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年讀500本書,你呢?

2021-08-18 07:14:36 字數 4912 閱讀 2104

你一年讀多少本書?

甚至,官方統計口徑也會這樣說:據新聞出版研究院調查,2015 年國民人均閱讀量為 7.84 本,含紙質書和電子書。云云。

l先生,您知道得這麼多,想問您一年會讀多少本書呀?

我一直不太理解這種問法。

當你問「一年讀多少本書」時,如何才算是「讀」一本書?什麼樣的「書」才計入其中呢?

讀一兩頁算嗎?讀一半算嗎?還是一定得把一本書從頭到尾讀完?

**算嗎?雜文算嗎?還是只能計算知識型書籍?

如果你讀的都是這類通識書籍 —— 《社會學》《心理學與生活》《營銷管理》《認知神經科學》,那一年下來,能「完整讀完」7.84 本,都已經非常了不起了。這意味著你入門了 7.84 個領域。

而換成**呢?一年 300 本都不在話下。

所以,這種說法有什麼意義呢?

這個問題,實際上我在「

讀書最大的誤區是什麼?

」中就講到過,但當時只是匆匆一提,很多地方沒說清楚。

今天想好好聊聊這個問題。

如果僅僅抱著「讀完一本書」的心態去閱讀,會有什麼後果呢?

你會很容易把「持有」當做「擁有」,把閱讀本身,當成學習的效果。

我經常能看到這樣的對話:

這樣思考的人,往往忽略了乙個問題:為什麼要把「一本書」當成乙個單位呢?

一本書沒有讀完,你就什麼都沒有得到嗎?

一本書讀完了,你就真的「學懂」了嗎?

並不是。一本書之所以成為一本書,所呈現出來的是作者的邏輯框架。哪些內容放進去,哪些內容不放,是由作者所決定的。

全盤接受作者的邏輯框架,你就只是在複製別人的大腦而已。

我經常會碰到一些這樣的人。他們會有意無意地談到「我一年要讀80/100/120/150本書」,言談中有一點點自矜,期待著你的驚訝,彷彿這是一件很值得讚嘆的事情。

有時候,他們還會熱衷於做「思維導圖」,做「乾貨筆記」,進行濃縮 —— 當你問「這本書都講了什麼」時,他會非常快地拿出筆記和導圖。

很棒。但我想問一下:你自己的看法呢?

你讀了這麼多的書,那我給你乙個主題,比如「學習」—— 不,請不要引用,不要給我看思維導圖,也不要告訴我「這本書講了什麼」,請告訴我,對於「學習」這個話題,你的看法是什麼?

不妨想一想,你能不能回答出這個問題?

實際上,這就是很多人的癥結:我們過於重視「讀很多本書」,過於追求「掌握每一本書」,但卻很少有人真的去思考:我的看法是什麼?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下意識地把「讀完一本書」當做乙個「題目」,而把「做完一本書的筆記」看作這個題目的「答案」。

想一想,你閱讀的過程,是在做題、尋求答案,把它當成任務,還是真的出於自己的問題導向?

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呢?解題,是別人給你出一道題,讓你去解出答案。而問題導向,是我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從而通過各種渠道、方式,去尋求這個問題的思路。

以「學習」來說,僅僅讀《學習之道》《刻意練習》足夠嗎?遠遠不夠。如果我想形成自己的看法,我可能需要去研究心理學,神經科學,教育學,自我管理,我需要去了解原理、案例、工具,把它們彙總起來。

我可能會去找 30 本書,每本書摘 10% 的內容,把它們組合在一起,重新打散、重組,形成乙個體系 —— 這就是「我的看法」。

請問在這個過程中,我讀了幾本書呢?

不要成為復讀機。否則,讀了再多,你也只是在重複別人的二手資訊而已。

這裡就會引出兩個問題。

1)我如何知道我的「看法」是合理的?

2)這種方式是否適合大多數人?

