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SDN,NFV的服務感知網路架構下篇

2021-09-23 06:46:02 字數 2028 閱讀 7247

本篇文章是繼《基於sdn,nfv的服務感知網路架構上篇》對dpi進行進一步的深入解析,分析了在sdn中可能出現的三種部署情況,對第4-7層的業務需求以及業務感知網路架構作了乙個深入的介紹。

在sdn網路中部署dpi

sdn架構包括四個或者更多的層次,包括業務流層,業務應用層,控制層和節點層。下圖表示了dpi在用於流量整形、使用者分析、qoe和網路安全時可能被嵌入的三個層,僅舉幾例。這些部署方案允許dpi資訊在網路內共享,這樣只要進行一次應用識別即可,從而節省了cpu和能耗。統一的dpi簡化了管理,因為所有的裝置對資訊流會共享乙個「相似的觀點」。擁有提供dpi服務的基礎設施最主要的好處是,應用程式開發者不再需要把dpi合併—沒有必要推倒重來。

業務應用層

dpi軟體可以相對輕鬆地被嵌入到業務應用層。然而一些應用程式的重新設計可能需要盡可能減小由於漫長的通訊路徑造成潛在瓶頸的影響。比如,一些資訊流必須通過由節點到sdn控制器再到執行dpi引擎的應用程式這樣的路徑。資訊流被識別後,應用程式傳送策略規則到節點引導資訊流的流動,所以通常情況下只有一小部分的流量從節點傳送到應用程式網路。考慮到可能有延遲,這種dpi部署最好用於時效性不強的應用程式,如分析功能。

控制層

dpi軟體可以部署在sdn控制器中,它可以將網路智慧型應用於自己的控**務,或者通過北向介面的api傳送到網路應用層。節點(例如交換機,網路裝置)處理流傳送的第乙個非空包到sdn控制器用於l4-l7分析,可能使用了openflow協議的一些擴充套件功能,後文會繼續討論。把dpi放置在控制器中避免了節點帶來的成本增長;但是,部分資訊流(可能低於10%)必須被**,從節點到控制器,這可能導致可擴充套件性和效能的一些問題。乙個分布式控制器架構的設計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這些問題。

節點層

網路節點也可以執行dpi軟體,識別應用程式id和元資料後,它們還可以:

直接應用預先定義的策略

將此資訊傳送到sdn控制器或網路應用程式,然後接受策略或規則。

當sdn控制器作為提取資訊的接受者,它可以在與網路應用以某種形式對話之後指示節點應用特定的策略。在這之後的所有同一型別的資訊流就不需要再被dpi分析了。與其他選擇相比,在節點層執行dpi最小化了等待時間,但這種方法也是最昂貴的,因為它需要最大量的dpi例項在網路中。將來,dpi的例項數量可以通過標記或者傳送端至端資訊的方式來減少,如在最近的ietf草案通過加入網路服務報頭(nsh)建議的增強建議。另外還有一些解決方法設想使用標記/標籤,配置通道等。

openflow的擴充套件需要l4-l7裝置

openflow作為sdn南向協議,用以攜帶交換機和sdn控制器之間每條資訊流中提取的元資料。這個附加的l4-l7智慧型將擴充套件到現有openflow協議中,超越使用者可配置的n元組的形式。這些新的「l4-l7的dpi」字段可能成為通用格式,被所有的交換機,控制器和應用程式運用。

這可以在openflow協議中引入的型別—長度—值元素實現,用以支援可選資訊的編碼,如以下字段。

操作:諸如丟棄資料報,封裝和**資料報給控制器,或者**資料報到埠

統計:其中包括計算的元資料,http主機名,http cookie,和**商特定屬性(vsa)

下圖展示了應用程式id、元資料字段和操作如何新增到openflow協議中。

業務感知網路架構

運營商部署基於sdn和nfv的網路可以利用dpi實現的網路智慧型來提供新的服務並且可以更好地管理頻寬。dpi通過幫助運營商識別和監管他們開展的廣泛服務和應用,為運營商針對他們的網路提供更多的控制權。通過計算和dpi技術,這都是可以實現的。dpi將使控制器和應用程式做出更明智的決定,為網路運營商節省成本,增加創收機會。

基於python的感知機

一 1 感知機可以描述為乙個線性方程,用python的偽 可表示為 sum weight i x i bias activation activation表示啟用函式,x i和weight i是分別為與當前神經元連線的其它神經元的輸入以及連線的權重。bias表示當前神經元的輸出閥值 或稱偏置 箭頭 ...

基於大資料的工業感知和網路控制技術綜述

1工業感知和網路控制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工業感知技術也不斷進行進步,物聯網包含感知層 網路層 應用層,所謂工業感知和網路控制,就是在工業生產過程中通過各種感測器對各個工業環節進行監測,獲取資料,再通過區域網路將資料傳輸到應用端進行處理分析,最後對生產環節的優劣進行判斷,最後做出決策,將動作施加在...

建立基於SDN NFV的固網架構需要哪些技術支撐

截至2016年10月底,中國移動有線寬頻業務使用者數為7551萬,中國聯通有線寬頻業務使用者數為7547.2萬,中國移動固網寬頻使用者數首次超過中國聯通。而中國電信仍以超過1.2億的固網寬頻使用者數字居三大運營商首位。從使用者資料便可看出國內固網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中流動網路架構存在三大挑戰 中國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