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管理中 採購管理

2021-06-12 10:01:58 字數 3754 閱讀 7393

採購管理(procurement management)

採購管理是計畫下達、採購單生成、採購單執行、到貨接收、檢驗入庫、採購發票的收集到採購結算的採購活動的全過程,對採購過程中物流運動的各個環節狀態進行嚴密的跟蹤、監督,實現對企業採購活動執行過程的科學管理。採購管理包括採購計畫、訂單管理及發票校驗三個元件。

[編輯]

採購管理的內容

採購計畫管理

採購計畫管理對企業的採購計畫進行制定和管理,為企業提供及時準確的採購計畫和執行路線。採購計畫包括定期採購計畫(如周、月度、季度、年度)、非定期採購任務計畫(如系統根據銷售和生產需求產生的)。通過對多物件多元素的採購計畫的編制、分解,將企業的採購需求變為直接的採購任務,系統支援企業以銷定購、以銷定產、以產定購的多種採購應用模式,支援多種設定靈活的採購單生成流程。

採購訂單管理

採購財務管理

採購財務管理中,發票管理是採購結算管理中重要的內容。採購貨物是否需要暫估,勞務採購的處理,非庫存的消耗性採購處理,直運採購業務,受託代銷業務等均是在此進行處理。通過對流程進行配置,允許使用者更改各種業務的處理規則,也可定義新的業務處理規則,以適應企業業務不斷重組,流程不斷優化的需要。

採購檔案管理

[編輯]

採購管理的三個層次

交易管理,簡單購買(transaction)

較初級的採購管理多為對各個交易的實施和監督。其特徵為:

圍繞著採購訂單(po,purchase order);

與**商較容易的討價還價;

僅重視諸如**,付款條件,具體交貨日期等一般商務條件;

被動地執行配方和技術標準。

採購管理(procurement)

隨著對前期大量訂單的經驗總結和彙總以及管理技能的提高,管理人員意識到**商管理的重要性;同時,根據自身的業務量分析(abc法),整個logistics系統的要求,合理分配自身的資源,開展多個專案管理。這個階段的特徵為:

圍繞著一定時間段的採購合同,試圖與**商建立長久的關係;

加強了對**商其他條件的重視,如訂單採購週期(lead time)、送貨、經濟批量、最小訂單量和訂單完成率;

重視**商的成本分析;

開始採用了投標手段;

加強了風險防範意識。

策略性採購 **鏈管理(strategicsourcing-supply chain management)

目前比較新的概念策略性採購,其特徵是:

與**商建立策略性夥伴關係;

更加重視整個**鏈的成本和效率管理;

與**商共同研發產品及其對消費者的影響;

尋求新的技術和材料替代物,oem方式的操作;

充分利用諸如跨地區,跨國家的公司(工廠)的集團力量集中採購;

更為複雜,廣泛的應用投標手段。

其中,集中採購的手段正被愈來愈多的公司採用。集中的概念事實上包含兩層含義:集中集團內各分公司/各工廠的採購量;採購量集中給少數的**商,以圖獲取規模效應帶來的節省。更進一步的工作,是進可能地減少材料的規格或標準,以圖從**商在原料採購和生產加工收益中帶來節省。

[編輯]

採購管理的誤區

採購、外協工作在企業運營中地位十分重要,它的影響往往最直接、最明顯地反映到成本、質量上,對於工程公司、商貿公司等企業由於採購、外協的比重大,採購管理的意義就更加重大了。然而,根據對幾家不同型別、不同性質的企業的調研和管理諮詢,目前不少企業的採購都存在管理的誤區,有些幾乎已成通病。

採購只要保證「貨比三家」就行了

很多企業的管理者認為管採購只要保證「貨比三家」就行了,通常都要求負責採購的工作人員申報採購方案時都要提供至少3家**,管理者審批就看有沒有3家的比價,再選乙個**合適的(絕大多數時候是選**最低的那乙個)。這個辦法很簡單,在採購管理上,把這種採購方式叫作「詢價採購」或「選購」。但這樣的管理方法有沒有問題呢?有。而且問題還不少。其實,很多管理者都可能會發現「貨比三家」的方法經常失靈:這3家是怎樣選出來的?中間的**商算不算數?同樣類別的採購這次審批的3家和上次的3家是不是同樣3家?會不會有申報者通過操縱**資訊影響審批者決策的可能?為了防備這種可能,我們往往又要求採購工程師只提供客觀的**而不能有任何主觀評價,結果上邊的問題依然存在,又遮蔽了可能有用的決策支援資訊,還免除了申報者的責任。

為什麼「貨比三家」還不管用?這並不是「詢價採購」方式本身的問題。問題的根本原因是沒有配套的合格供方管理機制。在這種情況下,採購的管理者最終簽字選擇**商,表面上擁有絕對的決策權,但由於採購人員可以自由詢價,從而擁有實際的決策權。這種管理模式不改變,無論怎樣「貨比三家」都是徒勞的。

