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量化企業的聲譽

2021-03-31 08:56:59 字數 2743 閱讀 4988

聲譽只能用一種方式來測算:即該公司和個人是否值得信賴?如果你是可以信賴的,那你就贏得了尊敬。而且,這不是由你說了算的

拉爾夫•曼西尼(ralph mancini)是美國紐約曼西尼•達菲(mancini duffy)建築設計公司的主席,他深知聲譽的價值。「它是你的血液,沒有它,你就無法生存。」

曼西尼先生對此可是有切身體會的。當****在2023年9月襲擊世貿中心後,他那家經營了21年的公司也毀於一旦,唯一還剩下的就是多年來的聲譽了。雖然所有的員工都萬幸活了下來,但公司位於雙子大樓(tower two)的辦公室統統付之一炬。

然而劫難之後,據曼西尼先生講,出於公司一貫的良好聲譽,先前的客戶、友人甚至是競爭對手都伸出了援助之手。他們無償地為公司提供辦公場所、家具、電腦以及技術幫助。兩年後,曼西尼•達菲又重新成為全美頂尖的建築設計公司之一。曼西尼先生說:「要是公司沒有良好的聲譽,我們是沒法起死回生的。」

當然曼西尼•達菲的遭遇是企業商譽的乙個極端例子,但它的確讓人意識到聲譽的價值,並且看到它是如何幫助公司在順境中成功,在逆境中生存的。

其實象安然(enron)和世界電訊(world***)這樣的企業醜聞,已經開始讓人們關注企業一貫的聲譽情況。雖然很少有人質疑它的重要性,但仍然難以對其界定、評估和量化,除非企業聲譽受到損害或有所下降。聲譽到底是由什麼構成的?它又由誰來控制?該如何來測算它呢?

測量的方法有好幾種,從純粹的直覺方式—-—-即企業是否讓人「感到」值得信賴,到對利益相關團體的調查,並對聲譽的各個方面進行一整套複雜的測評,如企業的財務狀況、目標、市場領導力以及企業的社會責任感等各方面。

《無形的優勢》(the invisible advantage)一書的作者約翰•洛(john low)認為,有一種測算聲譽的方法是把它同商譽一樣,歸類為一種「無形」資產。洛先生相信,這麼做是符合現代經濟狀況的,因為象創新、才能和人際關係這樣一些無形的、位於傳統商業價值標準之外的因素,卻在現代經濟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北愛荷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northern iowa)管理和政策教授史蒂文•沃提克(steven wartick)指出,由於沒有乙個明確的定義,大部分測算企業聲譽的嘗試都被引入了歧途。聲譽經常同身份、形象、名望、商譽、威望和地位等概念混淆在了一起。

斯特恩商學院(the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的名譽教授查爾斯•豐布蘭(charles fombrun)把聲譽定義為「感性地揭示出企業的業績和前景,並且表現了企業在同主要競爭對手相比時,對各關鍵構成要素的整體吸引力。」

這個定義可能聽上去有些學院化,但它的確涵概了聲譽的全部要素:感性、以往的業績、將來的前景、對各構成要素的吸引力和與對手的比較。

沃提克教授則把聲譽定義為「企業中單**東感受的集合,單**東要看的是企業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滿足他的要求和期望。」

在測算方法中,最有名也是最普遍的是抽樣調查和訪談。這可以是不太正式的,如徵求個人或利益集團對組織的意見;也可以是更有組織性的,如《財富》雜誌評選「最受歡迎的企業」(mac)。這一調查要求調查物件,通常是資深行政管理者、董事和財務分析師,按照一定的標準將企業分等,並最後列出乙個企業排名。

