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銀行業智慧型化運維建設思考 嘉為科技

2022-09-23 05:27:12 字數 3150 閱讀 4168

關注嘉為科技,獲取運維新知

一、現狀:銀行運維工具已實現技術條線全覆蓋,但基於運維管理的全流程自動化、智慧型化尚停留在研討階段

根據銀監會編制的《中國銀行業資訊科技「十三五」發展規劃監管指導意見》,其中「第九章 第三節 提高運維自動化水平,打造智慧型化運維體系」中明確提出對運維自動化智慧型化的指導意見:

提高基礎資源和應用部署的自動化水平,實現快速交付、動態調整、彈性部署,降低人工操作風險,自動化部署比例不低於75%。

持續推進生產運維監控精細化、自動化、智慧型化建設,強化系統風險和故障的早預警、早定位和早處置。

實現應用層面交易全流程、全節點監控全覆蓋,結合應用系統交易特性及相關資料的分析對比,提公升交易過程監控的智慧型化水平。強化容量管理,做好相關資源的動態規劃,預防非計畫性、突發性的容量瓶頸問題發生。

強化運維、開發、安全、風險管理的資訊共享和一體化協作,提公升多方聯動能力。加強運維大資料分析,利用運維大資料加強業務風險防控,探索利用運維大資料推動業務流程優化並支援業務創新。」

—— 摘錄自《中國銀行業資訊科技「十三五」發展規劃監管指導意見》

——汪曾祺

在運維建設較前的銀行業及網際網路企業的建設經驗中,平台化和智慧型化已成為運維體系發展的大趨勢。以阿里經驗為例,將運維發展分為五個階段,分別為l1-指令碼運維、l2-工具化運維、l3-平台化運維、l4-資料化運維、l5-智慧型運維。隨著運維管理手段的推陳出新,逐漸地提公升「系統」在執行和決策環節中的比重,從而不斷降低人工參與度,如下圖:

參考**

在工具化運維階段,傳統運維建設模式基本以煙囪式為主,每個煙囪只為了解決單一的運維場景,如應用發布、系統監控、資料提取等。

隨著新技術不斷在資訊化建設中應用,帶來了操作單元海量化、版本更新頻繁化、監控粒度細緻化等問題,煙囪式的建設模式已經難以滿足運維發展的要求。

隨之而來,各個企業開始向著平台化、一體化的方向發展。如騰訊公司的思路是採用soa和paas的技術架構模式,在paas內將各能力封裝成各類原子平台並自動化,如配置平台(cmdb)、作業平台、容器平台、資料平台(ai)等,而後通過任務引擎將分散在個原子平台的功能,根據不同的場景重新連線成「串」或者「樹狀分支結構」實現全自動化、智慧型化。

目前大多數銀行的資料中心經過多年建設,尚處於從「工具化」向「平台化」過渡階段,已經建立較為全面的it架構基礎平台,監控與流程均有一定的建設。如統一配置管理(hp ucmdb、remady cmdb)、監控系統(zabbix、hp ovo)、流程管理(bmc remedy)、自動化控制(hp sa、bmc bladelogic)……等。

而it運維管理建設多採用產品採購模式,但隨著積累的運維工具數量持續累加,繁雜的煙囪式應用使運維效率難以繼續提公升,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系統故障定位時間長,無法達到精準化報警,難以快速解決問題。

難以評估系統當前和未來對資源的需求,以及資源分配的合理性。

運維資料普遍存在分散、標準規範不統

一、資料使用不規範等問題。

二、it運維自動化、智慧型化的轉型公升級之路

隨著雲計算、微服務在企業資訊化建設中的大量應用,it運維崗位正在從資源管理向應用運維、從運維保障向業務運營、從低價值勞動向高附加值服務轉型發展。

而在這個過程中,運維平台化和運維資料化的建設至關重要。

一定要充分利用資料,這裡的資料指的是運維資料,如效能監控資料、執行日誌資料、變更操作記錄等等,盡可能的接入更多的種類的資料。

利用這些資料,通過大資料和機器學習的技術,實現業務系統精準建設、系統資源精準配置、風險隱患精準控制,最終促進降本增效的目標。

由於目前銀行中運維管理建設還採用傳統分散建設,各種煙囪式的系統之間資料存在資料重複、資料割裂、資料不准等問題,為運維資料化建設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具體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系統間資訊不能共享,難以形成整體,缺乏效率難題持續提公升。

