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寧《產品思維》之6集體人格

2021-09-12 02:14:07 字數 2927 閱讀 4912

對人格一詞的解釋,莫衷一是,至今也沒有乙個公認的定義。

心理學家認為:「人格乃是個人適應環境的獨特的身心體系」;

艾森克說:「人格乃是決定個人適應環境的個人性格、氣質、能力和生理特徵」;

而馬克思認為:「人的本質並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實際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從這種意義上說,人格的本質就是社會性,是角色化的歸類後的產物。

集體任何是一種為絕大多數人所認同的社會文化沉澱,或者說是一種對主流文化的集體認同感。

在乙個群體的集體人格建構過程中,有這樣幾個條件是不可或缺的:

可供認同和標榜的主流意思或主流文化,這是集體認同感的內容;

身份認同,只有對乙個集體產生身份認同才會有歸屬感,歸屬感又是接收主流文化並內化為自身價值觀的前提。

「國民意志」、」團隊精神」、「社會目的」、「企業文化」、「公司願景」等諸如此類都歸屬於集體人格的東西。

在集體中,個體的個性消失,種族潛意識上冒,同質的東西淹沒了異質的東西……使人們在感情、思維以及

行動上採取一種與各自孤身獨處時截然不同的方式。英雄與個人權威崇拜,類催眠狀態的暗示感受現象,

表現了與原始人或兒童心理的某些相似之處。這種同質化的種族潛意識就是我們所說的集體認同感,是一種重要的群體心理,

而群體心理又是最古老的人類心理之一。

主流價值觀是其構建集體人格的必要不充分條件。

也就是說沒有塑造人格體系中超我部分的主流文化,就無法構建完整的集體人格。

身份認同或集體歸屬感會催生集體人格的形成。

每個人都是社會的成員,在感情上都有歸屬於一定社會群體的需要,希望自己成為群體中的一員,和他人保持有意義的聯絡,並得到群體的認同、悅納和相互關係、相互幫助。歸屬的實質在於個體對於某一群體的價值認同,而歸屬感則表現為價值認同後的情感體驗。

個體對所屬群體產生歸屬感後,能自覺地以所屬群體的規範約束自己的行為,以其價值評價標準作為自己評價事物的尺度,在群體中,接受資訊、經驗和情感,把自己看做群體中的一員,這也就是對自我身份的一種認同。

媒介的傳播機制是構建集體人格的必要條件。

高階的主流文化需要向下傳遞,沒有媒介傳播機制就無法構建集體人格。

媒介是人體的延伸,具體地說,媒介是人的感覺器官的延伸。

媒介的技術特徵(口頭,書面、電子等)決定著人們感知世界的方式、比例、通道特徵與容量等,而媒介的社會特徵(媒介的立場、風格、內容結構與選擇標準等)則決定著人們的社會視野和社會認知。

感知是思維和判斷的基礎。

大眾**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對公眾具有榜樣作用,往往成為社會公共行為的規範和參照,成為集體人格的現實「原型」。

公眾對這種"原型"的模仿或評價,實質上都是一種社會化的參與,是社會規範的內化。

由此可知,大眾**是集體人格構建的動力和平台所在。

關於動物的馴化(小狗的尿在墊子上)與集體人格的養成,老師的例子有點牽強(人格的養成需要更多的刺激)。

這一點與我們人類很像,比如我們想要乙個聽話的狗狗,企業需要聽話的員工,幼兒園老師需要上課不做小動作的小朋友;

通過制度、或恐懼邊界的管理,狗狗沒有做到的話,就會受到呵斥,我們人類何嘗不是如此,在觸犯相應的制度後,受到懲罰;

正確的動作就乙個,就是達到尿子墊子上的目的。我們人類同樣如此,受到正確價值觀的引導。

新聞媒介也是宣揚正確價值觀的另外乙隻手,因為國家需要安分守己的公民,^_^!

狗狗偶爾有一次做對了,那我們就撫摸它,給它好吃的食物,建立一種條件反射!