儘管「最受歡迎的企業」調查就企業聲譽提供了有價值的資料,但仍有批評意見認為,它沒有考慮到諸如「信任」這類更敏感的聲譽測算指標,而且調查物件也都完全來自商界。

萊斯利•蓋恩斯•羅斯(leslie gaines-ross)為《財富》雜誌設計了一套更為複雜的聲譽測算方法。她是全球通訊諮詢公司伯森•馬斯特勒(burson marsteller),以及美國揚科洛維奇調研公司(yankelovich partner)的首席智囊和研究員。她的研究被稱為「企業資產槓桿作用」(leveraging corporate equity),自2023年以來定期發表。這一方法與mac調查不同,較少依賴於企業財務表現,並將諸如信任、仁商、創新和表率行為等因素一併納入考評系統。然而,與mac調查一樣,調查物件仍來自商界,而非社會公眾。

最近,蓋恩斯•羅斯女士正從事「首席執行官資本」(ceo capital)的研究。其研究表明,在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ceo的個人聲譽可至多佔到企業聲譽的50%。在德國,這個數字是64%。在過去五年中,她對1200名「商界大腕」進行了調查,包括ceo、行政管理者、財務分析師、機構投資者、商業**和****。這些調查顯示,有五個因素對ceo的聲譽產生影響:可信度、道德水準、內部溝通能力、良好的管理能力,以及激發員工能動性和創造力的能力。她說:「在人們形成對ceo聲譽的感受中,這些因素甚至比股東盈利更為重要。財務指標顯然很重要,但並不夠。」

雖然調查是乙個籠統地測算聲譽的好方法:實用且容易理解,並綜合了形象、身份和聲譽的概念,但在細節處理上,它就有侷限性了。

豐布蘭教授和美國的一家市場調研公司哈里斯互動(harris interactive)設計了一種更綜合的測算方法,即所謂的「聲譽商」 (rq)。rq按照分屬6大類的20個指標計算,對一系列行業中的企業,以及更廣泛的利益相關團體的感受進行測算。這一利益相關團體包括社會公眾成員,他們可以是消費者也可能不是,以及被測企業的員工。

這種方法或許很複雜,但豐布蘭教授認為,對企業聲譽的分析可以簡單概括為五個原則:差異性(對利益相關方而言,產品/服務的差異性);側重點(乙個單一的核心主題);連續性(在運作和交流中);身份(基於一組被信奉的原則而不是廣告或是什麼「噱頭」);透明度(發布更多的資訊並多同利益相關方溝通)。

「人們對企業的印象取決於他們所讀到的和他們的所見所聞;取決於和企業接觸的直接經驗,如消費者的互動;也取決於間接的經驗,如**的報道,」豐布蘭教授說,「正是這些經驗創造了環繞企業的『光環』,構成企業的聲譽。」

顯然,人們在9•11之後看到了曼西尼•達菲的「光環」。但曼西尼先生相信,這一概念還可以進一步簡化:「聲譽只能用一種方式來測算:即該公司和個人是否值得信賴?如果你是可以信賴的,那你就贏得了尊敬。而且,這不是由你說了算的。」

量化 大資料時代的企業管理

更多關於 量化 大資料時代的企業管理 內容簡介 書籍 計算機書籍 量化 大資料時代的企業管理 是大資料時代企業進行量化管理的成功指南。首先簡要介紹了量化分析工具與其他改進工具的聯絡,接著重點闡述了量化分析體系的構成,全面介紹了量化分析這一改善組織 提公升業績的強大工具,旨在幫助讀者更加系統 科學地制...

如何量化使用者體驗

使用者體驗已成為 設計特別是 資訊構建研究的重點,關於使用者體驗的研究,國外已經有了許多成果,各家從不同角度來描述 設計它。剛剛看到一篇量化使用者體驗的部落格,覺得還不錯,似乎還沒有看到過對使用者體驗進行定量研究的文章過,本來打算把他翻譯成中文,但發現已經有人將其翻譯過,故僅將其中文文章轉貼於此。本...

如何量化測試覆蓋率

一 場景 通常情況下,專案經理or專案總監會分階段的問 測試負責人,本階段的 測試覆蓋率 是多少?二 我的理解 測試覆蓋率應該區分 自動化測試 覆蓋率和 功能測試 用例覆蓋率。對於自動化測試覆蓋率,應是 自動化測試指令碼執行過的 總 對於 測試用例 覆蓋率,應是 測試用例覆蓋的功能點 產品設計的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