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的小兄弟 霧計算和霾計算

2021-09-23 09:41:21 字數 1545 閱讀 4370

雲計算成名較早,現在是大名鼎鼎,經過這幾年的努力,儼然成為了科學技術界的一名當紅巨星。正所謂人紅是非多,不少人也是盯著雲計算,眼睛裡揉沙子,找雲計算身上的弱點。人無完人,技術也一樣,有優點必然有弱點吶。這不,有一些人質疑雲計算:雲計算耍大牌,永遠給人以高高在上的感覺,不夠親民;雲計算出場費太高,一些中小型資料中心根本走不進它的法眼;雲計算參加活動總是遲到,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雲計算都是建在大型資料中心上,這些資料中心在世界各地都有分支機構,之間資料傳輸必然有些延遲嘛。總之,對雲計算抱怨的大有人在,於是就有人開始捧另外兩個小兄弟,另闢蹊徑,與雲計算形成互補市場。這兩個小兄弟就是:霧計算和霾計算,兄弟倆名字聽起來不是讓人那麼喜歡「霧霾兄弟」,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啊。不過,看到這兩個名字,人們一下子就記住了,營銷目的達到了。雖然不是那麼讓人喜歡,可借用名字,倆兄弟迅速躥紅,以現在的發展趨勢,大有和雲計算三分天下之勢。說這麼多,接下來還是詳細講講這兩個主角吧。

霧計算,這個名字由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斯特爾佛教授起的,他當時的目的是利用「霧」來阻擋黑客入侵。後來思科首次正是提出,賦予霧計算新含義。霧計算是一種面向物聯網的分布式計算基礎設施,可將計算能力和資料分析應用擴充套件至網路「邊緣」,它使客戶能夠在本地分析和管理資料,從而通過聯接獲得即時的見解。霧計算是一種對雲計算概念的延伸,上面介紹的雲計算弱點,霧計算都不具備。除此之外,它主要使用的是邊緣網路中的裝置,資料傳遞具有極低時延。霧計算具有遼闊的地理分布,帶有大量網路節點的大規模感測器網路。霧計算移動性好,手機和其他移動裝置可以互相之間直接通訊,訊號不必到雲端甚至基站去繞一圈,支援很高的移動性。霧計算並非是些效能強大的伺服器,而是由效能較弱、更為分散的各種功能計算機組成,霧計算是介於雲計算和個人計算之間的,是半虛擬化的服務計算架構模型,強調數量,不管單個計算節點能力多麼弱都要發揮作用。與雲計算相比,霧計算所採用的架構更呈分布式,更接近網路邊緣。霧計算將資料、資料處理和應用程式集中在網路邊緣的裝置中,而不像雲計算那樣將它們幾乎全部儲存在雲中,資料的儲存及處理更依賴本地裝置,而非伺服器。霧計算是新一代分布式計算,符合網際網路的「去中心化」特徵。自從思科提出了霧計算,已經有arm、戴爾、英特爾、微軟等幾大科技公司以及普林斯頓大學加入了這個概念陣營,並成立了非盈利性組織開放霧聯盟,旨在推廣和加快開放霧計算的普及,促進物聯網發展。霧計算是以個人雲,私有雲,企業雲等小型雲為主。

目前雲計算、霧計算方興未艾,相關市場還很不成熟,未來的網路需要雲計算集中處理,同時也需要霧計算、霾計算分級處理,根據業務不同因地制宜。雲計算的這兩個小兄弟:霧計算和霾計算也會不斷開始有自己的地盤,這三種計算方式各有各的優缺點,相信未來是誰也替代不了誰。當然,三個兄弟也不是水火不容的,在很多地方依然可以共存。在乙個資料中心裡,可以既有雲計算,也可以部署霧計算,由於三者具有不同技術特點,所處資料中心網路位置也不同,三者依然可以在乙個資料中心裡共存,在乙個屋簷下共處,這樣才能發揮出更好的優勢。說歸說,雲也好,霧也好,霾也好,更多是一種形象生動的概念,讓人們很快地理解其特點,可以根據其自身不同特點,再來看自己資料中心需要哪種計算方式,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資料中心無論身處「雲」中還是「霧」中,都要做好防「霾」的準備,也可以部署霾計算,但要高度警惕霾計算的負面影響。

雲計算的小兄弟 霧計算和霾計算

雲計算成名較早,現在是大名鼎鼎,經過這幾年的努力,儼然成為了科學技術界的一名當紅巨星。正所謂人紅是非多,不少人也是盯著雲計算,眼睛裡揉沙子,找雲計算身上的弱點。人無完人,技術也一樣,有優點必然有弱點吶。這不,有一些人質疑雲計算 雲計算耍大牌,永遠給人以高高在上的感覺,不夠親民 雲計算出場費太高,一些...

邊緣計算,雲計算與霧計算

邊緣計算與霧計算都是相對於雲計算而言的。通俗地講,雲,指的就是網路,網際網路,計算,就是操作執行,雲計算就是在網路上進行操作執行,它可以由許多不同地理位置的電腦組合而成乙個大型的資源庫。它的一大特點就是有乙個資料中心,特別大,使用者可以使用資料中心裡的資源,也可以把操作放在上面,只把結果提取出來,這...

雲計算之後,霧計算開始

吳韌認為,從這個意義講,也許所謂的 霧計算 fog computing 是乙個更加貼切的表述,意指由身邊裝置完成計算。他強調稱,雲和霧是相輔相成,雲端無所不能,霧則無處不在,兩者間的資訊交換不是原始資料而是智慧型。把任何資料都放入雲端進行處理,需要非常大的頻寬和儲存支援和非常小的延時,很多情況下並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