第乙個問題非常必要。實際上,確實存在許多這樣的人:對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但這些看法常常經不起推敲。

但回答也很簡單:不輕易下任何乙個斷言,永遠都要去思考,它背後的支撐是什麼。

舉個例子,我常常強調乙個觀點:輸出是最好的內化。為什麼呢?這是有實實在在的支撐的。

在心理學中,徹底記住乙個資訊,需要不斷複述去強化它。而複述又分為兩種,機械複述和精細複述。前者是單純的背誦,效果有限。後者是結合自己已有的知識,對這個資訊進行聯結和重構,讓它跟自己的知識網路建立更多的「鉤子」,從而記得更牢。

而輸出,無論是口頭、還是文字,就是一種典型的「精細複述」。

而前面講的「把讀書當做解題」,也是一樣的,**自「契可尼效應」。我們總會下意識地覺得,拿到一本書,它就是乙個任務,我得把它「讀完」,否則,這個任務就沒有做完,就總覺得很難受。

像這樣,反向去倒推自己的每乙個「看法」,尋找是否有堅實的支撐。如果不能自圓其說,就去讀書、搜尋資訊,尋找支撐。如果發現找到的資料跟看法矛盾,就去尋求「正反合」—— 這就是乙個不斷迭代和公升級認知的過程。

這個過程,我稱為「主動學習」,區別於以「讀完一本書」「複述一本書」「做完一本書的導圖」這種模式的「被動學習」。

那麼,是不是主動學習一定優於被動學習?後者的效果是不是一定不好?

這其實就是第二個問題:這種方法是否適合大多數人?

說白了,這套方法確實不適合所有人。

主要不適合什麼人呢?

懶人。那些不願意主動思考,不願意「獲取知識」,而只是被動地等著別人把知識打包、整理、歸置好,送上門,做成可供入口的甜點,這樣的人。

你願意成為這樣的人嗎?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展開來講。

主動學習和被動學習,差異在哪?其實很簡單,就是兩點:主動,以及思考。

當你不滿足於按照作者給你的脈絡,從頭到尾一字不落讀完,而是開始泛讀、跳讀、選擇性地讀,以及尋找延伸材料來拓展閱讀時,你就是在「主動」。

當你不滿足急於把一本書「讀完」「作出導圖」,而開始一邊閱讀,一邊讓思維同步運轉,考慮聯絡、邏輯、應用,記錄靈感,你就是在「思考」。

滿足這兩點,你就是在主動學習。

這很難嗎?對閱讀量的要求,很高嗎?

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讀張棗的名作《鏡中》時,讀到這句話:

望著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後悔的事

梅花便落滿了南山

極受觸動。於是我會想:張棗是誰?這兩句背後有什麼隱喻?他是如何獲得這個靈感的?他還有什麼別的作品?他有什麼故事?

然後,我會搜尋他的資料,看一看別人對這兩句詩的評析、理解,讀一讀他其他的作品,嘗試從更高的層次去進行審美。

這就是主動學習。

這很難嗎?一點也不。這就是我們當中許多人,每天都在做的事情。

文學就一定不能「思考」嗎?覺得乙個句子很讚,就只能懵懵懂懂地看一下,記住它,然後翻過去嗎?

其他的書也是一樣的。

講個有趣的點:

國內出版的暢銷書,往往是由一堆文章結集而成,每篇文章講乙個知識點,乙個觀點。讀完一本書,你會覺得琳琅滿目,看到了很多觀點。這是國內的模式。

而歐美的暢銷書呢,往往是這樣:整本書就是為了提出乙個觀點,然後作者會從背景、理論、實驗、案例等等入手,用各種故事和論述給你講清楚。

我在豆瓣上經常看到這樣的評價:

「說來說去無非就是……」

「這本書其實一句話就能概括……」

「都是一些大道理,沒什麼新意……」

這樣的心態,就算一年能讀 500 本書,又怎麼樣呢?

說說我的做法。

如果作者提出了乙個模型,即使都是一些大道理,我也不會覺得「這些我都知道,有什麼新意?」而是會去思考:

作者為什麼要用這個模型?他的分類思路是什麼?他看待事物的視角是什麼?這個模型合理嗎?

作者寫了一堆案例,我不會看完就過,而是會去確認這些案例的真實性,去思考:

它們能不能用在文章裡、用在課程中?除了作者的解釋,還有沒有別的解讀?