重複的本身是動作的關鍵!

為什麼要讓乙隻狗狗產生只能尿在墊子上的這個觀念?為了便於管理。

所以,我們從小所受的教育、工作之後所受的培訓,其實目的只有乙個,就是為了便於被管理。

國家同樣如此,他們需要建立起制度來規範人們,其終極目的都是一樣的。

如果說尿尿只能尿在墊子上是違反狗性的,教育是違反人性的。教育就是乙個反人性的過程。

教育的過程是按照人類社會的美好期望來教育你,換句話來講,所有的教育都是理想化的。

因為如果人本身就是這個樣子的,就沒必要教育了。

這裡我們講的是產品,為何卻大講特講角色化、集體人格?

如果我們以角色化後的思維角度來看待我們的產品,那麼我們就可能會走向另外乙個誤區,

我們可能忽略了對乙個真實的,完整的,鮮活的人的觀察和接納。

人,只有在壓力非常大的情況下,才會按角色化好的人去行動!

這個在我們學習駕照的時候,表現的比較貼切吧!

如果你只是想做乙個產品,讓使用者很放鬆的使用,或者你想和乙個人擁有輕鬆愜意的親密關係,

那你為什麼希望給對方那麼大的壓力,讓對方扮演你預期的角色呢?

何必呢,所以剛才說完了基於角色化預期很難和人互動。

不管是你和人真實的互動,還是你通過乙個產品和人互動,基於角色化預期都很難做到。

如果你是在給乙個特定的集體在做產品的時候,你應該充分研究的是這個集體的集體人格、

這個集體的共同記憶,這個集體的核心觀念。

如果你做產品的物件是乙個個體,就必須拋開對個體角色化的刻板想象,

而真正的把對方當成乙個完整的,鮮活的人來去做使用者研究。

人是因為訓練和壓力才成為角色的,而集體呢就是角色的聚集。

如果你想做乙個好的產品經理,首先要學習的就是去角色化,來研究真實的使用者,而不是用一堆地應該來臆測使用者的行為。

要做到真正讓人毫無壓力地很放鬆的情況下,自然地就使用你的產品,

或者是你想找到在生活中,大家可以彼此放鬆愜意相處的伴侶,

都要放棄對人的理想化,放棄角色化的預期去完整的認識,

並接納那個在寄居在殼下面的那個真實的人。

因為角色化生存,就是咱們真實的生存處境,但是只有去角色化的去認識、去溝通、去互動,你才能夠真正的得到感情。

梁寧《產品思維》之15迭代

判斷產品經理水平的依據 第乙個產品版本能不能設計得功能簡單 直指人心。產品複雜是因為產品經理的不自信,只能從附加功能中找心理安慰。產品設計應該找到核心,小步快迭代,而不是憋大招。迭代就是小步快跑,把最核心的部分先放出來,不斷優化 小範圍試錯,一點點地加!為什麼要把迭代作為專門的一節課來講?簡單粗暴的...

梁寧《產品思維》之23衡量創新

為什麼要將創新模式單做乙個模組?因為沒有創新的產品,根本不應該去做。我們為什麼要做產品?為了幫別人 幫自己。如果市場上已經有了同類產品,使用者已經用得很好,如果你還做一樣的產品,這不是為了使用者,只是因為你不服或者心存僥倖。使用者為什麼還需要你?這個產品真的能幫助你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嗎?很難。我很佩...

梁寧《產品思維》之12設計產品的場景

為什麼經常提到場景?場景本身就是產品的一部分!你脫離了場景談產品,就好比你給了乙個女孩一件很漂亮的晚禮服,東西很美,女生也很喜歡,但是無處安放啊!咱們都知道杰奎琳是美國歷史上最優雅的 夫人,她有一句名言 我知道我不管做什麼事,都不如我把衣服穿得好更重要。如果杰奎琳脫離了出國訪問的儀仗隊背景,或者脫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