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互動設計師的成長

2021-08-08 20:24:17 字數 3456 閱讀 2586

關於互動設計師的成長,分享一些想法和經歷:

1. 互動設計師應當具備的能力

如果我們簡單的將使用者體驗領域涉及到的技能分為:使用者研究、產品(概念/功能)設計、互動設計、視覺設計、工程技術,我認為任何乙個互動設計師和視覺設計師等等,都應該具有整體的復合技能,只是哪部分更多哪部分更少的問題。

1) 使用者研究:對於互動設計師,不具備基本的使用者研究能力,無法吸收來自使用者的「資訊營養」,如何做出真正以使用者為重心的設計呢?觀察法、訪談法、問卷法、可用性測試、行為資料分析等等,這些基本的方法應該要有所掌握。

2) 產品(概念/功能)設計和互動設計:這方面不必多說,互動設計師必須有大局觀,能夠真正的理解產品的思路和方向,從互動的角度實現產品層面的意圖。這也是很多互動設計師轉向產品設計師、產品經理的原因,在很多方面有交叉。

3) 視覺設計:視覺設計是很多互動設計師的軟肋,常常無法忍受一些互動設計師做出的沒有美感的文件。現在,特別是在移動網際網路的設計領域,互動和視覺往往是高度交叉的。互動會影響視覺,視覺反過來也會影響互動。對於乙個互動設計師,在做互動設計師,腦海中就應該浮現出視覺的輪廓,為視覺設計留下能夠發揮的空間。另外,互動設計師一定要有很好的視覺設計的感覺,知道如何判斷好的和不好的視覺設計。畫素眼(能夠通過肉眼分辨出一畫素的差別)至少要具備吧?

4) 工程技術:互動設計往往直接對口工程開發,對工程技術的理解不可或缺。其實所謂了解技術,並不是一定要能夠立刻寫**。如果我們看看周圍很多「懂技術」的人,可能已經很久沒有自己寫**,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對技術的把握。術業有專攻,對於互動設計師,真正要做的是理解技術可行性區間,知道在現有的技術下有哪些可能性,這需要不斷的積累,包括系統的學習和不斷向工程師學習。我自己在做 ios 和 android 的設計時,都讀過相應的開發書籍,另外也會注意看新的產品,讓自己的知識庫更充實。以上是互動設計時所應具備的幾方面的能力,在這樣的前提下,互動設計師的成長,其實就是不斷的提公升自己在這些方面的能力。具體如何去學習,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途徑,即使沒有專門的老師來教(事實上這個行業早期的互動設計師主要都是自學),現有的各種資源也已經足夠學習,同時還要注意實踐。

2. 再大的熱情也不如立刻行動

我在面試設計師時,發現乙個問題,一些面試者會告訴我他們對這個領域多麼有熱情、多麼看好,希望以後能夠成長為一名優秀的設計師。這時候,如果他之前還沒有過實踐經驗,我就會問,那麼你都讀過哪些互動設計師相關的書籍,很多時候,得到的答覆讓我很失望,寥寥無幾。很多人只是讀過一些網上的碎片化的文章就上戰場了。現在市面上已經有非常多的和使用者體驗、互動設計有關的圖書,在豆瓣上能搜到一堆的推薦,如果有熱情,就付諸實施,在沒有實踐之前,先多去吸收營養。

3. 動態學習與快速學習

互動設計本身是多學科的領域,越是深入,就越發現多種學科知識的重要性。前兩年我讀的比較多的書是建築設計、城市規劃等等方面的書籍和資料,因為發現乙個互動設計師和建築設計師在很多方面是相通的,都需要處理人和物的關係,甚至很多方法也是可以通用。現在閱讀的範圍更雜,社會學、技術思想等等,都能對平時的設計工作起到間接的幫助。自學能力非常重要,如果你需要研究資料,卻缺乏統計學方面的知識,怎麼辦?很簡單,找點資料學習就可以,需要用什麼就學習什麼。

4. 成為 geek

互動設計師本身需要是超級使用者,這意味著需要大量的、甚至瘋狂的用相關領域的各種產品,讓自己沉浸到產品裡面去。例如,對於移動網際網路領域的互動設計師來說,手機裡沒有幾百應用、或者沒有不同平台的手機,都是不正常的。我遇到的一些朋友追求簡單的生活,並不希望被科技所左右,這沒有錯,但是作為互動設計師,這是工作,這是修煉,這是成長中必須的。量的積累非常重要。我的一些朋友,見面時坐在一起都習慣拿對方的手機看看裡面有什麼好的應用,對於好應用、好設計的敏感是一種職業習慣。我們做最美應用(這是廣告吧),最開始就是這樣的目的。

