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魯克日誌讀後感之七十四

2021-08-23 11:49:41 字數 1142 閱讀 5188

[quote]

[b]三月十七日 利潤的目的

利潤是對企業績效的最終檢驗標準。

[/b]

利潤有三個目的。它可以衡量企業運作的淨效能和健全性。此外,利潤是一項「風險貼水」,它可以彌補企業的經營成本——重置、折舊、市場風險和不確定性。從這一觀點看,根本沒有所謂的「利潤」,只有「投入成本」和「經營成本」。而企業的使命則是賺足夠的利潤以補償「經營成本」。最後,利潤提供了未來資本,為企業的創新與擴張提供保證。創新和擴張也許是採用直接的方式,即通過保留盈餘進行自我融資(self-financing);或是採取間接的方式,即為正在成型的外部資本提供足夠的誘因,這些資本往往是最適合企業目標的投資形式。

[b]行動指南:[/b]

如果乙個企業既不能負擔經營成本,也不能提供足夠的未來發展資本,那麼不如趁早關閉這個無法盈利的企業。

[b]摘自:[/b]

彼得.德魯克《管理實踐》(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

[/quote]

[b]評注:[/b]

本篇日誌源自《管理實踐》第1部分「管理企業」第7章「企業的目標」。德魯克列舉了利潤的三大功能,旨在說明企業獲取利潤的目標,和經濟學的利潤最大化無關。恰恰相反,獲利目標和最小利潤相關。企業生存發展需要利潤、股東回報需要利潤,對於管理者來說,這些利潤其實是企業必須達到的最小值。

新陳代謝不是生物體的終極目的,但是生物體一刻也不能停止新陳代謝,必須從外界環境中獲取物質和能量。補充不足,生命會毀滅;補充過多,生命也會毀滅。恰如其分的獲取,才能保證生命的延續和生物體的健康發展。

德魯克認為,企業獲利能力必須考慮時間因素、年頭好壞的平均結果、資本期望的投資回報率、投資風險等諸多要素。單純地確定乙個利潤數額,沒有太多實際意義。目前還沒有準確衡量企業獲利能力的有效手段,利潤和銷售額的比率、投資回報率等常用計算方法,都有明顯的缺陷。德魯克給出了乙個簡單粗糙的無責任評判標準:折舊後的稅前利潤、與最初投入的原始資金之比。

不同的利潤目的,會有不同的行動抉擇。如果懷揣700萬,希望三五年中平穩收回投資,年收益不低於10%即可,也許投資經濟型酒店就是不錯的選擇。而腰無分文,衣食無著,必須盡快賺回人生第一桶金,或許就只能鋌而走險。

利潤不是企業的使命,但利潤是對企業績效的最終檢驗標準。只有投入和經營成本,看不到未來成果的企業,和只有出氣沒有入氣的病人差不多,死馬當成活馬醫是一種選擇,安樂死也是一種選擇。

德魯克日誌讀後感之十三

quote b 一月十六日 管理的功能 產生績效 管理首先要對產生績效負責 b 管理者必須掌握組織的行動方向。管理者必須要仔細考慮組織的使命,制定組織的目標,組織好各種資源,從而讓組織做出績效貢獻。這正是薩伊 j.b.say 所說的 企業家 管理者的責任,管理者要利用好組織的思想和資源,爭取最大化的...

德魯克日誌讀後感之十五

quote b 一月十八日 組織運轉的社會 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 b 在所有發達國家裡,社會已經成為乙個 組織化的社會 在這樣的社會中,至少大部分社會任務 如果不是全部 都存在於組織內部並由組織來完成。組織存在的目的並不僅僅是為了他們自身的利益。它們是每個社會有機體為了完成某項社會任務的...

德魯克日誌讀後感之四十

quote b 二月十二日 旁觀者的角色 旁觀者以不同於演員和觀眾的視角去看問題。b 旁觀者沒有自己的歷史。他們雖然也在舞台上,卻毫無戲份,甚至於連觀眾都算不上。戲劇和每個演員的命運取決於觀眾的評價,而旁觀者的反應除了自己以外不對其他任何事物起作用。但站在舞台側面 的旁觀者,有如坐鎮在劇院中的消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