題,及時發現和糾正產品存在的問題,逐步擴大其試用者數量,再不斷調整,最後才是大規模推廣。

喜茶做完新品研發之後,上市當天會在門店外面擺一張新品海報,除此之外不會再做任何宣傳推廣。等新品賣個三五天之後,喜茶把消費者反饋進行彙總,然後再進行配方調整。

至於能不能最後上市銷售,還得看消費者對調整之後的產品評價高不高。如果評價好的話就做宣發,評價不好的就下架。喜茶每年上市的新品有20餘種,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喜茶其實每年研發的產品超過了上百種,這些沒能上架的產品都在做灰度的時候被拿下了。

行動指南:當你的產品剛剛做完,不要急著大規模推廣,嘗試著偷偷摸摸上市,驗證產品是不是能滿足使用者的需求,這給予產品修改的空間,同時試錯成本也比較低,最後再去推廣,便是順水推舟了。

讓100位使用者變成了1000位使用者

當我們確認了自家產品的方向是正確的,且是有使用者需求的,那是不是可以馬上鋪天蓋地投廣告呢?

確實可以,很多人也是這麼做的。

於是,我們開始成立營銷部門,設定營銷目標,找廣告位,寫文章,投廣告,等到有客戶來諮詢了再轉化。

這就像乙個巨大的漏斗,經過流量匯入,廣告轉化,客服的講解,最後完成購買環節。

我們在做推廣的過程中,都會遇到乙個問題:我知道有一半的廣告費是浪費掉的,但我不知道是哪一半被浪費了?

於是乎,猛抓漏斗模型中的每乙個環節,努力提高**率,努力優化廣告,努力讓更多人看完就下單,只為了挽留「被浪費的另一半」,但是往往效果甚微。

2023年,百雀羚的「一鏡到底」廣告在朋友圈瘋狂地刷屏,瘋狂到什麼程度呢?

按理說,如此龐大的刷屏資料,產品應該會賣到脫銷吧,但是這刷爆朋友圈卻只帶來0.0008%轉化率。

我們一直認為的「真理」,到底什麼時候沒用了?

有沒有解決的方法呢?

我在此與你分享【艾永亮超級產品體系】中超級增長的內容,我們驗證完產品後,需要找到一小批使用者,哪怕只有100位使用者。

然後基於這100位使用者變成了1000位使用者再到100000位使用者。這個過程,我們稱之為增長,而不是營銷。

營銷是自己告訴別人自己有多好,增長是讓使用者自發的分享,轉化。我們不是以營銷的方式去推廣,而是以增長的方式去推廣我們的產品,這才是乙個產品的良性發展方向。

那具體怎麼去做增長呢?這需要先用超級增長模型裡邊的強粘性,自增長和高轉化來實現。

如果你開的是一家麵包店,首先我們要做的是使用者分級,麵包店有什麼樣的使用者呢?

路過(流量使用者)

到店未消費(潛在使用者)

一次性到店(低付費使用者)

儲值會員(高付費使用者)

對於路過的使用者,他的需求是什麼?他沒需求。這個時候重要的事情是抓眼球、搞活動,想盡一切辦法讓他多看一眼。

對到店未消費的人,他進去轉了一圈啥也沒買,這時候應該考慮安排乙個導購推薦,促進消費。如果他實在不願意買,那咋辦?

對於一次性到店的人怎麼辦?你也別著急,慢慢培養他的消費習慣,讓他充分感受你麵包的價值、這個店的價值。

請注意,不只是麵包,還有你這個店的價值。為了促進進行複購,你可能要做各種各樣的回訪,以便收集他的反饋、挖掘他的需求、了解他的喜好,給他提供針對性的外賣等等。

當你這些東西都做了,接下來就要想辦法把他轉化為儲值使用者。當他認可你的價值時,有什麼理由拒絕這件事情?

大部分人不願意辦卡不是因為不願意辦,而是因為感受不到你的價值。不知道為什麼要辦,因為他們沒有消費預期。

我們好好想一想你能為儲值使用者提供什麼服務?想盡一切辦法加速消費。只有加速消費,才能把儲值變成你的收入,不然使用者儲值對你而言只是負債。只有消費了才能變成你的盈利,才能加速下一次儲值。

能不能把儲值使用者轉化為你的員工幫你去做推薦呢?

100%可以。想盡一切辦法讓他推薦新使用者,給他返現,增加他的儲值額度,你可以對這一層設計這樣的機制。

不放過任何乙個使用者。我們放過了無數的使用者,大量的使用者資源被白白浪費掉。

當你構建了這個增長系統,這個時候再去借助外力進行營銷推廣,也就是傳統營銷的大規模的地推、廣告等方式輸入流量,輸入了以後能夠通過前面的增長閉環過程,最大化把流量在內部進行消化吸收。

就像吃飯一樣,吃進去之後,腸胃能夠把所有的營養成分全部吸收再排出去。而不是吃了乙個東西,快速通過腸道,就像是拉肚子一樣,什麼營養沒有吸收就排走了。那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需要所有的東西能在這個有機的系統內進行充分的吸收轉化。

結語產品完成後第一步,永遠不會是先做推廣,而是先驗證產品是否滿足使用者需求。

其次,我們需要通過建立使用者流量池,搭建起乙個超級增長的系統,實現使用者超粘性,達到自增長和高效轉化,借助傳統的營銷推廣作為流量匯入,最終形成乙個超級產品的生態閉環。

產品經理第一步 定位自己

相對的技術人員 產品經理在實際的工作中經常會扮演技術人員與市場人員溝通的橋梁,要將技術人員的說法轉變為市場人員能夠聽懂的語言,這方面像我這種剛從技術轉為產品經理的人來說,可能初期要下很大功夫,還好在開發的時候經常會出去進行產品演示以及客戶培訓和需求調研,也算是往這方面發展的乙個不錯的基礎吧!相對的市...

精益物流第一步 為每個產品做計畫

金鑫 王博 log962007 11 01 內容導航 精益物流第一步 第1頁 精益物流第一步 第2頁 pfep錄入 第3頁 保持pfep資料的完整性 第4頁 pfep精益嗎?文字tag scm 行業觀察 案例研究 精益物流 pfep 金鑫王博 log96 it168 專稿 我們說實現精益物流的第一步...

企業上雲第一步,優刻得以產品抓手加速產業網際網路布局

在數位化經濟蓬勃發展的今天,企業要想在市場中保持競爭力必須進行數位化轉型,而上雲是重要抓手。目前市場中上雲方案有很多,比如公有雲 私有雲 混合雲等。毋庸置疑,公有雲市場發展已經趨於成熟,不程式設計客棧過私有雲市場正在隨著傳統行業客戶上雲的提速而迅速發展。通常,私有雲受到企業青睞的原因可以概括為 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