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未知的自己》讀後感

2021-08-25 01:20:31 字數 1315 閱讀 3221

最近有幸得到一本修煉內功的書《遇見未知的自己》,作者是先前台灣著名主持--張德芬。

由於我正處於職業生涯的重規劃期,這個時侯得到此書可以說正是時侯--多謝朋友!

遂拜讀,將有共鳴的部分摘抄如下:

0 [b]自我認知[/b]--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來自於不清楚自己是誰,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們的東西

1 [b]吸引法則[/b]--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樂觀/積極能產生共鳴

2 [b]沒有吃過冰激凌的人不會對冰激凌有慾望[/b]--我們所追求/渴望的東西,往往是我們增經擁有的

3 [b]潛意識-[/b]-潛意識往往不被我們發覺和重視,卻影響著我們的人生方向

4 [b]身體[/b]--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5 [b]能量定律[/b]--擔心是最差的禮物,不如換成祝福

6 [b]釋放[/b]--合理的情緒宣洩,之後用愛心去接納心中的情緒(包括負面的),接受已經發生的事實,丟掉負面的情緒

7 [b]換位思考[/b]--指控別人的時侯有三個手指頭是對著自己的

8 [b]傾聽真實的自己[/b]--

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所有的人和事物都是我們內在的投射,就像鏡子一樣反射你的內在。當外鏡有任何東西觸動你的時侯,記得要往內看。看看自己哪個地方的舊傷又被觸碰了,看看自己有哪些陰影還沒有整理好。不要浪費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變,不可抗拒的東西上。現在內在層面作乙個調和整理,然後再集中精力去應付外在的可以改變的部分。

每個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 都是乙個禮物,只是有些禮物包裝的不夠好看,讓我們心懷怨恨或者是恐懼。所以,它可以是乙個災難,也可以是乙個禮物。如果你能帶著信心,給它一點時間,耐心/細心地拆開這個慘不忍睹的包裝,你會享受到它內在蘊含著豐盛美好/而且是精心為你打造的禮物。

9 [b]自我的定義[/b] --(來自《超越死亡--恩寵與勇氣》)

我有一副身體,但我並非自己的身體。我可以看見並感覺到我的身體,然而凡是可以被看見以及被感覺到的,並不是真正的觀者。我的身體也許疲憊或興奮、生病或健康、沉重或輕鬆、也可能焦慮或平靜,但這與內在的真我全然無關,我有一副身體,但我並非自己的身體。

我有慾望,但我並非自己的慾望。我能知曉我的慾望,然而那可以被知曉的,並不是真正的知者。慾望來來去去,卻影響不到內在的我。我有慾望,但我並非自己的慾望。

我有情緒,但我並非自己的情緒。我能覺察出我的情緒,然而凡是可以唄覺察的,並不是真正的覺者。情緒反反覆覆,卻影響不到內在的我。我有情緒,但我並非自己的情緒。

我有思想,但我並非自己的思想。我可以看見與知曉自己的思想,然而那可以被知曉的並不是真正的知者。思想來來去去,卻影響不了內在的我。我有思想,但我並非自己的思想。

我就是那僅存的純粹的覺知,是所有思想、情緒、感覺與知覺的見證

遇見未知的自己

凝望床頭,似有一盞燈火為我而亮,對映出的景象卻似穿越了時光回到過去 眼中看到的是乙個伏案讀書的少年,輕輕的咬著筆頭思索著什麼。沒有對未來太多的展望,卻堅信會有美好的未來,沒有熱情如火的愛情,卻篤信自己將有一段難忘的青春回憶。也許這就是少不知愁的滋味,年輕的財富不是縹緲的夢想,而是那可以肆意揮霍的青春...

轉讀後感 做最好的自己 一書讀後感

讀了李開復 先生所著的 做最好的自己 一書,讓我感到振奮,對於未來的工作充滿了信心和期待。這不是一本讓人無法理解的枯燥的說教來闡述成功秘訣的書,而是一本有著縝密的邏輯和真實可觸控的案例分析,語言與文字表述流暢,平易近人的書籍,體現了做為一名成功人士的 李開復先生的閱歷的廣泛,對事物觀察的細緻,有著豐...

遇見未知的自己(上)

1 這個內在真我不會隨你的身體而生,也不隨著死忘而消失,它可以觀察人世百態,欣賞日出月落,雲起雲滅,而歲月的流轉,環境的變遷,都不會改變它。2 我們通常認為,空間是空的,而物質是實在的。可是事實上,任何物質本質上都是空的。很多現代偉大的物理學家告訴我們,即使看起來像固態的物質,包括你的身體在內,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