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計畫,靠計畫還是靠人?

2021-09-03 03:58:40 字數 1458 閱讀 3780

筆者曾經接觸了一款aps(高階計畫與排程)

軟體,這款軟體是為生產型企業的工序級計畫進行優化排產,它能夠基於約束條件(裝置產能、人力等),均衡這些生產資源;並按照一定的規則(訂單交期、優先順序等),採用優化演算法,迅速地得到最優化的生產現場解決方案;另外,還可以快速應對需求和環境的變化。

這款產品在設計時有這樣乙個理念:通過此

aps軟體排出的計畫是最合理的計畫,不允許修改,車間只需按照軟體排產結果執行,根據計畫安排生產即可。這聽起來非常完美,軟體能夠比較全面地模擬生產現場,提供優化生產方案,如果採用這款軟體進行排產,車間的產能可以提高

30%。這樣一款產品,最終應用的效果會是怎樣呢?

有一家大型的機械製造廠計畫建設成為數位化製造工廠,整個專案規劃包括智慧型排產,招標時此

aps軟體中標,筆者有幸參與了這個專案。

經過半年多的準備,軟體開始上線並試執行。在錄入了

bom、工藝路線、裝置、班組、工作日曆等基礎資訊後,將下月的生產計畫單放到系統中做了一次排產,結果排出來的情況和人工**情況相差巨大,本來預計乙個月生產完的,軟體排出來居然要

6個月。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產能資料不準確。因為工人素質的差異、新產品的不穩定、其他特殊情況的發生等多種因素,造成工藝工程師無法對每一道工序的加工工時準確定位,當軟體依據這些不準確的裝置產能資料進行排產時,就造成了結果與人工**的巨大差異。

這種情況發生後,專案組採取了很多辦法來對產能資料進行修正,最終使得軟體排產結果看起來比較正常,但是後續的問題又來了: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有太多的異常情況,比如機器故障、產品質量、更換工裝時間過長,或是臨時的插單、催單等,都會造成計畫的變化,而軟體很難隨著這些變化調整計畫,直接導致排出的計畫只有第一天是基本符合實際情況,越往後差距越大,所以專案推進得非常艱難,最後專案近乎擱置。

這不是乙個特例,在筆者看來,絕大多數的中國製造業企業都或多或少存在這樣的問題:

1、生產所需的基礎資料,如

bom、工藝等,要麼乾脆沒有,要麼不準確;

2、車間管理不規範,過多異常情況的發生,導致生產過程不可控;

3、人員流動量大,工人素質參差不齊。

這些問題都是導致預先排好的生產計畫與實際情況相差很大的主要原因。

在大多數中國製造業企業裡,完全依賴乙個理想化的生產計畫來優化生產過程,往往可能導致生產更加混亂。管理的過程中,階段性地引入適合的排產工具,並加入相應的人工智慧調節,使得生產計畫能夠更加靈活,復合實際,更快地適應環境的變化,這樣的計畫才能更好地指導生產。

在中國企業資訊化管理提公升處於探索和創新的時代,延展諮詢

依託在管理諮詢和資訊化建設領域多年的實踐經驗,始終堅持諮詢實施一體化的服務模式,為製造企業提供全方位的生產管理與車間作業解決方案。

延展閱讀:

【1】

資訊化對按單製造(mto ii

)企業的價值

【2】企業管理軟體的方案設計要規避哪些風險

【3】企業資訊化可以預演

主生產計畫

主生產計畫 主生產計畫是對企業生產計畫大綱的階段實現,以編制產成品的詳細加工計畫,實現產品需求與生產能力之間的平衡。主生產計畫將生產計畫大綱的大類計畫轉換為具體的產品計畫,它按時間分段計畫企業應生產的最終產品的數量和交貨期,說明在可用資源的條件下,企業在一定時間內,應該生產什麼?生產多少?什麼時間生...

生產計畫管理系統實現生產計畫流程完美結合

對於企業來說,生產計畫管理是門大學問,這其中涉及到材料裝置 人力 資金等方面的周轉,還需要顧及生產全流程的銜接,以及生產計畫的制定,還有生產進度的把控,很是繁重,這時候,生產計畫管理系統的應用,至關重要,在這裡,我們以智邦國際生產計畫管理系統為例,帶大家看一下,如何通過生產計畫管理系統資訊化手段,實...

影響生產計畫制定的因素 企業生產計畫該如何制定

生產計畫是企業主為了能生1產出符合標準專業市場市場需求或潛在客戶規定要求的新產品,所確認的在什麼時候生產,在哪個生產車間生產還有怎麼樣生產的整體生產計畫。企業主的生產計畫是按照銷售計畫書擬定的,它更是企業主擬定物資管理生產計畫 裝置維護管理生產計畫和生產作業生產計畫的首要原則。生產計畫工作任務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