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雙螺旋結構是大自然長期進化的結果

2021-06-28 16:03:43 字數 931 閱讀 5181

1953

年,沃森與克里克發現了

dna雙螺旋結構模型,一時間引起全球學術界的極大興趣與關注。這是為什麼呢?

近年來,有人想用廣義相對論證明

dna雙螺旋結構的必然性,有點兒牽強。

dna是生物大分子具有什麼物理結構,是大自然億萬年長期進化的結果,不需要數學證明。

昨日,天氣很好,我去學校校園散步,有感。回家之後,我立即動手用兩根細鐵絲做了乙個

dna雙螺旋結構的物理模型。讓我感到驚喜的是,這兩根細鐵絲只有一種可能性:一條是右旋,另一條是左旋,才能相互「配對」組成

dna的雙螺旋結構,否則,根本做不成「雙螺旋」柱體的樣子。注意:這兩根旋轉形狀的細鐵絲,不需要不斷地相互扭動,就能形成乙個雙螺旋「柱體」,只需要相互橫向不轉動地併排放置在一起,就成了

dna「

雙螺旋」柱體。這有什麼意義呢?

我們設想,這兩根細鐵絲很長很長,分別在其上面塗抹

4種不同的顏色,使得不同顏色的小片段(這就是所謂的「基因」片段)的排列順序嚴格一致。這樣一來,每條細鐵絲上面所攜帶的遺傳資訊都是一樣的,也就是說,兩條細鐵絲互為備份。

根據以上這種做法,我們知道,兩條看似相互纏繞糾結在一起的「雙螺旋」柱體,很容易在瞬間之中就被「分開」了。兩條分開的細鐵絲承載著完全同樣的遺傳資訊。

進一步我們設想,把一條細鐵絲放入乙個裝有「營養基「的大燒杯之中,這條細鐵絲上的原子處於化學」飢渴「狀態,拼命地從四周的「營養基」吸引相互耦合的原子,形成一條旋轉方向相反的細鐵絲,最終產生兩條纏繞在一起的」雙螺旋「新柱體。

現在,我們把大燒杯換成生物細胞,

dna大分子如何**繁殖的過程就容易明白了。首先是

dna大分子的**繁殖,隨之是細胞的**繁殖。這就是生物進化遺傳的奧秘。沃森與克里克發現了這個奧秘。

說明:」培養基「必須富含dna

大分子所需要的化學元素缺一不可。

袁萌 2月

9日

如何使用3D MAX建造出DNA雙螺旋結構

首先,在基本上掌握了dna雙螺旋結構以及3dmax的簡單的使用方法之後,我們便可以建造dna雙螺旋結構了。在 3dmax中利用基本標準形狀來建造單個鹼基配對的情況,即利用基本形狀中的球體和圓柱體來構造兩顆求和圓柱連線在一起,調整好自己想要的形狀即可。之後,先調整一下軸,也就是選中索要調整軸心的物件,...

輸出雙螺旋矩陣

實驗室師兄找工作時在有道遇到的一道筆試題 列印雙螺旋矩陣。雙螺旋矩陣的定義如下,矩陣的最中心是1,往上是2,右拐3,向下4,然後依次5 6,7.構成一條順序增大的螺旋線,此外,如果從中心往下走的話,也是一條對稱的螺旋線。題目是給定乙個矩陣維度n,將其列印出來,示例如下。要求在紙上把 寫完整,時間半小...

雲棲科技評論 數字時代需要雙螺旋

1953年,詹姆斯 沃森和弗蘭西斯 克里克在 自然 雜誌上公開了他們發現的dna雙螺旋模型,人類從此對構成生命的基礎結構有了深入且微觀的認識,在此之後數十年,以dna雙螺旋結構為基礎,人類在醫學 生物化學 生理學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為什麼dna會呈現雙螺旋結構?因為只有組成dna的鹼基排列呈現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