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當飛機上布滿Wi Fi,航空公司才有資格談轉型

2022-10-08 07:42:08 字數 3097 閱讀 8502

時至今日,倘若在萬公尺高空的飛機上也存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由下而上一定是這樣:氧氣,水,食物,wi-fi。非常遺憾,在國內航班,對多數旅客而言獲取wi-fi還並非易事。由於空中wi-fi資料傳輸成本高於地面,其並未成為商業航線標配——稍顯諷刺,當你登上飛機,就來到了現代社會唯一與世隔絕的網路資訊孤獨。

相比於國外機載wi-fi的領先起跑,國內航空wi-fi業務尚處於初始階段。有好訊息稱,在業內人士的期許中,2023年或許將成為中國機載wi-fi元年。中國民航局飛標司運輸處處長朱濤去年8月「目前正推進在飛機上使用電子裝置的法律修訂工作,有望在2023年初完成」的官方表態,意味著手機可能最快會在今年被允許在飛機上使用——倘若這種樂觀解讀成真,機載wi-fi這片如今還是藍海的新大陸勢必裹挾更多資源。而就在程式設計客棧最近,這一即將來臨的風口出現重量級玩家:中國聯通旗下全資子公司寬頻**和航美**、海特凱融共同宣布成立合資公司——聯通航美網路****,為中國聯通提供天地一體網際網路接入產品整合和技術服務。

訊號已非常明顯。資料顯示:2023年,全球配有機載wi-fi裝置的民航飛機將達到11000餘架次,其中19%的飛機屬於亞太地區航空公司,相比2023年增長近17倍,其中以幅員遼闊且民航發達的中國為主要增長地區。

考慮到上述合資公司的體量,當趨勢來臨,看起來也正在為航空公司提供了一次公升級再造的機會。要知道,航空業長期被視作最「頑固」的傳統行業之一。而早有人指出:當網際網路之風刮至民航市場,核心競爭力將從技術轉向商業模式——或者說,從產品(座位)轉向使用者關係。

而機載wi-fi,將有極大可能成為民航拓展盈利點的催化劑。

不要再將流量「揮霍」掉

如你所見,傳統製造業產能過剩的陰雲,正波及至被譽為「工業之花」的飛機製造業身上了。結果自然是,同質化嚴重,運力過剩,**競爭,品牌溢價低,獲客能力平均,這讓傳統航空行業看起來顯得有些守舊。

業內公認且最符合邏輯的盈利轉型,無疑是將客艙接入網路,通過增值服務獲益,將空中旅程視作乙個入口。畢竟從場景看,將高質使用者在封閉空間和固定時間聚集一地,是幾乎所有商家www.cppcns.com心嚮往之的場景。但航空公司卻將握有的固定流量「揮霍」掉,並未將流量變現。可以肯定的是,倘若延長與旅客的互動時間,將為航空公司帶來巨大的想象空間——機載wi-fi正是這一切的起點。

從使用者需求一端,就像兩棲動物無法脫離某一環境太久,人類也愈加無法適應沒有網際網路的日子,空中網路硬體提供商霍尼韋爾曾對1045名至少用過一次機上wi-fi的美國成年人做了調查,66%乘客表示在選擇航班時會考慮其是否提供無線網路,22%乘客曾為乘坐有無線網路的航班而花了更多的錢,17%乘客從原來的「首選」航空公司轉投可上網航班更多的公司;為了在飛行中享受高速穩定的無線網路,50%受訪者願意放棄旅途中其它便利,45%的受訪者寧願過兩次安檢,29%的受訪者甚至願意改簽機票。機載wi-fi無疑是航空公司改善客艙服務質量,提公升乘客體驗的有效載體。

據聯通航美官方介紹,新成立的合資公司將開發機載wi-fi運營所需的航空客艙網際網路接入統一平台,助力航空公司完成需求研發及機上網路門戶運維,制定機上網路門戶准入標準,設計及開發機上網路門戶的應用軟體和旅客展示頁面。未來航空旅客將逐步享受到與地面網際網路體驗一致的網路服務,也將解決航空公司流量變現的問題。機載通訊領域擁有一條固定產業鏈,打通產業鏈上中下游,實現資源整合非常關鍵。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聯通在航空wi-fi領域扮演的角色也許並不被人熟知,但業內皆知的是:中國聯通擁有工信部頒發的機載wi-fi商用運營資質,且已與國航合作提供機載wi-fi業務長達1年多的時間。

產品是手段,使用者才是資產

那麼下乙個問題是:機載wi-fi將如何解決航空公司的經營痛點?

