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的悖論

2021-08-22 12:31:32 字數 820 閱讀 4909

我們總認為認識的最高境界是認識到事物的本質。但是越明晰的認識意味著越明晰的區分,而區分意味著認識到事物的獨特性,割裂了它與普遍事實之間的聯絡。我 們是否會說這一本質和那一本質是本質上不同的?本質最根本的意義在於內在的規律,在於內在的協調而不是和普遍事物的對立。我們對本質的認識是如何成為可能 的?現代語言哲學發掘的乙個基礎事實是我們的語言中涉及到抽象事物的部分存在含混性和自我證明的邏輯迴圈。在抽象的概念上我們很難達到共識, 而這恰恰是通常我們認為所謂本質所寄居的地方. 語言文字是人類所創造的思維的工具,我們對它們的存在早已習以為常。只有研究詞源的時候, 我們才能清楚地意識到人們的思維和世界的現象之間的巨大鴻溝. 通過千百年的文化積澱和不斷的自我強化, 我們才形成了共同的民族心理結構, 看到同樣的文字的時候才能激發我們類似的情感, 才能引起類似的意向,但是具體的過程仍然是不可言說的.

辯證法的兩端都能夠成為我們認識的物件,因此我們會感到矛盾對立的存在. 但是隨著我們認識方向的轉移, 很多矛盾可能被弱化,被消解. 在本世紀初, 相對論和量子論無論在理智或者情感上都是如此讓人難以接受, 但是新一代的學生接受起來已經自然了很多. 現在我們只需要盲目的遵守規則,而不再需要去尋求自我證明的解釋. 在現代物理的框架下, 慣性不是物質本身的屬性, 它來自物質之外. 萬有引力不是物質之間的額外的相互作用,而是時空扭曲後造成的內蘊約束. 但是在區域性情況下, 並不妨礙我們建立乙個形式系統使得這個屬性內在化。在很多時候只有偏執的認識才能引導我們穿越未知.

中國人的認識論是整體性的,但卻不是公理化的.傳統上我們說微言大義,總試圖從真切的細節處領悟超越的真理. 這是和分析法不同的認識的途徑, 但也很難說它是歸納法. 思維中的意象是符號化的, 但是也是具體的,擁有自己的形象,並具有某種潛在的活動性。

時間的悖論

第乙個悖論 你對於時間的態度將對你的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但你自己卻很少會意識到這一點。第二個悖論 對待過去 當下和未來的適中的態度預示著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而極端的態度則會導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們的目標是幫助你理清過去,享受當下,掌握未來。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將教給你新的方法,去審視和處理你的過去 ...

辛普森悖論

辛普森悖論 simpson s paradox 亦有人譯為辛普森詭論,為英國統計學家e.h.辛普森 e.h.simpson 於1951年提出的悖論,即在某個條件下的兩組資料,分別討論時都會滿足某種性質,可是一旦合併考慮,卻可能導致相反的結論。當人們嘗試 兩種變數是否具有相關性的時候,比如新生錄取率與...

辛普森悖論

定義 在某個條件下的兩組資料,分別討論時都會滿足某種性質,可是一旦合併考慮,卻可能導致相反的結論。辛普森悖論就是當你把資料拆開細看的時候,細節和整體趨勢完全不同的現象。措施 斟酌個別分組的權重,以一定的係數去消除以分組資料基數差異所造成的影響,同時必需了解該情境是否存在其他潛在要因而綜合考慮。如何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