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教育中,「死亡」不該是一種禁忌

2021-10-25 05:21:15 字數 3069 閱讀 1017

十一月,秋意漸濃。在這個月裡,我們將在落葉紛紛中迎來中西兩個和死亡有關的節日:寒衣節與萬聖節。每年農曆十月初一是寒衣節。對於我們來說,這個節日或許不很熟悉,但在古代,它卻非常重要。在北方的很多地區,人們在這一天紀念逝去的親人,謂之「送寒衣」。寒衣節與清明節、中元節,合稱為中國的三大「鬼節」。

而11月1日,是熱鬧的萬聖節。在西方傳說中,逝者的亡魂會在這一天回到生前居住地,在活人身上再生。人們懼怕死人的魂靈奪取自己的生命,於是在這天熄掉爐火與燭光,讓死人的魂靈無法找到;還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的樣子,把它們嚇走。

當我們談到節日,並不會有特別的感覺;但如果直接說出「死亡」二字就不一樣了。我們總是下意識地迴避死亡,它讓我們產生恐懼、感到不詳,對於孩子,更是諱莫如深。

然而,生老病死是自然界中永恆的規律,如果不能讓孩子正確地認識死亡,那「生命教育」就是空談,今天就讓我們跟孩子坦誠地聊聊死亡吧。

1、禁忌的傳統,讓死亡教育始終缺位

宇宙的源起、生命的誕生和進化,在我們的教育中,一直是人們關注的巨集大主題。近些年,性教育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我們把這些稱之為「生命教育」。而在另一方面,對於生命會怎樣離去,我們又總是躲躲閃閃。

在我們的語言環境中,存在著大量關於死亡的委婉語:「走了」「入土」「不在」……逢上喜慶節日,「死」更是絕對的禁忌,連諧音都必須替換掉。甚至當「死亡教育」幾個字赫然出現時,我們的潛意識會告訴自己,這四個字太刺眼,要換掉,最好叫「生命教育」。

這種禁忌,時時刻刻都在影響著我們。不妨試著問問自己,遇到以下問題時,會作何反應:

如何面對心愛寵物的離開?面對臨終的病人,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如何面對親近之人的離去?作為生者應該做些什麼?當自己走到生命的盡頭時,又該保持怎樣的姿態?我們是否可以自己選擇如何終結自己的生命?……

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無法給出乙個明確的答案。大人尚且如此,那孩子呢?

每每碰上青少年自殺的新聞,總會有這樣的聲音:「現在的孩子,心理太脆弱了!」「為什麼不想想家人,讓白髮人送黑髮人,這種行為太自私了!」

當我們以成年人或健康人的心理和視角去指責乙個個逝去的年輕生命,其實也是在用言語刺痛螢幕背後許許多多有著相似處境、仍在掙扎鬥爭的孩子。與其嚴苛指責,不如想想還有什麼是我們能做的?

我們不厭其煩地告訴孩子什麼是危險的、什麼是禁止的,也嘗試讓他們理解生命的意義,卻忽略了告訴他們什麼是死亡。或許,我們之所以害怕死亡,是因為不願面對親人逝去的悲傷以及未知的恐懼。可只有直面我們共有的結局和死亡的焦慮,才會真正認識到生命的珍貴。

2、死亡教育,究竟是什麼

我們總認為死亡離孩子太過遙遠,等孩子長大再談也不遲。但實際上,它與人的每個成長階段都息息相關。

比如,根據衛生部統計顯示,在中國,平均每天有多達88個孩子因溺水死亡!即使老師和家長千叮嚀萬囑咐,依然可能無法抑制孩童們玩鬧的天性。而且溺死的學生中,很多都是通曉水性的。他們缺的可能不僅僅是求生技巧,而是對死亡的了解;再比如,當家有老人病危時,很多家屬迫於傳統壓力,擔心揹負不孝的罵名,常要求過度**,最後耗盡心力,散盡家財,病人受盡了痛苦,仍然無力回天。這樣的悲劇,不停地上演……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的顧晉教授認為:「優生是一種權利,優死同樣是一種權利。」他倡導安寧療護,即「不刻意延長病人的生命,也不加速病人的死亡」理念。2023年,顧教授還作為人大代表,在兩會期間建議通過開展死亡教育,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生死觀。

死亡教育,對我們來說還是乙個陌生的詞。那麼,它究竟包含哪些內容?

