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數學分析之數學感悟

2022-06-19 09:36:09 字數 1079 閱讀 1384

上課總有一頭霧水的時候,一頭霧水皆因神遊,某幾個概念沒有聽,課前也沒有預習,導致根本不知道講的名詞或者符號是啥意思,結果呈滾雪球狀之後全聽不懂。這時候我都是迅速翻書找這些概念,先弄懂了再跟著老師走。看來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的學習方法什麼時候都不過時。

大學之前學習數學,會得出乙個規律,最後算出來的答案往往是乙個精確解(整數),有時候很難的問題算不出來,最後可以蒙個答案=1。這個答案在高中做化學題的時候我們班上有同學就這麼幹的,全班就他乙個人做對。原因就在於這些題目是設計好的,用考研數學老師張宇的話,「不巧就不是個題」,算(推導)出來的答案很簡潔,那麼你的答案就有80%是對的。那麼這樣好不好,應不應該加大更現實的題目的比重?理想很豐滿,現實很殘酷。有一天面對現實複雜問題的時候會不會受不了退宿?

在老師教學過程中也都是講完概念上定理,然後賣力點的老師會在黑板上把定理推導講解一下。如果我們在學習的時候能把這個概念的歷史扒出來,了解一下他是怎麼被發現的,再八卦一下發現定理的人,那麼我們是不是會記得更牢固。如果老師講解的時候除了參考教參還能參考一下定理當年發表時的**,學定理過程中了解一下小歷史,那應該是非常有趣的。

這些天看一本教材還有其他人的部落格的時候發現有的東西作者都沒有描述清楚,我在學習過程中發現我們想要掌握乙個定理可以先問自己幾個問題:為什麼要發現這個定理?這個定理是做什麼用的?之後再做幾道題估計就掌握差不多了。看定理的時候如果能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那麼掌握應該會很透徹。補充一點:定理一般寫的都很抽象,值得反覆讀,反覆推敲,最好先看個例子,然後再結合例子看定理可能會更容易理解。

最後討論一點數學老師應該堅持板書還是順應潮流用ppt,我們上課應該隨堂做筆記還是課後再寫。在我本科的時候數學老師都是堅持板書的,而且讓我們專門準備乙個本子做筆記用。這位老師也是我第一次見到的上課空手來空手走的,上課就開始寫,六塊黑板不夠用,還得檫黑板,有的學生沒跟上,只能課後看別人的。所有知識套路全部熟記於心,下課剛好講完寫完。唯一一次見老師拿紙是乙個假期之前,老師上完課從兜裡掏出一張a4紙,開始念題目序號(假期作業)。老師認為不管老師也好,學生也好。看懂心裡知道和寫出來是不一樣的,有時候心裡知道咋回事就是不會寫,俗稱「眼高手低」。我認為學習的過程中手寫會幫助記憶、理解。老師寫板書也有助於老師找出講解漏洞。

數學分析摘要

對於任何非空有上界的集合 a 其上界b的集合b含有最小元b 也就是說,存在唯一的元素b b使得 1 b 是集合a的上界,即對於一切a a 成立b a 2 b 是集合 b 的最小元素,也就是說對於一切b b,有b b 元素b 叫做集合a的上確界 記作 b sup a 同樣的,對於有下界的集合 a 其下...

訊號處理與數學分析

訊號處理與數學分析 在一般的講授數碼訊號基本理論的書中,數學推導往往佔據了很大的篇幅。更有甚者,通篇是數學推導,難得有文字的說明和物理的解釋。這往往給人一種錯覺,數字訊號處理的基本理論是不是必須要通過數學公式才能描述?訊號處理是不是只是數學分析的乙個分支?確實,數字訊號處理中的很多概念,從理論層面的...

數學分析告訴偶們什麼

看到的一篇文章,數學分析的小清新解讀,自己配了些圖。歡迎原作者認領。1 人生的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所謂追求錯誤的東西,就是你在無限趨近於它的時候,才猛然發現,你和它是不連續的。2 人和人就像數軸上的有理數點,彼此可以靠得很近很近,但你們之間始終存在隔閡。3 人是不孤獨的,正如數軸上有無限多個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