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工程之美》day5

2022-06-06 01:12:09 字數 861 閱讀 8659

瀑布模型算是現代軟體工程的起源,軟體工程的發展,很大部分都是構建於瀑布模型的基礎之上的。主要分為 6 個階段:

問題的定義及規劃:這個階段是需求方和開發方共同確定軟體開發目標,同時還要做可行性研究,以確定專案可行。這個階段會產生需求文件和可行性研究報告。

需求分析:對需求方提出的所有需求,進行詳細的分析。這個階段一般需要和客戶反覆確認,以保證能充分理解客戶需求。最終會形成需求分析文件。

軟體設計:根據需求分析的結果,對整個軟體系統進行抽象和設計,如系統框架設計,資料庫設計等等。最後會形成架構設計文件。

程式編碼:將架構設計和介面設計的結果轉換成計算機能執行的程式**。

軟體測試:在編碼完成後,對可執行的結果對照需求分析文件進行嚴密的測試。如果測試發現問題,需要修復。最終測試完成後,形成測試報告。

執行維護:軟體開發完成,正式執行投入使用。後續需要繼續維護,修復錯誤和增加功能。交付時需要提供使用說明文件。

先迅速建造乙個可以執行的軟體原型,然後收集使用者反饋,再反覆修改確認,使開發出的軟體能真正反映使用者需求,這種開發模型就叫快速原型模型,也叫原型模型。

瀑布模型的很多問題,根源都是週期太長。周期長所以中間難以響應變更,周期長所以客戶很久才能看到結果,週期太長所以風險不好控制。如果能將週期變短,那麼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基於這種思路,產生了很多開發模型,比較典型的主要是:增量模型 和 迭代模型。

增量模型是把待開發的軟體系統模組化,然後在每個小模組的開發過程中,應用乙個小瀑布模型,對這個模組進行需求分析、設計、編碼和測試。相對瀑布模型而言,增量模型週期更短,不需要一次性把整個軟體產品交付給客戶,而是分批次交付。

迭代模型每次只設計和實現產品的一部分,然後逐步完成更多功能。每次設計和實現乙個階段叫做乙個迭代。

極客時間 《軟體工程之美》

軟體工程Day5

1 軟體開發常使用的兩種基本方法是結構化和原型化方法,在實際的應用中,它們之間的關係表現為相互補充 2 軟體的特點 3 瀑布模型是提出最早 應用最廣泛的模型 4 資料字典是指對資料的資料項 資料結構 資料流 資料儲存 處理邏輯 外部實體等進行定義和描述。5 總體設計的結果是提供乙份模組說明書 6 軟...

軟體工程之軟體工程管理

乙個好的工程需要配套的管理體系,軟體工程也不列外。軟體工程就我的理解就是對軟體工程的各個階段都一定規範,俗話說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而這個規矩就由管理來充當。乙個軟體工程管理需要軟體專案計畫 成本估算 進度計畫 風險分析和人員的組織形式 或調動 一 在軟體專案計畫中,專案的任務是研究專案的效能 功...

軟體測試DAY5

1 多次嘗試,爭取找到bug 2 進行多方式的 多種測試環境 3 記錄問題,報備問題,並在下乙個版本進行嘗試1 根據客戶需求,編寫需求文件,拿到需求文件之後 2 開發根據需求文件進行編碼 編碼 後台可以進行設計資料庫 ui設計草圖,移動端 3 編寫測試計畫以及測試用例 開發編碼結束後進行冒煙測試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