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邏輯學 學習邏輯學的思想準備 真相

2021-08-07 10:32:30 字數 1658 閱讀 5118

所有的邏輯推理,所有的論證,目的只有乙個:找出某個事物的真相。這是個艱鉅的任務,因為在有些情況下,真相是難以捉摸的。但不探尋真相更荒謬,因為真相是我們所有努力的意義所在。那種真相永遠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想法同樣是荒謬,因為它否定了我們所有的努力,使之看來毫無理性,毫無意義,使真相淪落為妄想。

真相有兩種基本形態,一為本體真相,一為邏輯真相。其中,本體真相更為基礎(前面還說過 事物是比事件更為基礎的事實)。所謂本體真相,指的是關乎存在的真相。某個事物被認定是本體真相,如果它確實是,則必然存在於某處(也就是說本體真相表明事物是客觀存在的)。桌上有一盞燈,這是本體真相,因為它確實是在那裡,而不是幻象。本體真相的對立面是虛假的幻象。

注:事物是更為基礎的事實,事件必須建立在事物的基礎上。

本體真相是更為基礎的真相,邏輯真相必須建立在本體真相的基礎上。

邏輯真相,如你猜測的那樣,是邏輯學家直接關注的真相形式。邏輯真相僅僅是關乎命題的真理性。更寬泛地說,它是在我們的思維和語言中自動呈現出來的真相(主觀的)。讓我們仔細考察一下邏輯真相的概念,後文將證明它是極其重要的。

我們回憶一下前文提到的命題的定義:乙個可以作出真假判斷的語言表述。肯定乙個命題就是判斷它為真,反之亦然。

乙個命題如果真實地反映了客觀事物,那麼它就為真(即觀念與本源完全耦合)。例如乙個命題說,一艘船泊在碼頭上。如果這裡確實有一艘船,確實有乙個碼頭,而這艘船確實泊在碼頭上,那麼這個命題就是真的。乙個真命題的作用,就是以語言位媒介,將大腦中的觀念(主觀事實)與相應事物的真實狀態(客觀事實或本源)聯結起來。如果上述命題所說的與現實情況並不相符,則命題就是假的。

注:命題的真假表明了觀念與客觀事實聯結狀態,為真則聯結,為假則斷開。

在任何特定情況下,對真相的確認都要去檢查別人所認定或推測所得的真相在現實中是否存在依據。確認真相就是要達到主觀與客觀的統一。但是這裡我們所要關注的焦點是事物的客觀情況。如果我不能確認乙個命題的真假,比如說「狗在車庫裡」,那麼僅僅在大腦中反思狗啊,車庫啊或者其它相關概念是無助於我解決這個問題的,我得親自到車庫去看看。從這一點也可以清楚地看出,為什麼我們說本體真相更為基礎。決定命題真假的依據是現實情況,而邏輯真相是建立在本體真相的基礎之上的。

讓我們來看看謊言。其實撒謊是乙個心理問題而非邏輯問題。當人們撒謊時,腦子裡其實很清楚現實世界中真相是什麼,而在表述時卻有意地期滿篡改。用符號來表示就是說,你知道「a是b」,但你說出來的確實「a不是b」。

邏輯真相,如我們所見,反映的是命題內容與客觀事實之間的關係。所以,對真相的本質的理解就順理成章地稱為符合論。另一理論——融貫說,則從屬於符合論。

融貫說意指,如果乙個命題與某個已經得到證明的理論或思想學說一致(相融貫),那它就是真的。以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為例,如果說某個關於物質世界的特殊命題是真的,那是因為它與相對論是一致的。使這個命題邏輯上正確的正是相對論本身,因為相對論被認為是真實地反映了物質世界客觀規律的理論,它與真實的物質世界是相復合的。我們可以看到,融貫說如果想成立,必須依靠符合論,因為符合論更為基礎。

我們應該注意到,依據融貫說得出的結論可能是非常荒謬的,因為它所依賴的基礎並非客觀世界中的現實情況,而是某種理論或思想學說,而任何理論或思想學說都可能是錯誤的,或者已經過時,與現實世界並不相符。

注:融貫說依賴的是某種理論或思想學說,而非客觀世界。

符合論是對真相的本質的理解。

對真相的本質的理解產生了某種理論或思想學說,而某個命題有依賴於融貫說。那麼,對真相本質理解錯誤,則導致理論或思想學說的錯誤,進而使依賴它的命題也錯誤。

簡單邏輯學 學習邏輯學的思想準備 觀念聯絡事實

人類認知由3部分形成 1 客觀存在的事物 2 事物在大腦中的反映 3 我們為其創造的語言,借之我們才能與他人交流。以貓為例,首先要有乙隻貓,然後才會確立關於貓的觀念,隨後才有 貓 這個大家認可的詞。所有一切都 於貓的客觀存在,如果沒有這個客觀存在,就無所謂關於貓的觀念和語言。我們已經強調過反映客觀事...

《簡單邏輯學》總結

乙個完整的邏輯論證 我們的消費心理實在遠遠不夠成熟 a.先明確消費心理是什麼 b.表現的行為現象是什麼 c.成熟的表現是什麼樣子 d.不成熟的表現是什麼樣子 e.成熟與不成熟之間的量化區別。學習邏輯學的雙重意義 雙重意義 1 它將使我們對正確推理有更深入的了解,讓我們的神經更為敏銳,從而使我們更加堅...

簡單邏輯學 邏輯學的基本原理 正確論證

乙個論證,如我們所見,有兩個基本要素 前提和結論。如果乙個經濟學家作出了乙個 比如,通貨膨脹將在未來六個月內收縮,並且希望不經過任何解釋,大家就可以接受他的觀點。此時,這個 的可信度完全取決於這個專家的權威性。因發言人的權威性而接受他的觀點也不是不合理的。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們都在這麼做。如果某人是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