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思考的技術》到網點競爭力提公升

2022-07-13 16:24:09 字數 838 閱讀 1115

今天非常有幸,聽到了鄭總講述關於網點競爭力提公升的思考及措施,深受鼓舞,也深刻感受到了全行深化改革的決心。其實整場演講,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恰恰是鄭總對於問題的研究方法,這讓我想起了最近正在學習一本書,大前研一的《思考的技術》。

大前研一是一位世界級的管理學大師,因為是科學家出身,所以他應該是第乙個把科學研究的方法大範圍引入管理工作中,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書中有幾個點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首先,不可僅憑現象做判斷。大前提出如果觀察到乙個問題,那麼可能最無效的措施之一,就是"反現象",比如公司銷售不佳,就拼命**,如員工士氣不好,就搞團隊建設。觀察到的現象往往都是結果,而不是問題本身,所以大量客觀的分析和論證推理才是發現問題的路徑。鄭總在演講有一點我覺得比較深刻,就是針對網點貢獻不足的問題,不是把問題簡單化,而是深入進行了分析,得出了應該收縮網點、發展內功的結論。其實我們工作中,簡單化判斷的情況也是比比皆是,引以為戒。

其次,建議要以事實為證。大前提出給領導者建議,需要整理出比企業領導者所知更詳細的業界最新資訊及其公司資料,然後再以這些資料為根本,適時加以說明。鄭總的演講,展示出的資料分析的廣度和深度令人驚訝,對其中的關鍵矛盾點也很具有針對性,然後從矛盾點出發,推得各種措施和建議。我也一直都認為,邏輯是解開問題最重要的鑰匙,我們平時的措施不是太少,而是太多,大家往往疲於奔命,但也不解決問題,充分投入,嚴密論證,腳踏實地講乙個乙個問題解決對組織來說可能會更好。

最後,大前提出乙個建議需要不斷進行跟蹤,並且他自己始終身體力行。鄭總的做法可能更加高明一點,就是以系統來幫助進行反饋。因為提高和改善一般來說都會需要符合focus-feedback-fix it這個3f定律,措施是死的,而人是活的,任何措施的落實都難免會磕磕碰碰,只有將3f迴圈搭建起來,並且迴圈多輪,政策才能走順,也才能真正有效落實。

從「水桶定律」看人的競爭力和團隊的競爭力

水桶定律 也即短板理論,是由美國管理學家 彼得 提出的。其核心內容為 乙隻水桶盛水的多少,並不取決於桶壁上最高的那塊木塊,而恰恰取決於桶壁上最短的那塊。根據這一核心內容,水桶理論 還有兩個推論 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夠高,那水桶才能盛滿水。其二,只要這個水桶裡有一塊不夠高度,水桶裡的水就不可...

技術人的核心競爭力

讀何為技術人的核心競爭力後的筆記和感想。前一部分是從這篇文章中摘出來的,後一部分是自己的一些感想。技術只是作為其中的手段,他們有能力通過技術實現自己的想法和事業。事業並不是指的創業做老闆,而是一件他們認可的事情。比如促進人們交流和言論自由,帶給大家更多娛樂,提公升大眾身心健康水平,增強國家國防實力,...

財務新人如何提公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怎樣在小公司工作又能學到東西?以我自己的經驗就是,小公司裡其實提公升的主要還是工作技能,比如學會了ppt,excel等等辦公軟體上的各種方便技能,還有一些算是經驗的工作經歷。只要是有這兩點其實已經算是進步的。當然靠這些東西想進大廠工作那還是有一定距離的,那麼還要 怎麼在小公司裡成長才能順便拿到大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