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系統歷史

2022-01-20 19:32:20 字數 1462 閱讀 2687

1.真空管與穿孔卡片1940~1955(無作業系統)

使用過程,首先當時的計算機組成是這樣的,首先是輸入機,將已經穿孔的紙帶裝入`輸入機,然後把輸入機執行後的資料人工拿到計算機執行,再把計算機執行的資料人工拿到,印表機輸出結果。(同時只能乙個程式設計師使用計算機資源)

輸入機--計算機--印表機(都是人工搬運資料)

優點

程式設計師在使用的時候獨享資源,除錯,改bug方便

缺點

計算機大量時間沒有在執行,而且人工搬運更浪費資源(當時計算機巨貴,無法承受這種浪費)

2.電晶體和批處理系統

使用過程,針對上一代計算機進行了調整,一次性可以向輸入機器輸入多個程式設計師想要處理的資料(1+1 2+2),然後還是人工搬運,但是這時候的計算機可以執行這些資料,並把輸出結果分給不同程式設計師輸入的公式(這就是批處理系統的特點,可以識別多個程式,並把結果返回給對應的程式),然後在給印表機

優點

批量處理,減少了人工搬運的次數,節省了時間

缺點

1.還是需要人工控制,將磁帶搬運

2.計算機執行仍然是序列,要是前乙個程式,出現了問題,或者io堵塞,後面的程式無法執行

3.積體電路晶元和多道程式設計

開發出了spooling技術,輸入機--計算機--印表機,資料搬運不用人工了

多道程式設計,如果同時有a,b,c三個程式執行了,如果a io阻塞了,就會先去執行b c,提高了cpu空間服務、一、的使用率

多道技術

空間復用:

多個程序公用記憶體條,作業系統給每個程序的記憶體相互獨立

時間復用:

cpu資源被程序輪流使用,如果遇到io阻塞,cpu便會去執行別的程式

優點

1.除去了人工,提高了效率

2.多道程式設計,提高了cpu的使用率

缺點

1.實際上,它還是批處理的過程,如果有3個程式設計師,a b c,a想要拿到結果,或者除錯,需要等待三個程式都執行完成,對單個程式設計師不友好

4.分時作業系統

給你多個顯示器,公用乙個計算機

優點

並行性,獨占性:多個使用者同時使用一台計算機,採用時間片輪的方法使一台計算機同時為許多終端使用者服務,每個使用者的感覺是自己獨佔計算機。

互動性:使用者從終端輸入命令,系統通過螢幕或印表機將資訊反饋給使用者,使用者與系統這樣一問一答,知道全部工作完成。

缺點

周轉時間較長,輸入程式到返回結果的時間較長

這個時代就是之前,unix,linux出現的時代

5.個人計算機

隨著大規模積體電路的發展,每平方厘公尺的矽片晶元上可以整合數千個電晶體,個人計算機的時代就此到來。

作業系統歷史

第一階段 狀態機作業系統 1940以前 第二階段 單一操作員,單一控制端作業系統 40年代 輸入乙個命令,執行乙個庫函式 第三階段 批處理作業系統 50年代 將命令列成乙個清單,列印在紙帶上,乙個乙個地執行使用者程式 第四階段 多道批處理作業系統 60年代 乙個程式輸入輸出時,讓另乙個程式繼續執行,...

作業系統歷史

2 作業系統歷史 2.1 真空管與穿孔卡片 無作業系統 過程 萬能程式設計師們將對應於程式和資料的已穿孔的紙帶 或卡片 裝入輸入機,然後啟動輸入機把程式和資料輸入計算機記憶體,接著通過控制台開關啟動程式針對資料執行 計算完畢,印表機輸出計算結果 使用者取走結果並卸下紙帶 或卡片 後,才讓下乙個使用者...

作業系統的歷史

現代的計算機系統主要是由乙個或者多個處理器,主存,硬碟,鍵盤,滑鼠,顯示器,印表機,網路介面及其他輸入輸出裝置組成。現代計算機系統是乙個複雜的系統。應用軟體直接使用作業系統提供的功能來間接使用硬體。作業系統 作業系統就是乙個協調 管理和控制計算機硬體資源和軟體資源的控制程式。1 作業系統位置 作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