5. 超出使用者與回到使用者

掌握大量資訊之後,還需要能夠回到使用者的視角。互動設計師永遠不代表自己,而是代表使用者,自己隨時要化身為使用者,動態切換。張小龍之前講過類似的意思。對於互動設計師來說,超出自我很重要,當我們看乙個產品時,應該能夠很快找到互動的問題所在,而這些問題都不應該和我們自身的認知有關,而是同我們所採取的使用者視角有關。當我們不斷了解使用者、不斷積累領域經驗時,我們會自己積累一些經驗點,知道目標使用者群會在哪些地方容易犯錯,而我們要對這些地方高度敏感。對於互動設計師,去親自做做使用者研究非常有必要。當我們親自做過幾十個可用性測試後,對於使用者會有非常切身的感受,通常都會發現,我們原本想象的使用者行為很多都是錯誤的。有時僅僅是用觀察法也很有用。我曾經在地鐵上觀察了上百名使用者使用手機的行為,其實是非常簡單的事,只要去做。

6. 重新學會寫字與說話

互動文件需要清晰、易懂,文件本身應當具備很好的可用性(usability)。能夠寫好 ppt 也非常重要,其實所有輸出都需要設計,很多互動設計師能夠做好設計,卻做不出清晰、明確並且令人賞心悅目的 ppt,這實在不應該。互動設計師還應該訓練自己有很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做出好的設計是一方面,另一半功夫是要讓大家都知道這是正確的設計。

7. 學會「推動」

互動設計師需要和團隊中不同的角色和協同配合,想要真正做好工作,不僅僅是做好自己的輸出,還要能夠推動各種資源去做事情,當然前提必須是正確的事情。這和具體的團隊有關,有的團隊這種工作大多由產品經理承擔,而有的團隊則需要互動設計師自己去做(例如我在過的團隊幾乎都是同時做互動設計師和產品經理),這時溝通能力、知識面(例如對技術的了解)甚至是毅力會非常重要。以前合作過的工程師,某一次向別人介紹我們,說這是他見過的最「殘忍」的設計團隊…當然最終成果也很理想。

8. 和團隊其他成員的同理心

好的互動設計師,都有不錯的氣場,能夠被團隊的其他角色所信任。這種信任,其實是建立在長期的聲譽積累之上。互動設計師和開發工程師的合作往往很多,有乙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就是珍惜工程師的勞動。

乙個簡單的設計,可能意味著做開發的兄弟要加班很久,所以問題來了,這個設計是好的麼?有沒有替代的設計,能夠讓工程投入的價效比最高?我在做設計時經常會和做開發的兄弟們一起討論,詢問設計方案可能的開發工作量,然後深入的弄清楚具體哪一點的投入大,我們有沒有辦法去繞過。和我合作過的工程師加班是必須的(因為總是想做出更好的東西),但是我會盡量確保他們的工作都不是無意義的。曾經在某企業,和我合作過乙個專案的工程師做完就公升職了^_^ 互相都開心,這對於大家也是一種回報。

但是當然,互動設計師自己的素質要夠強,能夠了解門門道道。有一次,我請乙個做開發的兄弟實現乙個設計,兄弟可能工作太多,直接和我說這個實現不了…我就說了一句話「你蒙我」。然後兄弟就回去考慮了,過了一會回來說「我剛才蒙你了...想清楚了,能做啊」(當然大家都是玩笑,團隊內的感情很重要,互相在原則問題上要非常信賴)。

9. 找乙個好專案,乙個好團隊

互動設計師非常依賴具體的專案和團隊,沒有好的機會,自己再使勁也不出來。這些專案應當是能夠給互動設計師充分發揮的空間。而好的團隊,必須要重視互動設計的作用。在行業當中,其實很多企業並不重視互動設計,或者是並不真正了解互動設計,沒有足夠的支援,這裡面的機會成本需要設計師好好衡量。

10. 細節與理想主義者

互動設計師(實際上所有設計師)都需要關注細節,帶給使用者哪怕一點點改進,都應該讓我們感到快樂。當然這需要處理好優先順序,將好鋼用在刀刃上,優先改進那些最重要的部分。只有理想主義者才能做好設計!每時每刻,我們都堅信,創造更好的體驗,是我們的使命。無論遇到多少困難,我們都會盡最大努力去創造乙個「更美」的產品。

初識互動設計師

在網路上找 了一些資料,對互動設計領域有了乙個初步的了解。什麼是互動設計?一款產品最重要的是使用者體驗,而互動設計能夠改善使用者體驗。具體來說互動設計是為了使資訊更直觀,使產品更人性化。互動設計師的職責及產出?即 互動設計師是幹什麼的?互動設計師需要了解使用者的使用習慣,了解使用者是如何來操作,以及...

聊聊設計師成長的四個階段

劉津legene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時常會感到茫然,感覺遇到瓶頸,然而突破後又覺得能力得到跨越式的提公升。但一想到從未經歷過的未來,又會感到茫然,不知道該走向 如果當我是乙個初學者的時候,能看到前輩分享的成長經歷,是否會少走彎路呢?最近恰好對過去和未來有了新的思考,希望能以過來人的身份分享給後面的人...

互動設計師應該如何設計作品集

既然是互動設計的作品,則不同於gui或平面設計,也不是使用者研究的結論展示,而應該是面對問題,綜合考慮提出最佳的解決方案並將其實施執行,因此互動設計師的作品集應該重點突出實際專案中面對問題提出解決方案這一系列過程,以及最終的效果。1.設計案例最好是實際專案,而不是自己做的再設計 互動設計師在實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