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花兩年時間去面試乙個人》有感

2021-06-01 12:09:51 字數 1125 閱讀 2953

無聊之時,隨便逛逛部落格,看看帖子,無意之中看到一篇文章:《怎樣花兩年時間去面試乙個人》,其中講到現在it企業很難到招聘人才,同時應聘者不知道怎麼努力,滿足企業的需求。受益匪淺。

試問有誰不想在微軟、谷歌這樣的公司工作?但自問自己有那樣的實力勝任那份工作嗎?沒有,我沒有,而且以前想都沒有想過。以前總想著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便就像只無頭的蒼蠅,不知道該從何做起,漫無目的的找一些書籍來看,有的半途而廢,看了一部分就看不下去了,有的就算是看完了,過一段時間又忘了,只是以後遇到問題時有印象,知道怎麼去查閱相關的資料。但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以前沒有想過,也沒有多想。但這段時間想明白了,基礎不紮實,很多東西只注重how,不注重why,沒有徹底的搞明白,所以記不住。上大學時學習的很多課程,當時知道很重要,但不知道為什麼重要。當真正的遇到問題時才發現自己這也不會,那也不明白。像《資料結構》、《作業系統原理》、《網路原理》、《編譯原理》、《軟體工程》等這些課程,以前沒有學好的,現在還是得學(如果想要深入「研究」技術),只是以前無目的的學,學了之後不知道用在何處,所以沒有動力,而現在需要才去學,那就不一樣了。

對於程式語言,以前只知道看語法,語法看完了,能實現個簡單演算法,就覺得自己會了這門語言。殊不知,根本還沒有入門。現在才知道,學習一門語言,最重要的是學習它的思想、設計理念。這樣,一旦真正的學會了一門語言,再學其他的語言就很容易上手,只需要知道語法後,就可以進行編碼。可惜我現在離這一步還有段距離。記得在乙個技術群裡,有乙個資深的程式設計師說,像我們這種剛畢業沒多久的人,根本不是程式設計師。對,會寫兩行**就叫程式設計師了嗎?只是現在大家都這樣叫,在客戶面前都說這是我們的***工程師,覺得倍兒有面子,但只有自己心裡清楚,自己其實什麼也不是。

在我們遇到問題時,我們能在網上查詢到相應的解決辦法。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學會的是一種技巧,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是紮實基礎,很多問題就算不能立即解決,至少也有思路,再查詢資料的話也會快很多。這樣慢慢積累,終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傳說中的「技術大牛」。

我有個壞習慣,喜歡收集資料,但卻不喜歡看,喜歡看別人的部落格,自己卻不喜歡寫部落格。壞習慣。在上面說到的那篇文章中說,越來越多的it公司在招聘的時候要求應聘者給出github賬號、部落格位址,平時都看過哪些技術書籍,經常上哪些**,訂閱哪些部落格。可見,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分享自己的知識很重要,乙個積累多年的技術部落格比任何簡歷都更能說明問題。

所以,該為我自己製作簡歷了。

讀劉未鵬老師的《怎樣花兩年時間去面試乙個人》有感

讀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想到了一些,反覆讀,反覆想,寫了下來。問題是劉未鵬老師提出的 怎麼去培養現代it企業真正需要的人才?實戰能力 素養 協作能力溝通能力 學習能力 學生做大作業的流程是非常不專業的。例如c 課程設計大作業是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這門8周的課你1 2週要做借一兩本書並學習相關知識的準...

該怎樣去愛乙個人

該怎樣去愛乙個人 lanyu摘自 天堂 愛的感覺,總是在一開始覺得很甜蜜。總覺得多乙個人陪,多乙個人幫你分擔,你終於不再孤單了,至少有乙個人想著你 戀著你,不論做什麼事情,只要能在一起,就是好的。但是慢慢的,隨著彼此的認識愈深,你開始發現了對方的缺點,於是問題就乙個接著乙個發生,你開始煩 累,甚至想...

怎樣了解乙個人?

或許,內心邊界是了解乙個人最好的指標。最近羅胖在聽梁寧的 產品思維 30講 並每天在自己 羅輯思維 專欄上提交讀後筆記分享給讀者。在此,我也記錄下自己的一點點想法。但是在現代社會,尤其是高速發展的網際網路社會,在看重個人品行 能力的年代,我越發地感覺乙個人就是乙個產品,就是乙個品牌,需要自己去策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