根據教育學家bensley的定義,死亡教育是乙個**生死關係的教學歷程。這個歷程包含了文化、宗教對死亡及瀕死的看法與態度,希望通過對死亡的**,使人們更加珍惜生命、欣賞生命,並將這種態度反映在日常生活中。

在美國教育學家艾迪和埃斯所著的《死亡教育》一書中,死亡教育有以下幾個目標:

幫助人們正確面對自己的死亡,個人可以使用有效的問題解決技術與處理策略,來處理內在的衝突與對死亡的恐懼;藝術作品和**對死亡進行大肆描述渲染,這與我們生活中對死亡閉口不談形成了資訊衝突。死亡教育會讓我們正視這種衝突,以健康、正常的觀點來談論生死;死亡表明乙個人生命的結束,因此通過對死亡的思考,可以幫助人們正確評價自己的生活,進而鼓勵人們提公升自己的生活狀態;協助專業或非專業 (包括家屬) 的護理人員以坦然的心態,給臨終病人及居喪者提供適宜的情緒支援;幫助對死亡與瀕死一無所知的人了解有關知識;幫助人們公開地為自己的死亡做準備,包括如何預立遺囑、宣告自己將來希望選擇什麼樣的喪葬儀式、遺體如何處理;假如患重病是否希望繼續用醫藥方式「延長」生命等。

3、和孩子一起,做好家中的死亡教育

遺憾的是,我國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套成熟的死亡教育課程實施方案,只有部分高校開設有少許相關課程,但家長完全可以在家庭中展開死亡教育。這是孩子生命教育的重要一步,或許也是我們大人邁出的重要一步。

一方面,家長不要遮遮掩掩。在經歷死亡事件時,大人需要做到的坦誠,包括清楚明了地向孩子解釋發生的事情、坦誠地流露自己的悲傷,不要迴避,不要遮掩。另一方面,要鼓勵孩子表達內心感受,並及時引導。當孩子遇到難過的事情,給他們乙個擁抱,讓他們將內心的感受毫無壓力地吐露出來;當孩子受挫、遭受批評時,要及時觀察他的情緒狀態,用溫柔的語氣和平等的姿態去交流,避免孩子在糟糕心境下做出過激舉動。

當看到孩童溺水、青少年自殺這類新聞時,與孩子及時進行溝通,給他們進行關於死亡的通俗科普,並適當喚起孩子的死亡焦慮。同時強調做危險事情時應有家長陪同等安全教育,以避免此類因為孩童貪玩而造成的慘劇。

也可以找個悠閒的週末,親子一起**十分具有教育意義的電影,如講述墨西哥亡靈節的動畫電影《尋夢環遊記》。

201804 教育是生命的互動

那是一部關於堅持和教育的故事 小學校到最後只剩下五個孩子了,在他們的家長都選擇了讓孩子放棄上學的時候,唯一的教師兼校長堅持著,並讓孩子們最終得以完成學業。這樣的堅持,這樣的老師,其實我們每天都能遇到。睿睿同學的故事 今天的集訓課堂上,我們講解博弈論中乙個先後手取值的問題。本來面對的,是乙個繁雜的數學...

死亡教育的必要性 leo鑑書52

每個人生命中惟一能確定的事情就是死亡,任何人都難逃一死。無論身份尊卑 地位高低 財富多少,在死亡面前才真是人人平等。麻煩的是現在日常教育缺少教我們如何面對死亡的方法 態度 如同大部分生一樣,死亡在城市大多發生在醫院,死亡課 剛好補上了這個空白。書從幾個部分很有邏輯的講述了相關的內容,人們對死亡的認識...

關於在生命週期當中進行setState操作的問題

當需要監聽元件的屬性改變的時候有兩個生命週期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和componentwillupdate 當使用componentwillupdate的時候可以獲取到將要改變的屬性值和狀態值nextprops和nextstate當使用componentwillrec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