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是要給採購人員的詢價活動圈定乙個範圍,這就是「合格供方評審」。「合格供方評審」本是質量管理的概念,但從更廣義和實用的角度,就是管理者按照乙個質量、成本等方面的標準,劃定乙個範圍。這個範圍可以由企業高層管理者直接決定,也可以由乙個委員會決定。總之,採購執行人員不能單獨決定這個範圍,也不能跳出這個範圍活動,並要對每次採購活動中這個範圍內的決策支援資訊負責。

招標「一招就靈」

招標的採購方式給人以客觀、公平、透明的印象,很多管理者認為採取招標方式,可以引入競爭,降低成本,也就萬事大吉了。但有時候招標也不是「一招就靈」。為什麼要招標?什麼情況下該招標?還有什麼情況可以採用更合適的採購方式?這涉及到採購方式選擇的問題。目前,常用的採購方式有很多。常用的主要有:招標採購、競爭性談判、詢價採購、單一**採購等。

招標:除了終端使用者及相關法規要求必須實行招標的情況以外,在對採購內容的成本資訊、技術資訊掌握程度不夠時,最好採用招標的方法,目的之一是為了獲得成本資訊、技術資訊。

競爭性談判:招標時,我們可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或者投標人數量不夠,或者投標人**、能力等不理想,有時反覆招標還是不成,是否繼續招標,很是讓人苦惱——招也不是,不招也不是。其實,這時候我們沒有必要非認準招標不可,大可以採取「競爭性談判」的方式。競爭性談判的方法與招標很接近,作用也相仿,但程式上更靈活,效率也更高一些,可以作為招標採購的補充。

詢價採購(即選購):對於我們已經很好掌握了成本資訊和技術資訊的採購商品(包括物資或服務),並且有多家**商競爭,我們就可以事先選定合格供方範圍,再在合格供方範圍內用「貨比三家」的詢價採購方式。

單一**採購:如果我們已經完全掌握了採購商品的成本資訊和技術資訊,或者只有一兩家**商可以**,公司就應該設法建立長期合作關係,爭取穩定的合作、長期**優惠和質量保證,在這個基礎上可以採用單一**採購的方式。

合理運用多種採購方式,還可以實現對分包商隊伍的動態管理和優化。比如,最初我們對採購內容的成本資訊、技術資訊不夠了解,就可以通過招標來獲得資訊、擴大分包商備選範圍。等到對成本、技術和分包商資訊有了足夠了解後,轉用詢價採購,不必再招標。再等到條件成熟,對這種採購商品就可以固定一兩家長期合作廠家了。反過來,如果對長期合作廠家不滿意,可以通過擴大詢價範圍或招標來調整、優化**商或對合作廠家施加壓力。

檔案儲存好,採購資訊就都留下來了

在調研和諮詢過程中,有不少管理者很早就意識到採購管理存在問題,但苦於無力改進或來不及改進,於是要求相關人員把所有和採購相關的記錄、檔案統統存檔,以待具備條件時分析資訊、改進工作。但實際上,從這些儲存完好的採購檔案中,往往還是得不到充足有用的資訊?甚至有很多必要的資訊永遠無法獲得了。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於採購工作過程不夠規範引起的。比如,規範的採購管理要求在詢價時**商應對不同規格型號的裝置單獨**,但採購人員往往把不同規格型號的裝置打包,有時甚至把不同型別的裝置打包詢價,每次打包的方法和數量都不一樣。這樣一來,歷次詢價資訊無法落實到具體產品,無從比較,在管理者決策時還是無法判斷本次採購**是高是低。

可見,採購工作過程管理的改進和採購資訊的收集是相互影響的,要改進採購管理還是要及早,想把資料先存下來等有條件了再談改進,往往是到了想起改進採購管理的時候,相關的資訊缺失就已經很嚴重了。

專案管理 採購管理

目錄 1 規劃採購 2 實施採購 3 控制採購 4 結束採購 採購管理主要步驟 需要編寫乙個文件寫明我們需要採購什麼 什麼時候採購 通過什麼採購等內容。按照計畫去實施,選中了 商 簽訂了合同。對採購管理進行監控,監督合同的執行 為達到採購目標,對採購活動制定定額 規章制度 工作程式 採購標準 驗貨條...

專案採購管理

眾所周知,公司的根本目標是追求利潤最大化。增加利潤的方法之一就是增加銷售額。假設某公司購進50000元的原材料,加工成本為50000元,若銷售利潤為10000元,需實現銷售額110000元。如果將銷售利潤提高到15000元而利潤率不變,那麼銷售額就需實現165000元。這意味著公司的銷售能力必須提高...

專案採購管理

眾所周知,公司的根本目標是追求利潤最大化。增加利潤的方法之一就是增加銷售額。假設某公司購進50000元的原材料,加工成本為50000元,若銷售利潤為10000元,需實現銷售額110000元。如果將銷售利潤提高到15000元而利潤率不變,那麼銷售額就需實現165000元。這意味著公司的銷售能力必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