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北伐的目的根本不是為了滅魏,而是一統三秦

2021-06-08 16:15:31 字數 925 閱讀 7061

魏蜀之戰,先後有兩大勝負手,一是漢中地的歸屬,乙個就是關中地的歸屬。誰佔據了全部,誰就是又乙個秦帝國。結果是兩家各佔乙個。諸葛亮北伐的根本目的,不是為了滅魏,而為了一統三秦;而司馬氏則對諸葛亮打的是什麼算盤心知肚明,鑑於曹魏國內外博弈的情況,司馬氏決定固守關中,耗死諸葛亮和他的蜀漢,同樣也不斷消耗曹氏集團。至少在曹魏國內,能有天下戰略眼光,與諸葛亮棋逢對手的,只有深得曹操真傳的司馬氏了。我甚至認為,曹操之後,曹魏的歷史就已經結束了。曹氏後人以曹丕和曹叡為典型,精於內政,還算知人,但毫無天下戰略眼光。比如曹丕晚年竟然抽調國力去進攻毫無意義的東吳,一朝敗績身死,魏國關中空虛;繼位的曹叡不知迅速充實關中,渾然不知諸葛亮北伐的真正目的。史稱操、丕、叡為曹魏三祖,有些貶壓曹操抬舉子孫之嫌。曹操的天下戰略沒有傳給曹氏宗親,反倒讓司馬氏學去了,天下盡歸司馬氏也只是時間問題了。懂天下,才有資格擁有天下。

而蜀漢那邊兒,至於魏延什麼兵出子午谷直取長安速戰速決的眼光,就缺乏戰略了。這也是為什麼諸葛亮不敢把蜀漢大權交給魏延的原因。他認為魏氏的眼光太差了,又不大服管,倒不如給乙個聽自己話的後生,蜀漢或許還有活下去的希望。

當然了,無論如何都不會有東吳什麼機會,東吳自始至終都是魏蜀兩家用來制衡對手的棋子罷了。孫權也對自己的戰略地位心知肚明,制衡自保之國策,可以說是孫權和他的東吳面對魏蜀兩大軍事強敵之下唯一可取之道。當然,這也只能解決一下東吳能活多長的問題,滅國是早晚的事兒。歷史沒有給東吳以任何機會成為最後的贏家。相對於魏蜀兩家,東吳的最大敵人是曹魏,但它最該進攻的卻是蜀漢。因為它去攻略曹魏的中原腹地沒有任何意義,根本就佔不住,早晚會被西面的蜀漢打退,一潰千里,漢楚戰爭就是前車之鑑。若東吳攻占西蜀,與北方劃江而治,倒可能活得更長久。但東吳最悲催的地方就在於,無論它去進攻誰,都會導致另一方統一分屬魏蜀兩方的三秦之地,從而得以「兵出函谷」,重走秦帝國統一之路,到時候東吳自己也就亡了。東吳無**擊誰都會打破三足鼎立的平衡,導致天下一統程序的加快,也就是自己滅亡程序的加快。所以,東吳只能哪邊都不打,坐等滅亡罷了。

諸葛亮寫給兒子的信

諸葛亮寫給兒子的一封信,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但是對於為學做人有精簡而且具體的忠告。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慧型,在今天的科技時代,原來仍然有其參考價值。年青時聽人 說 真正的智慧型,可以超越時空,歷久常新。初時不知所以,現在覺得所言甚是。讓我們一起向諸葛亮老師學習十堂課,在變局中安身立命,在逆境中找到力量...

亂談諸葛亮的團隊建設

今天開啟電視,碰巧看到央視正在重播 三國演義 演的是諸葛亮正在向阿斗請求第六次出師伐魏。諸葛亮的才能自然是勿庸置疑的,對工作也是鞠躬盡瘁,但為什麼他老人家六出祁山,最終也沒能達到伐魏的目的呢?今天我重新思考這個問題,偶有所得。如果把伐魏當作乙個專案來看,諸葛亮看上去是乙個幾乎無可挑剔的專案團隊領導。...

M1的事後諸葛亮

原先不知道還有這個,所以比較晚。下面進入正題 我們組負責的是學霸系統中webui方面的使用者管理。經過四個星期的奮鬥 plan coding review 算是基本完成了alpha版本。一下是對於m1階段開發的一些總結以及感悟 1.設計很重要。在m1的開頭,對專案整體的把握不是很好,導致設計上有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