甚至,讀一些日本人寫的書時 —— 日本的書有個特點,喜歡用大量的篇幅,去解釋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 —— 我也會從中找到不少樂趣。比如,這個方法看似司空見慣,但作者特地寫出來,背後會否有什麼想法?

這樣一想,往往能有新的收穫。

—— 儘管這些收穫,未必是作者的本意,有時候甚至南轅北轍,但這比「讀完一本書」重要得多得多。

簡而言之,概括就是:以一種活躍的心態,跟作者做思維博弈。

在這個過程中,我所思考的東西,我所得到的靈感、聯結和想法,就是讀書中最寶貴的收穫。

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建立「主動學習」的習慣呢?

1. 用自己的話複述

最基礎的一點,就是不要死記硬背書裡的文字,而是試著在理解的基礎上,把它用自己的話講出來。

最有效的學習方法是什麼?就是學習時,假裝身邊有個人,在心裡把內容講給他聽,教給他。

這就是一種輸出,亦即精細加工。

同時,它可以培養你動腦的習慣。你會不會經常感到,很多書,讀過一遍就忘了,連寫了什麼都記不住?

很多時候,就是因為我們沒有動腦。僅僅只是「讀懂」—— 甚至有時是自以為讀懂 —— 而沒有真正「內化」。

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斷用自己的話複述,來刺激我們的大腦,在整個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地活躍。

不要把讀書作為偷懶的藉口。

2. 時刻發散聯想

我讀書往往不會挑乙個特定的時間,而是在狀態好的時候,隨意開啟一本書,翻上幾頁。一邊翻,一邊讓思維隨意地流動,不斷從各個角度審視所讀到的內容:

然後,把這一切想法,都記錄下來。

實際上,整個訓練營中,有不少案例、題目和技巧,並不是有意積累的,而是在過往的閱讀和學習中想到的。

這是一種更有效的閱讀和學習方法。

3. 用主題去統攝內容

比縱向閱讀更重要的,是橫向閱讀。

如果可以,用這種方法去代替「讀書」。

你會發現,讀書本身並沒有那麼神聖、那麼正襟危坐,它只是你去主動學習、拓展知識體系的一種渠道。

你可能會問,這樣不會很花時間嗎?其實不會。為什麼?因為我只是把別人浪費在「讀完一本書」上的時間,充分利用起來而已。

要知道:如果沒有主題統攝,沒有為我所用,即使你在讀書,那也不過是在獲取碎片資訊罷了。

4. 豐富知識網路

經過以上3個步驟,定期地對自己掌握到的知識進行審視,問自己:這些知識,能如何納入我已有的知識體系裡面?

試著把它們畫出來,重建結構。

你會發現,你的大腦會不斷公升級換代,你的視角會常用常新。

你不會再去關注「我讀了多少本書」,因為,你已經完全超脫了這個層次。

馬雲說今年他要讀100本書,你呢?

推薦理由 這是一本闡述方 的書,關於程式設計師的自我修養,解決問題的方式 態度和哲學,是向高階程式設計師和專家高階的思想啟蒙書。從基本原則到程式設計風格,從思維方式到職業規劃,內容覆蓋廣泛,兼具思想性和實用性,非常開拓視野提公升格局。行文簡單易懂,運用和實踐卻是不易,值得一讀再讀。推薦理由 對於設計...

《如何讀一本書》筆記

本書在介紹基礎的 科學的閱讀方法之餘,為求滿足不同讀者在閱讀上的不同需求。目錄 第一章 對讀書的 3w1h 進行分析,引入正題。第二章 主要分析 閱讀的層次 不同的閱讀層次對應不同的閱讀方法。第三章 主要介紹 速讀法 從生理 心理 理解 記憶的角度講述提高閱讀效率的方法。第五章 主要介紹 主題閱讀法...

怎麼讀好一本書

首先我們應該明確我們讀這本書的目的,其實無非兩種目的 想通過這本書解答我們的一些問題或者困惑,其實帶著這種目的讀書效率最高 通過別人介紹 推擠,或者被這本書的某種東西 作者 噱頭等等 吸引,總之我們也不了解書裡講的是啥,有一種求知慾,也可以說是獵奇的因素在裡面。反正不管哪一種目的,覆盤 上學的時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