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說說飛控硬體研發過程中的各種坑

2021-10-02 11:46:11 字數 1194 閱讀 1998

我們的飛控,從當初第乙個概念設計到現在,歷時好幾年,目前經過上百架次的試飛,功能已經基本完備。

回首前面走過的歷程,不說屍橫遍野吧,至少也是血淚斑斑。有無數的坑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物力還有時間才能填平邁過。

挑幾個慘痛而且記憶深刻的說說:

1、電磁相容性。殺傷指數5顆星。

這是最凶險的乙個坑,能夠讓你一夜回到解放前,瞬間清零。飛控雖小,但也是五臟俱全。gps、數傳電台訊號、各種模擬感測器、磁場感測器,各種器件位於小小的一塊板子上強電弱電、強訊號弱訊號、強磁場弱磁場那個處理不好都會導致系統工作異常。硬體設計時處理電磁干擾雖然有一定的規律可循,但電磁干擾看不見摸不到,沒有專業高階的裝置要想完美的查詢干擾源並解決幾乎不可能,只能依靠大量的工程實踐。而且,飛控系統選用器件本身的電磁相容性也高低不一,如果運氣不好選中的都是天生電磁干擾較大的型號......首先想到的恐怕就是欲哭無淚推倒重來了。

2、供電!供電!供電!殺傷指數3到5顆星

硬體設計中,供電問題很重要是大家的共識。但該問題卻是實際研發過程中最容易碰到的問題。大概8,90%莫名其妙的問題都是由於供電問題引起的。供電出問題輕則測量資料失準、系統執行效率降低、傳輸資料錯誤,重則系統罷工。後者還好辦,如果系統掛掉還容易暴露和查詢問題。前者的隱蔽性和欺騙性就比較強了,因為表現出來的現象時好時壞,時高時低,很容易把debug的思路誤導到其他方面。防範供電導致的問題,一要注意不僅要監測工作電壓,還要注意工作電流。二是要注意系統當中有無耗電變化較大器件引起的電壓波動,進而導致系統工作異常。

3、溫度,殺傷指數3顆星

飛控當中不少感測器輸出資料是與溫度密切相關的。系統工作時間、系統工作環境變化都可能導致溫度變化。偷偷提醒一句,戶外強日照也是會導致溫度變化巨大的啊。不要以為你的系統室內工作一切正常就意味在室外就一切正常;裸板工作正常也不意味著放進盒子裡就工作正常。

4、器件和生產工藝,殺傷指數5顆星

又是乙個血淚斑斑的驚天巨坑。華強北的拆機件了解下?讓你系統點不亮壓根就跑不起來算是爽快的。工作時好時壞,資料偏差大才是最可怕的。飛控用到的陀螺、加速度計、磁強等感測器都是比較嬌貴的元器件,沒有經驗的生產廠家如果採取了不恰當的生產工藝,那肯定,嗯,我用肯定這個詞,會對器件的效能造成損害。還有,如果碰上了不靠譜的smt代工廠,那麼,交學費是一定了的。

現在能想到的就這幾個,敬請硬體大佬指教。其實,我是個寫**的,硬體不太懂的。

關於研發過程中的思路

一般我們在研發過程中,控制會議,會遇到很多問題。有些人看的很長遠,但是過於理論化,實際實現起來,成本過高,這就是我們常說的over design 有些人只看眼前,認為能用就行。這時候主持人要思路清晰,匯集各方的精髓於己,加工運用。以下是個人的思路 臨時方案 最終方案 過渡方案 從臨時過渡到最終的方案...

研發過程中需要進行的測試

1 介面單元 邊界測試 使用golang的test單元測試方法,每個介面必須在test目錄下存在對應的單元測試檔案,並進行自我測試,包括rpc層和web層,缺一不可。在單元測試中,必須對於使用者輸入的引數全部認為可能非法,檢查進行邊界錄入異常檢查,並測試通過。2 介面壓力 疲勞測試 介面壓力測試統一...

研發過程中的質量度量

測試工程師,本質上就是產品的質量檢查員。我們把開發做好的產品拿過來進行檢測,從而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作為測試,我們應該是比產品更懂技術,比開發更懂產品。測試人員,對於產品的業務邏輯,可能會比產品同學還要更為明白。這樣來說,測試對於產品質量的把控尤為重要。在測試中,從底層的白盒測試,再到ui層的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