由於資訊和功能不能共享,須在多系統內重複建設基礎功能和資料。

場景覆蓋面不足,現有功能點無法跨多個系統進行場景式的編排。

為了解決分散的煙囪模式給運維管理建設過程中的問題,盡快實現平台化和資料化的目標,急需通過頂層設計,實現有效整合,建立一體化的綜合管理平台,實現資料集中儲存,統一分析,集中展示,高效處置。

參考騰訊、阿里頂級網際網路公司的建設經驗,建設「平台層」來整合各煙囪式運維應用的功能和資料,從而構建一體化運維綜合管理平台。基於一體化的運維平台建設遵循原則如下:

1) 一體化平台:採用「平台+應用」的建設模式。

2) 功能全覆蓋:構建監、管、控於一體的運維管理。

3) 自主可控:通過平台的模式將運維開發的能力交付給使用者。

4) 先進技術架構:構建一套高可用、高效能安全執行系統。

基於上述原則,規劃一體化平台如下圖所示:

① 服務層面向使用者、管理者、維護人員輸出友好、便捷、高效的it服務。

面向使用者提供更多的自助式服務。

面向管理者提供靈活的視覺化服務。

面向維護人員提供豐富的自動化服務。

② 平台層是關鍵,通過平台層將新舊能力層系統整合在一起,產生聯動效益。

構建統一的api服務閘道器和排程編排引擎,將能力層的各種能力對接到平台層。

構建統一門戶、4a整合、工具市場等易用模組,增強運維管理一體化能力。

構建工具開發框架和執行託管環境,簡化工具建設成本。

③ 能力層包括過往已有的運維管理系統,以及未來繼續擴充套件的管理系統。

隨著技術的發展,需要補充運維大資料平台、人工智慧(ai)平台、容器管理等。

已建成的功能模組需要持續優化和更新,適應新業務、新技術、新管理的要求。

④ 採控層是在最底層規劃建設的統一採控通道,從底層保證資料一致性和準確性。

運維管理建設是乙個長期的過程,不能追求一蹴而就,需要分階段穩步實現。參考運維技術的發展過程以及先進單位或網際網路公司,演進路徑大致如下:

平台化:利用paas技術實現平台層,建設一體化平台的基礎框架。並在平台層中將現已有的運維管理系統整合起來,從而實現一體化平台的基礎框架。初期在平台層之上開發3~5個運維管理工具,作為整合型運維管理工具的試點場景,並持續不斷的組裝工具以滿足運維管理的方方面面。

資料化:在能力層內建設運維大資料能力,將散落在各運維管理系統的資料歸集起來,形成運維資料倉儲。繼而在實際的運維管理工作中,探索資料探勘場景,利用大資料計算和分析能力輔助管理決策,實現初階aiops場景。

智慧型化:正式將人工智慧(ai)應用於運維管理中的工作場景中,利用上一階段積累的資料樣本和決策模型,通過機器學習手段解決提公升「ai」在管理決策中的佔比,實現根因定位、容量**等高階aiops場景。

從銀行業客服模式進化看聯絡中心智慧型化趨勢

聯絡中心是連線企業與客戶的紐帶,也是客服管理的中樞,對企業品牌 銷售 服務影響重大。縱向來看,聯絡中心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傳統 呼叫模式到 網際網路多渠道融合模式,再到現在基於ai技術的智慧型化服務模式。隨著ai在聯絡中心的應用逐漸深化,並滲透到企業服務的其他環節,正在為現有企業客戶服務 管理 ...

資料中心智慧型化運維之路

在新技術層出不窮的今天,資料中心運維工作總是得不到足夠的重視。資料中心在不出任何問題的情況下,對運維的工作是持預設態度的,但如果出了一系列問題,付出的工作可能毀於一旦,工作的績效有點要拼人品的味道。其實,正如那句話所說的 古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那樣,資料中心發生了故障,甚至是致命的故障,很多時候並不...

騰訊雲資料庫智慧型化海量運維的建設與實踐

資料庫架構師團隊的組建 自動化運維平台的建設 智慧型海量運維的實踐 由於資料庫產品的特殊性和複雜性,我們在平時服務客戶的過程中常遇到一些問題,例如 分布在各行各業的客戶,他們會有不同的場景需求,這對於資料庫的應用來說存在有非常大的差別。而我們的售前架構師可能沒辦法對各行各業在資料庫方面的應用 對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