在商業模式上,起跑更早的國外航空公司已進行過諸多探索:主流模式就是直接付費(又分按時長和按**兩種)以及所謂「高階版」收費(社交和郵箱等流量較小的應程式設計客棧用免費使用,**等高寬頻則另付費)。不過大體上,機載wi-fi在國外更多是一種提公升體驗和忠誠度的附加服務,航空公司並不會收取高昂費用,多數時候保持微利即可。

不過在中國這片網際網路商業熱土的萬公尺高空,盤旋著更具想象的商業模式。

事實上,在不少人眼中,圍繞艙內旅客周邊的免費增值模式,或許將成為中國航空公司最重要的盈利點。具體而言,以wi-fi為入口,然後接入專業的第三方內容和服務**商(如電商,遊戲,**,社交等等),構建乙個類似於「航班運營(硬體)+平台+內容+服務」的空中生態。

在我看來,將機艙空間布滿網路,頗為類似未來同樣布滿網路的無人駕駛汽車。麥肯錫曾有過乙份報告,按每天50分鐘算,全球所有無人駕駛汽車產生的時間冗餘約為10億個小時,是建造吉薩大金字塔所需時間的兩倍,而一輛無人駕駛汽車內的乘客通過網路使用數字**服務時間多一分鐘,每年全球數字**業務產生的利潤將增加50億歐元。

非常巧合的是,如今中國民航運輸旅客約5億人次,若按人均飛行2.5小時算,旅客一年在飛機上的花費時間已超過10億小時。且從概率上,飛機旅客屬於諸多企業熱愛的高質人群,航空公司完全可以向其收取費用或分成來盈利。此外,還可以通過wi-fi入口讓線下使用者成為會員,帶動其他產品銷售,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直銷比例這一痛點。而上述新增盈利點任何一家航空公司都無法獨立去獲取,畢竟在盈利之前對各產業鏈進行深度整合的投入是巨大的,從投入產出比來說,引入中國聯通這種航空wi-fi運營商的合作方式也許是當下航空公司開展航空wi-fi業務的最佳選擇。

其實更進一步講,機艙wi-fi通過直連終端旅客,也就是終端使用者,以及通過網際網路化的客艙服務以及一致無縫的實時**的乘機體驗等所建立的粘性,幫助航空公司給乘客帶來全新的服務體驗。

表面上看,機載wi-fi是將旅客在飛機上的時間最大程度變現,但究其本質,這再次印證了網際網路時代生存法則的一道金線:在可預見的未來,當任何實物交易的毛利越來越小,與其花力氣去做「產品」(譬如提供位移服務的座位),不如去做「關係」。因為,當人們從稀缺時代轉向豐裕時代,產品的作用正在發生一次微妙變化:在未來的商業邏輯裡,所謂產品的作用,不過是鞏固使用者與企業之間關係的紐帶和中介——換句話說,產品是手段,使用者才是資產本身。

未來,航空公司努力使客艙服務體驗發生質變將是建立使用者關係的根本,目前無疑給乘客提供機載wi-fi將是質變的最佳手段。然而在機載wi-fi的普及過程中程式設計客棧,將整合產業鏈這種重運營的工作交給第三方航空wi-fi運營商去做,只把機載wi-fi作為提供給使用者的一種增值服務,並將其逐漸納入到常規服務體驗中,最終呈現給使用者極致的服務感受,將是航空公司一次蛻變的良機。

本文標題: 只有當飛機上布滿wi-fi,航空公司才有資格談轉型

本文位址: /news/comment/16599.html

飛機上能幹點啥(一)

飛機上能幹點啥 一 謝震 2007 3 29 坐飛機上通常比較無聊,航空座椅和安全帶大大限制了你的自由,最多就是和鄰座搭搭話,連前後排交流的機會都沒有。最慘的就是坐國際航班,如果事先沒有做好準備,十幾個小時實在難熬。我的一位同事出差去美國,看電影報紙什麼的覺得頭暈,於是決定喝點小酒以助入眠。他最後喝...

飛機上能幹點啥(二)

飛機上能幹點啥 二 謝震 2007 4 1 最近在琢磨revenue management,即如何以低價吸引客戶以充分利用公司的閒置生產能力,同時又能不影響正常的銷售 所以,我從北京乘飛機回上海的時候,一直惦記著飛機後艙的那幾排空座,連睡覺也忘了。航空公司的revenue management策略和...

人總是犯賤,只有當過去了才知道後悔,才知

人總是犯賤,只有當過去了才知道後悔,才知道往昔曾經的自己有多麼的愚蠢,可恨自己之前的行為有多麼的無知,後來慢慢的才發現其實也沒什麼,就算心再累也只是開始,過去之後也就雲消雲散了,為什麼說人犯賤,因為往往就是在過去之後才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就算是進行時知道自己有錯,也還是繼續的錯下去,都說工作中,在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