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戰場機變之九變篇》

2021-10-06 13:38:49 字數 1113 閱讀 2794

《孫子兵法之九變篇》是戰場機變中的第二篇,也是《孫子兵法》的第八篇,主要講的是將軍根據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戰略戰術,應戰場的瞬息萬變而改變策略的戰術。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君,合軍聚眾。圮地無捨,衢地交合,絕地無留,圍地則謀,死地則戰,途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 

故將通於九變之利者,知用兵矣;將不通九變之利,雖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變之術,雖知五利,不能得而用之矣。 

是故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害,雜於利而務可信也,雜於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諸侯者以害,役諸侯者以業,趨諸侯者以利。故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故將有五危,必死可殺,必生可虜,忿速可侮,廉潔可辱,愛民可煩。凡此五者,將之過也,用兵之災也。覆軍殺將,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孫子說:用兵的原則,將帥接受國君的命令,召集民眾組建軍隊,出征後遇到山林險阻、沼澤水窪等難以通行的「圮地」,慎勿駐紮;在幾國交界、四通八達的「衢地」,則注意結交鄰國諸侯;在難以生存的地區千萬不可停留;在四周有險阻容易被包圍的地區要設法避免,誤入死地則須堅決作戰。有的道路不要走,有的敵軍可以不去阻擊,有些城池可以不去攻占,有的地域可以不去爭奪,甚至君主的某些不合理的命令也可以不接受。

所以將帥精通「九變」的具體運用,就算是真正懂得用兵了;將帥不精通「九變」的具體運用,就算熟悉地形,也不能發揮其有利作用。將帥指揮作戰如果不懂「九變」的方法,即使知道五種地形的利與弊,也不能充分發揮部隊的戰鬥力。

智慧型的將帥考慮問題,必定兼顧到利與害這兩方面的條件。在考慮不利條件時,同時考慮有利條件,戰事就能順利進行;在看到有利因素時同時考慮到不利因素,各種可能發生的禍患就可以預先排除。因此,用最另人頭痛的事去使敵國屈服,用複雜的事去使敵國窮於應付,以利益為釣餌引誘敵國疲於奔命。所以用兵的原則是:不要僥倖指望敵人不來侵犯,而要依靠自己應付敵人侵犯的充分準備;不要僥倖指望敵人不來進攻,而要依靠自己有著使敵人不敢進攻的強大實力。

所以,將領有五種致命的弱點:蠻幹死拼,可能招致殺身之禍;貪生怕死,則可能被敵軍俘;性情急躁易怒,可能受敵輕侮而失去理智;過分廉潔好名,矜於名節,可能會被羞辱引發衝動;愛民過甚,受不了敵方的擾民行動而不能採取相應的對敵行動。這五種情況,是將帥的性格大忌,也是用兵的災難。軍隊覆沒,將領犧牲,必定是因為這五種危害,因此一定要認識到這五種危害的嚴重性。

《孫子兵法戰場機變之軍爭篇》

孫子兵法之軍爭篇 是戰場機變中的第一篇,也是 孫子兵法 的第七篇,主要講的是 凡用兵之法 通過軍隊對 利 的看重,進行一步步的分析,提出了 風林火山 等概念。從軍隊的立命之本談起,一點點引出自己的觀點。孫子曰 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君,合軍聚眾,交和而捨,莫難於軍爭。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故...

《孫子兵法戰場機變之行軍篇》

孫子兵法之行軍篇 是戰場機變中的第三篇,也是 孫子兵法 的第九篇,主要講的是如何在行軍中宿營和觀察敵情,根據不同的地形搭建營地,設定觀察場所,監測敵情。孫子曰 凡處軍相敵 絕山依谷,視生處高,戰隆無登,此處山之軍也。絕水必遠水 客絕水而來,勿迎之於水內,令半濟而擊之,利 欲戰者,無附於水而迎客 視生...

孫子兵法 九變篇

孫子兵法 九變篇 曰 故將有五危 必死,可殺也 必生,可虜也 忿速,可侮也 廉潔,可辱也 愛民,可煩也。凡此五者,將之過也,用兵之災也。覆軍殺將,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意思是說 將帥有五種性格上的弱點,只知拼命死戰的心理,會被殺死 有貪生怕死的心理,會被俘虜 性情急躁的,會因為經不起刺激,從而失去理...