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未知的自己(上)

2021-06-08 16:00:41 字數 1315 閱讀 1453

1、這個內在真我不會隨你的身體而生,也不隨著死忘而消失,它可以觀察人世百態,欣賞日出月落,雲起雲滅,而歲月的流轉,環境的變遷,都不會改變它。

2、我們通常認為,空間是空的,而物質是實在的。可是事實上,任何物質本質上都是空的。很多現代偉大的物理學家告訴我們,即使看起來像固態的物質,包括你的身體在內,它們的內部幾乎是百分之百的空間——原子和原子之間的距離,遠超過它自身的尺寸。在所有的奈 子和分子的內部空間裡,粒子其實佔據了很小的空間,其餘全是真空。而且事實上,這些粒子是不停地消失和出現的,像音符的波動一樣,是振動的頻率,也就是能量。

3、現代的社會像個殺戳的戰場,每個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試著奪取別人的能量,像控制他人,用權力駕凌他人,獲得別人的關注、認可、喜愛,或者證明自己是對的、好的、高人一等的,不一而足。

4、它是乙個看不見的世界,但是主宰著我們外在的世界。我們的意識、自我的了解、思考、理性、判斷、感情都是從潛意識來 。我們在意識層面對自己的一切認知、喜好,只是佔了我們自己全貌的1%而已,潛意識是非常強大的力量,它對我們的自我有完全的影響,而它的99%是我們所不知道的。

5、性格傾向 x 外在環境 x 各種教育 x 生活事件 x 前世業力 = 人生模式

6、你不是你的工作,你不是你的表現,你不是你的成功,也不是你的失敗。這些外在的東西,絲毫不動搖不到你那個內在的真我,看清楚小我的虛假認同!

7、我有一副身體,但我並非自己的身體。我可以看見並感覺到身體,然而凡是可以被看見以及被感覺到的,並不是真正的觀者。我的身體也許疲憊或興奮、生病或健康、沉重或輕鬆,也可能焦慮或平靜,但這與內在的真我全然無關。我有一副身體,但我並非自己的身體。

我有慾望,但我並非我自己的慾望。我能知曉我的慾望,然而那可以被知曉的,並不是真正的知者。慾望來來去去,卻影響不到內在的我。我有慾望,但我並非自己的慾望。

我有情緒,但我並非我自己的情緒。我能覺察出我的情緒,然而凡是可以被覺察的,並不是真正的覺者。情緒反反覆覆,卻影響不到內在的我。我有情緒,但我並非自己的情緒。

我有思想,但我並非我自己的思想。我可以看見與知曉自己的思想,然而那可以被知曉的並不是真正的知者。思想來來去去,卻影響不了內在的我。我有思想,但我並非自己的思想。

我就是那僅存的純粹的覺知,是所有思想、情緒、感覺與知覺的見證。

8、我看見我在尋求不被愛的痛苦感受,我全心地接納這種感受,並且放下對它的需要。

9、我們人會受苦的最大原因,就是抗拒事實。

10、接受了這麼多的應該和理想,我們於是產生了很多的信念、價值觀、態度、標準,來約束自己,也來衡量、批判他人。這些就是我們每日所思想的基礎,可是我們從來不去檢測我們思想的正確性。

遇見未知的自己

凝望床頭,似有一盞燈火為我而亮,對映出的景象卻似穿越了時光回到過去 眼中看到的是乙個伏案讀書的少年,輕輕的咬著筆頭思索著什麼。沒有對未來太多的展望,卻堅信會有美好的未來,沒有熱情如火的愛情,卻篤信自己將有一段難忘的青春回憶。也許這就是少不知愁的滋味,年輕的財富不是縹緲的夢想,而是那可以肆意揮霍的青春...

讀《遇見未知的自己》有感

讀 遇見未知的自己 有感 這幾天抽時間把台灣張德芬的 遇見未知的自己 認真地看了一遍,很久沒有這樣認真的讀書了,讀後讓我非常震撼。在作者行雲流水般的文字的帶領下,讓自己的的心靈做了一次旅行。字裡行間無不讓人感受到作者深厚的積澱。當知道了作者為了追求心靈的快樂,放棄了待遇優厚的女主播踏上尋求心靈之旅的...

《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

最近有幸得到一本修煉內功的書 遇見未知的自己 作者是先前台灣著名主持 張德芬。由於我正處於職業生涯的重規劃期,這個時侯得到此書可以說正是時侯 多謝朋友!遂拜讀,將有共鳴的部分摘抄如下 0 b 自我認知 b 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來自於不清楚自己是誰,而盲目地去攀附 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們的東西 1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