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 論證 白話 謀攻

2021-08-29 10:36:17 字數 2485 閱讀 9013

謀攻

[竹簡:]

……破伍……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修(修)櫓……轒轀三月而止;□距(闉),有(又)三月然……城不□□□□□(災)也。故善用兵者,詘(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破人之國而非……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戰之……所以患軍……知三軍……(既)疑,諸侯之……知可而戰與不可而戰,勝。知眾……以虞侍(待)不……故兵知皮(彼)知己,百戰不……

[流傳:]

孫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修櫓□①□②,具器械,三月而後成;距堙,又三月而後已。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 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故君之所以患於軍者三: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謂縻軍;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則軍士惑矣;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引勝。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故曰:知己知彼,百戰不貽;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敗。

【注:】

①:[車賁]。

②:「溫」字「氵」旁換「車」旁。

[論證:]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勝,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修櫓、轒轀,其器械,三月而止也;距、闉,又三月然後已。將不勝心之忿,而蟻附之;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破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鈍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守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強,輔隙則國弱。故君之所以患軍者三: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謂縻軍。不知軍中之事,而同軍中之政,則軍士惑矣。不知三軍之任,而同三軍之權,則軍士疑矣。軍士既惑既疑,則諸侯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引勝。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勝。知眾寡之用,勝。上下同欲,勝。以虞待不虞,勝。將能而君不御,勝。此五者,勝之道也。故兵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解讀:]

孫子說:

一般來說,進攻的原則是:使敵人舉國屈服為上策,擊破敵國就差了。使敵人全軍屈服是上策,擊破敵軍就差了。使敵人全旅、全卒、全伍屈服是上策,擊破敵旅、敵卒、敵伍就差了。所以說,百戰百勝不是最好的,不進行戰鬥還能取得勝利才是最好的。

所以上等的策略是用謀略打敗敵人,其次是用外交擊敗對方,再次就是用雙方的軍力來決定勝負,最差的就是攻城。攻城的方法是:製造大盾、攻城車,準備好所有攻城器械,需要三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安裝好投石機,築起和城差不多高的土山,又需要三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在這樣的準備過程裡,如果將領因為無法忍受敵人的挑戰或怒罵而心生憤怒,在攻城器械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命令士兵攻城,士兵只能像螞蟻一樣爬牆攻城。如果士兵傷亡了三分之一,城還沒有被占領,這是進攻方的一場災難。

因此善於進攻的人,不通過打仗就使敵軍屈服,不用攻打的方法就可以占領敵城,不需要長期作戰就可以擊破敵國,一定要以全勝的策略爭勝於天下。這樣就既可以保持士氣旺盛,還可以讓利益得到保全,這就是謀攻的方法。

兵力運用的原則是:當兵力十倍於敵人的時候就將敵人包圍,當兵力五倍於敵人的時候就集中力量攻擊,當兵力兩倍於敵人的時候就將兵力分成兩部分來使用,當兵力勢均力敵的時候就保持戰鬥狀態而等待攻擊的機會,當兵力比敵人少的時候就要採取守勢,當兵力比敵人差太多的時候就要避免與敵人進行戰鬥。所以輕視了敵人堅強實力,最後的結果就只能是成為強大敵人的俘虜。

將領,是國家的輔佐。輔佐周密國家就一定強盛,輔佐有疏漏國家就一定衰弱。所以,國君能危害軍隊的三種情況是:1.在不知道軍隊不可以前進的時候命令前進,在不知道軍隊不可以撤退的時候命令撤退,只能讓軍隊因為牽制而無法採取正確的行動。2.不知道軍隊職務安排,卻來管理軍隊的運作,只會使軍隊中的士兵感到迷惑。3.不知道三軍的運用方法,卻要指揮軍隊,只會使軍隊中的士兵產生疑慮。軍隊中士兵既迷惑又由疑慮,那麼諸侯一定會發難來攻。這就是使軍隊混亂而導致諸侯勝利。

所以,判斷軍隊是否可以取得勝利的方法有五個:知道什麼條件下可以將軍隊用以戰鬥,什麼條件下不可以將軍隊用以戰鬥的,可以獲勝。能根據兵力的多少採取相應進攻方法的,可以獲勝。將士上下同心,可以獲勝。在充分準備的情況下對付準備不充分者,可以獲勝。將領有能力而國君不干涉其指揮的,可以獲勝。

以上這五個方面,就是取得勝利的方法了。所以,如果每次進攻的時候能掌握敵我雙方的情況,那麼即使身經百戰也不會有危險。如果每次進攻的時候只能掌握我方的情況而無法掌握敵方的情況,那麼每一次就只有一半的幾率獲勝。如果每次進攻的時候敵我雙方的情況都無法掌握,那麼每一次都會有危險。

孫子兵法 論證 白話 計

孫子兵法 解讀解讀的方法需引證的資料均來源於網上,竹簡內容來自簡帛研究,流傳版本來自軍事網站,論證版本來自寒飛雪影,目錄採用的是簡帛研究上竹簡的內容,為了方便內容比較,所以將同一篇的內容集中放在了一起,解讀以論證版本為標準行文。上編 計 作戰 謀攻 形 甲 乙 勢 實虛 軍爭 九變 行軍 地形 九地...

孫子兵法 論證 白話 作戰

作戰 竹簡 孫子曰 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而饋 糧 則外內 車甲之奉,日千金,然勾 後 用戰勝久,則頓 鈍 起,雖知 智 者,不能善其後矣。故 未有也。故不盡於知用兵 糧 於敵,故軍食可足也。國之貧於師者,遠者遠輸則百姓貧 近 師 者貴賣,貴賣則財竭,則 及兵役。屈力中原,內...

《孫子兵法》 謀攻第三

謀攻第三 孫子曰 夫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 全軍為上,破軍次之 全旅為上,破旅次之 全卒為上,破卒次之 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 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修櫓轒轀,具器械,三月而後成 距堙,又三月而後已。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